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头条要闻

头条要闻

张洪涛:从国情出发,推进煤炭清洁化

信息来源:参事业务一司作者:
发表时间:2016-03-11
字号:/

从国情出发,推进煤炭清洁化


国务院参事 张洪涛


    李克强总理《2016政府工作报告》在论述“着力抓好减少燃煤排放”、“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问题时,不惜用了83个字的整段篇幅,态度坚决,要求具体,足见最高决策层对解决该问题的决心和担当。笔者认为,煤炭“减量化”显然时不我待,煤炭“清洁化”更为当务之急。这里至少涉及到三个层次的问题:
    第一,客观承认“富煤、缺油、少气”的国情
    中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的1.1%,天然气储量仅占世界的1.7%。而中国煤炭资源,则给国人一种底气,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实恰恰相反,即使中国是世界煤炭生产、消费的第一大户,但中国的煤炭资源,到2014年仅占世界的12.8%。从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资源需求看,能源依然短缺,煤炭依然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另外,中国的煤炭资源,其品质也不甚理想,灰分小于10%的仅占15%-20%,硫大于1%的占33%,这对治理雾霾、降低排放和提高热效率,更是严峻考验。
    第二,充分估计“减少燃煤排放”的难度
    2014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42.6亿吨标准煤(增加2.2%),虽然其中煤炭消费量下降2.9%,但仍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6.0%,2015年估计为64%,与全球平均水平30.1%具有巨大差距。首先,中国煤炭消费的体量巨大,长期占全国能源总消费量的三分之二,占世界煤炭消费总量的50%以上,“瘦身”不易。其次,中国取得的节能减排成绩,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大背景下取得的,所付出的经济、社会代价已经十分沉重。第三,在中国能源结构调整中,清洁能源比重(天然气以及水电、核电、风电等)仅为16.9%,远低于全球30%的平均水平,5年内实现高水平能源替代,时间紧,任务重,形势不容乐观。《政府工作报告》从“倒逼”机制入手,提出“减少燃煤排放”,思路非常清晰。
    第三,当前形势下煤炭“清洁化”亟须“从重从快”
    根据“十三五”规划要求,中国GDP将长期稳定于6.5-7%的新常态,我们不可能短期内根本改变中国“以煤为主”的自然秉赋,煤炭需求仍然是长期的、刚性的。目前我国煤炭消费中50.1%用于“燃煤发电”,30.7%用于“燃煤锅炉”(钢铁、水泥、化工等),余下20%左右为“散煤”。因此从技术路线上,应率先做好“燃煤发电”全行业“清洁化”大文章,该领域中国技术装备世界领先,已有试点经验,短时期可望全面升级换代。对于“燃煤锅炉”,目前也已具备结构调整和技改条件,通过国家统筹、中央推进和企业联动,也可望实现中短期突破。剩下20%左右的“散煤”,确实是个“难啃的骨头”,涉及方方面面,需要放到议事日程,最广泛地动员社会,依靠广大“散户”,双管齐下,打一场“煤炭清洁化”和“能源替代”并重的“群众战争”,因地制宜,因事而宜,各个击破。

 

张洪涛


    简历:
    男,1949年7月生,江苏无锡人。中共党员。曾任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研究员。长期从事地质矿产及能源资源研究与管理工作。2008年3月被聘任为国务院参事。 (简历来源:国务院参事室网站)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