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陈进玉:追思王世襄馆员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和深深的敬意,追思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所研究员王世襄先生。
王世襄老先生是我国著名文物学家,是中国共产党的诤友。多年来,中央领导同志一直非常关心王老的工作和健康,多次对他表示慰问和关切。王老生前对此曾多次表示感谢。11月28日,王老不幸病逝的消息传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以及中央统战部等有关部门,均对王老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家属表示亲切慰问。刘延东同志指出:“我与世襄先生相识多年,惊悉先生故去,深感悲痛。先生为我党挚友,一向严谨治学,造诣精深。他一生为祖国文化事业所做贡献,党和人民不会忘记。请转告我沉痛悼念之情,并向家属表示慰问。”马凯国务委员得知召开今天的追思会,专门批示:“对王世襄先生逝世表示哀悼!请代向家属表示慰问。”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一向敬老崇文,对年事已高的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经常嘘寒问暖,关爱有加,彼此结下了深厚友谊。2005年6月,中央文史研究馆邀请年逾八旬的馆员到馆中聚会,王世襄先生得知温家宝总理将德国总理赠送的国礼轿车转送参事室、文史馆,以供老先生使用时,多有感慨。他将《清宫鸽谱》、《北京鸽哨》两书送呈温总理,并在信中呼吁抢救中国观赏鸽。三天后,温家宝总理亲笔回信,称王世襄先生“对鸽文化用力甚勤,掘发甚广,又见对我国历史、文化、物种研究之深。我虽不懂,但获益匪浅,耳目一新。”2008年1月14日,温家宝总理再次修书王世襄先生,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领导同志专程到王老家中,将书信当面送达。王世襄先生看到信后激动不已。他说:温总理日理万机,还翻阅我送去的书并给我亲笔回信,实不敢当,着实让我感动。这不仅是总理对我个人的关心和爱护,更是对文史研究馆全体馆员和干部职工的关心和爱护,也是对文史馆工作的重视。今后我一定不负总理厚望,为国家多作贡献。
今年7月11日,季羡林、任继愈两位老先生同一天病逝。此事惊动了温家宝总理,当天下午他亲自打电话到参事室,明确指示要把老先生们照顾好,可优先解决学术造诣深、社会影响大且年事已高馆员的医疗照顾问题。在温家宝总理和习近平、李源潮、马凯、杜青林等中央领导同志的直接关心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很快顺利解决了包括王世襄先生在内的四位老先生医疗照顾问题。王老先生在重病入院和抢救过程中,得到了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与照顾。
王世襄馆员是我国著名的学者、文物专家、文物鉴赏家、收藏家,取得了诸多独特而重要的学术成果。王老先生出身世家,家学功底深厚,又曾出国游学,可谓学贯中西。在荷兰“克劳斯亲王奖最高荣誉奖”颁奖仪式上,年近90高龄的王老仍能用流利的英语宣读答谢词。王老先生精通中国古典文学、书画、雕塑、金石、建筑等,并能独辟蹊径,深入研究鲜有人涉足的家具、髹漆、竹刻、鸽文化等,在这些领域作出了具有开拓性的贡献。
王世襄先生是在特殊历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特殊、稀缺人才。在他身上凝结着从旧社会过来的老一代知识分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
王老是一位始终热爱祖国和人民的人。有一件小事,我至今记忆犹新。记得去年6月上旬,刚到国务院参事室就职的我,登门拜访王老。当时,王老已94岁高龄,行动不便,吃住都在一间客厅兼书房的屋子里,但他头脑非常清楚,谈笑诙谐、幽默。他见到我们很高兴,开头第一句话就是,“失事的直升飞机残骸找到了”。他指的是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执行搜救任务而失事的那架直升飞机。我听后不禁愣了一下。这个信息当时全国上下都在关注,想不到这位94岁高龄的老人,竟也在密切关注着,并在第一时间捕捉到准确的信息。王老一生对祖国和人民充满执着的爱,休戚相关,息息相通,由此可见一斑,这使我深受感动。
王老是一位乐观豁达、无私奉献的人。他一生中多次遭受挫折和不正当的待遇,但他始终对生活抱有信心。他在极其困难条件下仍然坚持研究,扎扎实实做学问,并取得了令后人景仰的学术成就。2003年,王世襄先生因在明代家具研究和收藏方面的突出成就而荣获荷兰“克劳斯亲王奖最高荣誉奖”。王老先生毫不犹豫地将这笔10万欧元(约合1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全部捐献给“希望工程”,在福建修建了“武夷山市中荷友好小学”。
斯人已逝。我们痛失了一位长者、学者和智者,痛失了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掘、研究和弘扬有独创精神的馆员。让我们像王老那样做人做事做学问,为完成王老未竟的事业而不倦努力。
尊敬的王世襄老先生,您安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