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报道
胡锦涛、温家宝和群众一起共迎新春
1月22日农历除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到北京城乡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同大家共迎新春佳节。这是胡锦涛在怀柔区田仙峪村与村民们一起燃放鞭炮,祝愿乡亲们新春快乐、阖家幸福。新华社发
1月21日至22日,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革命老区甘肃庆阳,深入社区和村庄,看望干部群众,向他们致以节日的亲切问候。这是温家宝总理在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曲子镇双城村看望村民,向大家拜年。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春到燕山千里秀 龙舞中华万家福
——记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市同基层干部群众共迎新春
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记者 邹声文)龙年春节到来之际,从首都北京到祖国各地,处处张灯结彩、吉庆祥和。
1月22日是农历除夕。一大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等陪同下,到北京城乡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同大家共迎新春佳节。胡锦涛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
“加快服务业发展步伐,更好满足广大群众物质文化需求”
北京正阳门往南,有一条洋溢着老北京风情的前门商业街。节日的商业街热闹非凡,前来逛街的人们熙熙攘攘。当胡锦涛总书记出现在人群中,大家惊喜不已,纷纷拥上前来,争相给总书记拜年。胡锦涛向大家挥手致意,人们群情激动,欢呼声不断。
总书记步行在前门商业街上,不时停下脚步,同正在购物、游览的群众打招呼,祝大家欢欢喜喜过大年。商业街上汇聚了20多家老字号商铺,胡锦涛走进有270多年历史的天福号酱肉店,了解这家老店的发展历程、制作技艺和节日营业情况。总书记对店员们说,你们店之所以270多年长盛不衰,就在于秉持了“诚信为本、品质是天”八个字。希望你们珍惜老字号,弘扬好传统,追求高品质,更好为广大顾客服务,让老店焕发出新的生机。胡锦涛祝天福号龙年生意更加兴隆。
老式有轨电车“铛铛车”,如今是前门商业街的一道独特风景线。总书记登上一辆“铛铛车”,边观赏沿途别致的街景,边听取前门商业街修缮整治情况介绍。2005年启动的大规模修缮整治,恢复了这个街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建筑风格,重新开街3年多来已接待顾客2亿多人次。胡锦涛感慨地说:“今天来到前门商业街,感到变化很大。现在这里商铺云集,老北京味儿很浓,群众不但可以购物,还可以游览。”总书记对北京市有关负责同志说,北京是个古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服务业潜力很大。希望你们解放思想、发挥优势,加快服务业发展步伐,更好满足广大群众物质文化需求。
“严把食品安全关,让广大市民吃得放心、过个好年”
北京顺义金马工业区里,有一家从事生鲜食品加工和物流服务的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创新食品分公司。胡锦涛总书记对节日市场供应十分关心,专门考察了这家企业,向为保障首都节日市场供应坚守工作岗位的员工们表示诚挚问候。
在公司生鲜加工配送中心,胡锦涛看样品、听介绍,了解原料采购、产品价格、市场销售等情况,希望这家企业进一步促进农超对接,让农民群众和消费者都能得到实惠。在蔬菜切分加工生产线前,在食品安全检测室里,总书记看得十分仔细。他特别叮嘱企业负责人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节日期间尤其要搞好食品安全。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把食品安全关,让广大市民吃得放心、过个好年。在食品物流中心,胡锦涛详细了解企业运用高技术手段进行商品分类、存放和进出货物管理的情况。总书记对正在配货的员工们说,春节期间市场需求量很大,希望大家努力做好商品配送工作,为保证节日市场供应多作贡献。
“在党和政府关心帮助下,在乡亲们辛勤努力下,大家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脚下,有一个名叫田仙峪的小山村。近年来,这个村通过发展林果种植、虹鳟鱼养殖和乡村民俗旅游走上了致富路,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5000元。胡锦涛总书记专程来到田仙峪村,看望慰问农民群众。
