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员风采
王蒙读《孟子》观治世:得民心得天下
著名作家王蒙,在60多年的写作生涯中,出版了40多部共约1600万字的著作。近期,80多岁高龄的他又出新书《得民心得天下:王蒙说〈孟子〉》。在这本书中,王蒙对孟子及其思想进行了精彩、深刻地解读与评点,挖掘了孟子思想对于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
学习时报:您的新书《得民心得天下:王蒙说〈孟子〉》出版的时机非常好。最近中办和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社会上与各种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如雨后春笋。当前为什么会出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热潮?
王蒙:这是一个很自然的事情。这和中国三十多年来的成功发展有密切关系。从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当国运衰弱、内忧外患的时期,人们往往会产生文化的焦虑感和文化的危机感。而当国家发展得比较好、比较成功的时候,人们才能树立文化的自觉和自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党和国家也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习近平同志提出“四个自信”,并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近年来,全社会掀起传统文化热,主流媒体如中央电视台、各省市电视台关于传统文化的节目和讲座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受关注。在民间,祭黄帝陵、炎帝陵,祭孔等各种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也越来越受欢迎。
习近平同志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个人的体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伟大复兴显然就包括了文化兴盛。试想,如果欧洲没有当时以意大利为代表的文艺复兴,也就没有最近几百年欧洲的发展,没有它的现代文明。
学习时报:孟子说,得民心得天下。习近平总书记说,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人间正道,古今相通。您写孟子用的书名是《得民心得天下》,是不是也基于这样的考虑?
王蒙:《得民心得天下》是从2015年夏天开始写的。这的确和当前我们国家的好形势有关系,当然和《孟子》一书的核心思想、核心命题、核心主张也有关系。《孟子》一书并不是孟子的专著,而是孟子的弟子整理的他的一些言行。如孟子见梁惠王,与梁惠王交谈了什么,孟子见齐宣王,跟齐宣王又谈到了什么,或孟子又见到一个学者,同这个学者讨论或者争论一个什么问题,再如孟子和告子的争论等。但是,如果把孟子的思想提炼出一个核心的命题,而且把这个命题和我们今天最关心的问题联系起来,我觉得就是“得民心得天下”。这句话是孟子说的,他有一个递进式说法,得天下有道在于得民。有的地方也用“王天下”,意思是你能够引领天下,能够成为天下的主宰。“王”的概念里还有一个“王道”,就是你能用王道来治天下。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众星拱之就是因为你为政以德,才得民心、得人心,才能得到天下之心。到了孟子这里已经非常明确:得民心得天下。
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靠的就是民心。毛泽东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正是因为共产党代表和符合群众的利益,才在夺取政权的革命战争、革命运动当中取得了成功。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革命怎么可能成功呢?共产党在武器上不如国民党,但是在争夺人心上却赢了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人正是看清了历史发展方向,掌握了历史发展规律,才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我们党在执政过程中碰到了一些挑战,也碰到了一些困难、一些麻烦,譬如说官员贪腐,可以说腐败对得民心来说是最大的障碍。因此中央才下大决心、下大力气全面从严治党。
学习时报:孟子所说的“王道”其核心是不是仁政?这和孟子的性善论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王蒙:对,王道就是仁政。实行王道需要得民心,得到人民的支持。老百姓不支持你你就得不了天下,你就当不了天下之王,你也就没法推行王道。王道的关键是“得民”,孟子说“得民有道焉”,意思是说得民也有它的道,这个道在哪里呢?道在于得心。得心,就是老百姓喜欢什么事,你就干什么事,老百姓讨厌什么事你千万别干。你办的事是人民所需要的,民心就向着你。民心向着你,拥戴你的人就多。这样,被拥戴少的那个人就不是你的对手,这样你就能成功。孟子的这些主张实际上是说给君王、诸侯、公卿、士大夫以及“大丈夫”听的。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君王都希望自己能够王天下,希望自己不被别的诸侯国吃掉,希望自己能成功,能够统一天下。但是,我们应当清楚,孟子思想的根基不是得民心得天下,而是性善。孟子认为,你是君王,你就要性善,就应该成为美德的表率;你是公卿士大夫,也应该成为美德的表率,这就叫率先垂范。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你的为政(古代不叫行政,叫为政)措施,一定是要培养和调动人的美德,克服那些与“性善”对立的不良行为。孟子认为,人本身是性善的,所以你要做好并不费力,行仁政也一点都不费力,不是让你“挟泰山以超北海”,就跟“为长者折枝”一样,太简单了。只要你是一心向善、向好,就能做到,这样你就能够胜利。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孟子把个人修养、个人道德的示范性与政治上的成败完全连接在一起,他讲的是大任,也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孟子是一个敢说话的人,而且有些话说得比孔子要尖锐得多。他说话的对象是社会上层人物,即社会精英。社会精英应该对老百姓负什么责任,如何关注民生,老百姓应该有多少宅基地,是种桑、养猪、养鸡,还是养狗。什么时候才能实现五十岁以上的人能穿到帛的衣服,七十岁的人能够经常吃到肉。那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生七十古来稀”,普通老百姓活到七十岁还能够经常吃上肉,这就是孟子的理想。孟子认为,治国者不能把自己的私利放在前面。孟子是把社会精英个人的美德修养、百姓的生活、政治的成败都打通了。
学习时报:老子《道德经》第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您怎么理解老子的善治和孟子的善政、善教?
