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室馆要闻

室馆要闻

抗日战争诗歌学术研讨会暨《诗壮国魂》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信息来源:中华诗词研究院作者:
发表时间:2015-07-24
字号:/

    2015年7月17日,“抗日战争诗歌学术研讨会暨《诗壮国魂:中国抗日战争诗钞》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此次活动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华诗词研究院主办。
    《诗壮国魂》主编、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兼中华诗词研究院院长袁行霈先生在致辞中说:“抗日战争诗歌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关头喊出的最强音,是用血泪写成的充满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的篇章,是中华民族精神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也用诗歌重铸了我们的国魂,使我们的国魂更壮、更美、更具活力。这些诗歌在当时起到了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今天读来仍使我们壮怀激烈热血沸腾。”
    《诗壮国魂》执行主编、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赵仁珪先生,从现实性、史料性、学术性和文学性四个方面,对《诗壮国魂》进行了深入解读。他认为“《诗壮国魂》为研究现代诗词史提供较为丰富完备的阶段性作品”。旧体诗词与新诗、歌词歌谣并收,不同诗歌体式在表现重大社会事件时表现的不同特点得以显现。从中还可以看出,诗与词文体在发展过程中,词的取材、立意、风格不断向诗靠拢。从抗战诗歌来看,新诗旧诗、诗与词都在保留自家特色基础上进一步融通趋同,都能反映重大的社会现实。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杨天石先生认为,从抗战出版物来看,在数以千计的抗战作品里面,《诗壮国魂》与其他出版物都不一样,是“别开生面、独具特色”的图书。从学术上看,这部书也有其重要特点,把传统诗词纳入了中国诗歌发展的主流、主线,纠正了五四以来对于诗歌发展里面的偏颇,在文学史上恢复了传统诗词的历史地位。
    《诗壮国魂》由赵仁珪先生提议编选,得到中华诗词研究院的高度重视,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编委会从搜集到的数万首抗战诗歌中精选各体诗歌作品3000余首,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方宁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多次与诗词院负责同志就编选原则、遴选标准等问题沟通意见。
    国务院参事胡本钢,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会长罗辉,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兼诗词院顾问程毅中、白少帆、赵仁珪,诗词院顾问刘征、梁东、周笃文,教育部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司长孙霄兵,朗诵艺术家殷之光、诗歌理论家丁国成、中国青年出版社编审彭明榜、国防大学教授林东、中国书籍出版社副总编辑赵安民、《中华诗词》执行主编高昌、中国文联文艺评论研究处处长胡一峰,以及来自京内外相关诗词杂志社的领导和诗家学者共计五十余人出席了座谈会。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