小山村的传统年味儿很足,处处挂起了红灯笼、中国结,家家贴上了新春联、大福字。
胡锦涛走进村里85岁的老复员军人邵起成家,握着老人的手,给老人拜年。邵起成脸上乐开了花,连声向总书记表示感谢。
在邵起成家的厨房,胡锦涛揭开锅盖,察看年饭准备得怎么样了。几口锅里分别炖着鸡、烧着鱼、蒸着豆包,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灶台边还摆着拾掇好准备下锅的菜和肉,总书记放心地点点头。掀起门帘,胡锦涛又进到老人卧室,摸摸炕上的被褥,叮嘱老人一定要保重身体。
胡锦涛和老人一家在堂屋促膝而坐,亲热地拉起家常。哪一年入伍的?参加过哪些战役?……总书记的问话打开了邵起成老人的话匣子,他兴奋地回忆起南征北战的岁月。家里人取出老人在部队时的照片和当年获得的解放奖章、纪念章请总书记看,胡锦涛拿过来仔细端详。总书记关切地询问老人,能不能按时领到优抚金?生活上还有什么困难?邵起成老人说,党和政府对自己很关心,每个月都能领到优抚金,还有老人生活补助。胡锦涛深情地说,你们都为人民立过功,党和政府一定会照顾好你们的生活,让你们安享幸福晚年。
离开前,总书记和邵起成家人一起,把一幅“吉庆有余”的红色窗花贴到窗上。胡锦涛说,这幅窗花很喜庆,贴到窗户上,一定会给大家带来福气。邵起成全家都幸福地笑了。
走出邵起成家,总书记一行遇上了充满乡土气息的民间花会巡演队伍。舞金狮、扭秧歌、走旱船、跑驴儿……欢快、质朴的巡演,烘托出乡村浓郁的节日气氛。胡锦涛兴致勃勃地边走边看,大声向乡亲们问好,同大家分享新春的喜悦。
村里的小广场上,怀柔区送戏下乡的评剧《花为媒》正演到精彩处。看戏的村民们看到总书记走来,个个喜出望外。胡锦涛微笑着跟大家打招呼,随后同村里的老党员、老复员军人和军烈属坐在条凳上,津津有味地看起了演出。动听的唱腔,诙谐的念白,不时引来阵阵掌声……
村中心的老槐树下,两条金龙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时而盘绕,时而翻转,时而腾跃,把民间花会巡演推向了高潮。
面对簇拥过来的村民们,胡锦涛用洪亮的声音说:“乡亲们,今天是除夕,我给大家拜年啦。你们田仙峪村背靠慕田峪长城,是个好地方。这些年,你们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乡亲们的生活有了明显改善,我打心底里为你们高兴。”总书记说,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已经连续九年发了加强“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但不会改变,而且还要继续加大力度。我相信,在党和政府关心帮助下,在乡亲们辛勤努力下,大家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胡锦涛最后衷心祝愿乡亲们新春快乐、龙年吉祥、阖家幸福。
总书记的真诚祝福如同和煦春风,村民们听了心中暖洋洋的。
村里几个孩子欢快地跑到胡锦涛面前,请胡爷爷一起放鞭炮。胡锦涛高兴地和孩子们挑起一挂鞭炮。
总书记举着的鞭炮响了,村民们燃放的鞭炮都响了,喜庆热烈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山村……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令计划,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一同看望慰问。
陇东春节话民生
——温家宝在甘肃革命老区看望干部群众
新华社兰州1月23日电(记者李斌、张宗堂) 1月21日至22日,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革命老区甘肃庆阳,深入社区和村庄,看望干部群众,致以节日的亲切问候。
地处甘肃东部的庆阳是革命老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也是煤炭和石油资源富集地。21日晚近8时,温家宝来到庆阳市东湖社区,这里住着1500多户人家。夜色中,喜庆的彩灯熠熠闪亮,社区居民纷纷走出家门,涌上前来,热情迎接总理。温家宝一路走一路和大家握手,问候新春。
在社区活动室,温家宝和居民亲切座谈。他说,多次到甘肃来,没有到庆阳来看看,心里头总惦念着,今天专门来看望大家,一起聊聊过年的话。居民们打开了话匣子,从下岗再就业到本地特色产业,从生猪养殖到居民收入,从兴办集体经济到老区基础设施建设,聊得轻松,说得真切,听得仔细,答得深刻。
居民计清是家传的香包生产户,她给总理戴上两个寓意吉祥如意的香包。她说,庆阳香包已经成为庆阳民俗文化的代名词,农村和城里80%的妇女都会做,空闲时间做的,一个月能挣五六百元甚至一千多,专门做的,最高能挣上万。温家宝听后说,这个产业不仅传播了文化,而且还带来了收入。庆阳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不仅有物质文化遗产,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的勤劳加上我们的文化,庆阳一定能够发展得更快。