王蒙:善治是为政的正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的“正道”没有比孔子的这段话更精彩的了。孔子的意思是说,用行政措施去引领百姓,用法律的威严去规范百姓也有效,但是都不如“道之以德”。就是用道德、用人类天性中的美善来引领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善,本身是善良的意思,也有精通、精道的意思。善于怎么样,就是你做得很漂亮。善可以当动词讲,也可以当副词讲,如各种行政措施都是完善的、完美的,而且是最好的,就是善。还可以当“认同”讲,如“称善”,就是赞成的意思。你给君王提个建议,君王称善,就是君王说“好”。善政是代价最少的方法,是最被老百姓认同的方法,是最完善、最完美无缺的方法。善治的“治”指的是治理,治理其实就是古人说的“为政”。老子提出善治,就是在治理当中减少惩罚、减少暴力。老子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但事实上暴力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我们可以举一个交警的例子:试想,如果大家都遵守交通规则,交警在那儿维护交通规则,你根本感觉不到交警对你有什么约束,因为大家都遵守交通规则,都按红绿灯指示行走,这就是“太上,不知有之”。那个交警站不站那儿没关系,从来不出车祸,这就是老子说的无为而治。其次是誉之,就是歌颂他。这个警察是好警察,我们歌颂他。其次畏之,到了第三步你要怕警察。最下是侮辱之,就是互相侮辱,警察侮辱开车的人,开车的人侮辱警察,甚至挑衅警察,那就彻底失败了。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老子对善治的想法,最好是文化教育很成功,大家都能自觉守法。关于这一点,孟子更注重“善教”,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今天,我们的领导干部,只有深刻体悟中国历史、中华文明和人民群众内心的想法和追求,才能实现从治理到善治。
学习时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的讲话中,要求领导干部要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继承和发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您如何理解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王蒙:我认为,孟子所说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就是一种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的自信、道德的自信、哲学的自信。“浩然之气”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法。我的理解是,当一个人具备了浩然之气,他的身体就会发生一定的生理反应,呼吸也会变得深、匀、缓、沉。也就是说,有了浩然之气,人的精神状态就会发生变化,人就会变得强大起来。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既是他的提倡,也是他的追求,他也因此而无所畏惧。在孟子的心目中,“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也”,孔子是素王,他比尧、舜、禹、汤、文王还伟大。孟子是在告诉我们:我有浩然之气,你就动不了我,压服不了我,引诱不了我,也收买不了我。
共产党人靠的就是浩然之气。我们都看过《刑场上的婚礼》,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周文雍和陈铁军由于叛徒的出卖被捕入狱。在狱中,周文雍在墙上写下:“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当两人被押赴刑场的时候,他们高唱《国际歌》,并宣布:“我们要举行婚礼了,让反动派的枪声来作为结婚的礼炮吧!”一对革命情侣,就这样慷慨就义。敌人开枪,顶多就是开枪。枪响了,我走了,但我决不低头!这就是浩然之气的力量。
(访问/程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