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馆员风采

馆员风采

陈来:当代如何焕新传统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作者:
发表时间:2018-02-23
字号:/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共识度也在不断提升。其实,文化传承与发展我们每天都在做,只是百姓日用而不觉。比如我们的饮食,像川菜,这些年虽然有“新川菜”,但川菜核心味道没有变,这就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润物无声”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毛泽东诗词精神、周总理人格气质,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再比如当代歌曲尤其民歌,虽不是对唐代乐舞的传承,但仍然可以从中看到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精神、中国人所希望达到的美的境界。

  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和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都在引导人们把日常生活中对传统文化不自觉传承上升为自觉传承。不自觉传承比较分散,缺乏强有力的内在支撑;有了文化自觉,就会有比较强的内生动力和凝聚力。

  呼吁传承传统文化自觉意识,还在于当代生活形态减少了和传统文化直接相关的具体载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自觉把古典精神世界显现出来,进而提供给广大人民,给人民精神生活更多样选择。

  生活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但不是绝对的。比如,今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再使用毛笔,但是学习书法乃至从事书法创作的人群不小,书法这个文化传统一直在继承。这就是说,文化传统一旦形成,就有相对独立性,只要它符合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方向,就会不断有人去追求、去传承,传统就会不断发挥作用。再比如当代社会中诗词与生活的相关性和古代不能相比。但是全国各地喜欢写旧体诗词的人很多,特别南方有很多民间诗社。与消费主义追求的东西不同,诗词更多指向精神的、文化的世界,对社会有良性导引作用,对个体汉语写作和语言表达更有直接影响。我们从事文化传承的人,一定要摆脱机械决定论,要能够看到精神和艺术世界有其自身生命。我们要去自觉地传承它、彰显它,推动它向所有现代人开放。

  在当代生活中焕新传统、为当代世界所用,还需要我们对传统文化有甄别意识、健全标准和积极转化态度。传统文化有精华有糟粕。能够流传至今的,已经过千百年锤炼和过滤,主体是好的、正面的,但也有不适宜的、需要被淘汰的,比如官本位思想、不重视法制、轻视妇女等。我们要通过筛选、鉴别,从传统文化这个“大筐”中找到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的“菜”,为今天所用。筛选鉴别标准是关键,之前一些提法有失片面。比如,曾经一度把科学、民主作为文化传承主要标准。这个标准在甫一提出的当时具有针对性,放到今天看就不够全面,中华民族世界观里有很多智慧远远超逸民主科学这个标准。此外,有些旧有观念是可以转化的,而不必完全抛弃。比如,五四时代批评“忠”“孝”观念。而在今天,孝,是社会公认价值标准;忠被转化成对民族的忠、对国家的忠。

  在生活中传承传统文化,最核心的是传承优秀传统价值观,与读经、吟诵诗词、学习书法相比,这是根基性的精神传承,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面对当代国际社会,中国传统文化同样有所作为。在国际秩序、国际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改造现有秩序、促成建立我们理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也需要借助传统文化资源。中华文明赋予我们独特世界观和处理复杂事变的能力,这是支撑一个大文明数千年发展的内在力量,对未来也大有启发。这几年为国际社会重视的“中国方案”,其背景就是中华文化,而不仅仅是当代中国立场。孔子在2500年前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不仅是人类处理彼此关系的普遍原理,也深刻体现中华文明处理人类难题的智慧。今天我们面对世界、面对国际格局提出的理念,也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当然,要结合我们今天实际,有今天的现实针对性。

  最近十几年,不仅仅中国,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古老文明都有复兴趋势。为什么会复兴?首先,认为传统一定妨碍现代化的迷思被打破;其次,伴随现代化进程,现代性很多问题随之展现,人们需要回归传统智慧来应对。面对今天世界性问题,结合现代生活,复兴古老文明智慧,促进现代社会发展,这应该是一个普遍现象。清华大学国学院在停办80年之后,于2009年重新恢复,是对这个潮流的积极呼应。国学院有两大特点:文化主体性意识很强,之所以复建就是突出主体性;开放性很强,早在国学院创立的“四大导师”时代,其主体性就是和世界充分连接的主体性,彼时和国际汉学、东方学都有很多联系,进而通过这种联系确立自己的定位和目标,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

  既是主体的,又是开放的,如陈寅恪所讲,不忘主体,同时吸收外来文化——这是清华大学国学院特质,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质。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不能闭关自守,它一定是跟不断深入全面吸收世界文明有益营养联系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主体性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本报记者徐馨采访整理)

  陈来,1952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国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著有《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朱子哲学研究》《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东亚儒学九论》《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等。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