下岗职工马凤梅创办了农民实用技术职业培训学校,培训能力已达到1000人。温家宝赞赏地说,你人下岗了,但是精神没下岗。你把职业学校办到田间地头,把知识送给农民,我很感动。这种学校很难办,你这样做,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不下岗。
离休干部张金彤告诉总理,西峰区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8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25元。温家宝说:“甘肃不少地方虽然温饱解决了,但是收入还比较低。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使人民的收入逐步增加。”
居民李有宁说,自己是一个城中村的支部书记,村里580多口人,人均不到三分地。近年来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办了建材市场、房地产公司等企业,村民的土地流转入股。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600元。温家宝听后说,我很关注这三分地,它依然是农民的财产,财产权在农民手里,一定要依法保护。要坚持农民自愿原则,依法流转,合理补偿。
……
屋外雪花飘,屋内谈兴浓。总理起身离开时笑着说:“今天我们是‘春节谈民生'。”
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环县自然条件严酷,十年九旱,旱、雹、风、冻、虫灾害频繁,是贫困多灾县。除夕上午,温家宝从庆阳市区来到环县。一路上,雪后的山川披上了银装,阳光灿烂,空气清新,一个个村子都是喜迎新春景象。
温家宝在曲子镇双城村村口下车,沿着崎岖的坡路往里走,走进村里的窑洞人家拜年。
老人夏彦斌的院子里堆着金灿灿的玉米垛,窑洞门窗贴上了福字,挂起了红灯笼,厨房里备了年货。看到温家宝走进院子,老人喜出望外,立即将总理请进窑洞。温家宝脱鞋盘腿在炕上坐下,和一家人聊起家常。看到夏彦斌老伴还系着围裙,总理风趣地问她:“在做什么好吃的?”总理的平易近人,让气氛轻松起来。老人的儿子夏过东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不能干重活。温家宝详细询问了他享受低保和全家的生产生活情况,叮嘱当地干部要关心困难群众,使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近年来,在政府支持下,环县很多村庄进行了危窑改造。 温家宝特地来到一个危窑改造村——木钵镇高寨沟村。他走进绒山羊养殖和贩运户何兴有家,只见宽阔的庭院依崖而建,5眼窑洞外墙面全都铺上了瓷砖。70岁的何兴有告诉总理,家里还有窑洞和车辆。温家宝饶有兴趣地问老何家发家致富的奥秘。何兴有说,自己改革开放后养殖和贩运绒山羊,现在一年能贩运近万头,年收入10多万。
何兴有说,我给总理提一个请求:这里石油开发了,煤炭也开发了,就是路不通。请国家支持把环县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起来,把更多的山货、矿藏运出去。温家宝说,这件事昨天也有人给我反映。这个地方最大的问题就是水和路两件事,都还没有完全解决,国家会考虑的。他说,环县地下有油、有煤,地上可以种庄稼,种五谷杂粮,还可以养羊。这里还有皮影、香包、剪纸等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中央一直惦记着这里。国家的大规模建设和能源开发,不仅将有力地带动当地经济,还将增加就业、税收,促进服务业发展,加上发展农牧一起上的多种经营,发展皮影、刺绣等文化产业,包括环县的整个庆阳地区大有前途,大家要满怀信心。
说起水,村民们告诉总理,现在通过建集流场、修水窖,把雨水集中起来,人畜饮水比上年好多了。温家宝十分高兴,专门来到农户家的水窖前,从水窖中打出水来仔细观察,又察看了水质检验报告。他说,挺好,指标基本都合格。
村民们在场地上吹起唢呐,敲起锣鼓,舞起狮子,欢迎总理到来。在村里的窑洞演出室,中国民间皮影艺术大师陈玉玲当场表演皮影制作技艺。“一口唱尽千古事,两手挥舞百万兵”,环县道情皮影戏史家班的7位民间艺人边说边唱,表演《天官赐福》。温家宝认真欣赏,还拿起皮影,一板一眼地学习如何操作。小小的窑洞里,洋溢着欢乐和温馨。
中午时分,温家宝又来到环城镇十八里村。这个村532户家庭中大多是贫困户。在村民孟广先家,得知他妻子苏彩霞前不久做了胆结石手术,温家宝关切地询问费用和负担情况。孟广先说,医保负担了大头,自己出了不到1000元。总理说,胆结石和饮用水水质有一定关系,政府已下决心解决饮水问题,请大家放心。他鼓励苏彩霞好好照顾身体。
午饭时间到了,孟广先夫妇热情挽留总理留在他家吃顿饺子,温家宝愉快答应。他走进厨房,系上围裙,和苏彩霞等一起包饺子,和一家人围坐在圆桌旁共进午餐。总理不住地夸奖孟家人饺子包得好,还起身逐个为大家盛饺子。
离开十八里村时,总理高兴地和孟广先一家合影留念,祝愿老区人民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健健康康、兴兴旺旺、和和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