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头条要闻

头条要闻

陈全训:综合施策、积极稳妥“去产能”

信息来源:参事业务一司作者:陈全训
发表时间:2016-03-18
字号:/
    “去产能”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16年五大任务之首。习近平总书记今年1月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并要求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重点抓好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去产能。
    李克强总理在3月16日的答记者问中,进一步回答了关于如何化解产能过剩的问题。其中有两点令人印象深刻,一是总理表示改革和发展是不矛盾的,可以通过结构性改革来释放市场活力。二是强调我们高度重视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大量职工的饭碗不能丢,而且争取让他们拿上新饭碗。这两点都是非常重要的,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一贯精神。既要以敢于伤筋动骨的态度坚决化解产能过剩,又要维护好职工权益。从实际工作来看,这两方面都是行业和企业最关心的事情,可以说给大家吃了定心丸。
    去产能是一场硬仗,但也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2013年以来,我国化解部分行业过剩产能取得积极进展,但由于种种原因,当前还面临一些新情况、新挑战。一是经济增速下降使得结构调整的空间和余地减小,二是前期化解产能已经淘汰了大量技术工艺落后的产能,目前剩余的产能大量是优质产能,无法仅仅用技术标准予以淘汰,三是一些化解产能的具体措施细则还不完善。
    去产能不是单纯的做减法,而要和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通过做减法达到做加法、乘法的效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整体,既要讲化解产能,也要讲结构调整。比如,我国钢铁总量过剩,但存在结构性不足,每年还要进口1200多万吨的钢铁,用于舰艇、飞机、航母、医用的高端和特种钢材。有的企业技术先进,但就是因为有贷款,被划定入过剩产能之列,影响发展。因此,在去产能过程中,对先进的产能要继续保护和支持。
    去产能,要以供给侧改革为重点,从供给侧和需求侧综合施策。一是要在源头上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坚决查处违规新建项目。二是要加快缺乏竞争力的产能退出市场,在关系到产业上下游发展、企业债务、银行贷款、职工安置、资产处置的一系列问题上出台政策予以支持,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完善社会托底政策体系,支持商业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参与“僵尸企业”的债权债务重组。其实,一些资源性产业的过剩产能本身是优质资产,国家和有眼光的投资者在这个时候“抄底”,形成资源储备,是具有长远意义的。三是可以通过市场预警等行业自律活动,鼓励企业自主减产限产,有利于全行业提高效益,走出困境。四是加强兼并重组,提高集中度,特别是促进跨地区、跨行业、跨经济类型的兼并重组,促进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五是加快技术改造,发展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增加有效供给。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很快见效。但利用市场低迷期,通过创新国家财政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方式,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不仅可以形成当前的有效投资,而且有利于形成长远的经济增长发动机。
    同时,要把供给侧改革和适度扩大总需求结合起来。拿电解铝来说,扩大应用仍有很大空间。在围护板市场上,铝板替代3000万吨彩钢板,就可以增加1000万吨铝消费量。2015年我国风机预计新增装机容量约占全球一半,将消耗3000多吨金属钕、镨、镝。稀土是我国的优势资源,有性能、资源、环境、价格等突出优势,但应用技术还要大大提升。充分启动有效需求,是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途径。要加强面向消费领域的技术攻关,努力建立健全高端应用领域和新拓展应用领域的标准、质量体系建设,注重走差异化发展道路,通过差异化、特色化和服务模式的改进,开拓新的应用领域,把化解产能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