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员风采
吴小如先生二三事
5月11日晚,吴小如先生以92岁高寿离我们而去。连日来,我夜不能寐,回忆起三十多年来与吴先生的交往,特别是吴先生对我的教育和帮助,感慨万端。
1983年至1987年我在北大上学期间,曾经听过吴小如先生的讲座,并向他请教过学术问题。当时北大中文系教我专业课的老师,很多都是吴先生教过的学生。吴小如先生本来与吴组缃、林庚、王瑶等老先生一样,都是我的太老师辈,但是后来他给我写信,都是称我“足下”,他给其他学生写信,也都称“足下”,他在一篇文章中也明确说“老师对学生,每称‘足下’。”
自我1987年北大毕业至今二十多年来,吴小如先生是北大老师中与我联系最多的一位,也是为我所编《天津日报》副刊赐稿最多的一位。师生之谊加上作者与编者之谊,我们的感情自然非比寻常。
今年,《天津日报》副刊“满庭芳”创办整整30年(其前身为“文化园地”)。“满庭芳”创办伊始,吴小如先生就应约撰写京剧等方面的专栏文章,此后供稿不断,而且刊发频率很高,直到前几年他手不能书。吴先生的学术随笔和京剧文章,是“满庭芳”的招牌菜,拥有众多的读者和戏迷。经我责编的吴先生所撰《积极弘扬“猪跑学”》一文,还被选入了大学语文教材。
吴小如先生不仅是“满庭芳”的骨干作者,还以自己崇高的声望和深厚的人脉积极宣传《天津日报》副刊。他曾多次打电话或写信给张中行、启功、王世襄、朱家溍、周汝昌等学术文化大家,请他们支持我的工作。支持我的工作,其实就是支持《天津日报》,就是为《天津日报》副刊写稿,配合《天津日报》记者采访。吴先生做出的努力,通过这些老先生本人和其他渠道反馈到我这里,令我十分感动。
30年来,《天津日报•满庭芳》在全国报纸副刊界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品质和声誉,在北京一直拥有一支强大而稳健的名家作者队伍,这与像吴小如先生这样的大师级作者的鼎力支持和热心宣传密不可分。
吴小如先生一生刚直不阿,所交往者几乎是清一色的布衣书生。2012年,为庆祝吴小如先生九十华诞,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学者吴小如》一书。书中所收文章有回忆吴先生教书育人者,有评价吴先生学术成就者,有描述吴先生儒者风范者,对于人们全面了解吴小如先生,以及后学应该如何尊师求道,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据说吴先生看到样书情绪很好,说:“别人都是死后出一本纪念文集,我活着时看看这些文章,看看大家对我评价怎么样,免得我死后看不见了,等于是追悼会的悼词我提前听见了。”作家肖复兴先生评价道:“读吴小如先生的学生编写的《学者吴小如》一书,最过目难忘的是小如先生的冰雪精神,赤子之心。特别提及其少作对名家以及他的老师的评点,直言不讳,率真而激扬,真是令人格外感喟。因为面对今日文坛见多不怪的红包派发、商业操作的吹捧文章,这样的文字,几成绝响。”
《学者吴小如》书中文章的作者多为吴先生的友朋和门生,如邵燕祥、何满子、刘绪源、沈玉成、子张、陈熙中、林薇、刘宁、韩嘉祥、刘凤桥、白化文、汪少华、顾农、张鸣、朱则杰、陈丹晨、王水照、周倜、袁良骏、诸天寅、张锦池、陈学勇、胡友鸣等。看看这些名字,就知道吴先生平时交往什么人、喜欢什么人了。该书也收录两篇拙文,名列其中,我引以为荣。
吴小如先生与我无话不谈,除了谈学问,也涉及生活方面。老年的吴先生,身体和精力比一般老先生要好得多,但老伴儿的病却牵扯了他很多精力。吴先生的老伴儿长期患帕金森症和糖尿病,家里虽然请过保姆,但按吴先生自己的话说,“有些事保姆是干不了的”,于是,很多家务,尤其是直接照顾病人的事,便由吴先生承担起来。老伴儿服的药种类繁多,每隔几天,吴先生就要仔细地把各种药按剂量分成一个一个的小包,以便病人定时服用。此外,吴先生也要买菜、做饭。他多次对我说,再到北大就去他家吃饭,说:“你尝尝我炒菜的手艺,我觉得现在练得不错了。”老人家是热诚地邀请,但我听了却感觉有些苦涩,真是一家有一家难念的经。
大约在二十年前,一个休息日的上午,吴先生把电话打到我家,说他到天津来了。我连忙赶到他下榻的长城宾馆,得知他是被天津的一位老朋友接来,为这位老朋友的公子做证婚人。吴先生特意说,出来一趟真不容易,那位老朋友为让吴先生在外安心,还专门派人到吴先生家照顾他的病老伴儿,直到吴先生回家。吴先生还告诉我,家里的钱都给老伴儿看病花了,手头颇紧,好在前些天一位在香港工作的老朋友请他赴港讲学,他讲了两次课,人家给了一万五千港币的讲课费。那时香港还未回归,这么高的讲课费对于内地学者来说简直是天价。吴先生无奈地说,挣这个钱就是为给老伴儿看病,并嘱咐我,这事不能让北大知道。我说,北大知道才好呢,您课讲得好在北大是出了名的,您的课就该值这个价。
我从朋友处打听到,吴先生的病老伴儿没有劳保,家里确实够窘困的。从那往后,此事一直挂在我心里。20世纪90年代中期,天津学者谭汝为先生欲出版他校注的《人间词话•人间词》,他久慕吴小如先生的学问与书法,便托我请吴先生题写书名。吴先生很快写好寄来,为该书增色不少。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位朋友做生意挣了些钱,便投资于文化,买了不少名人字画。他诚心诚意地征求我的意见,我便建议他购藏一些吴小如先生的书法。这位朋友知道吴小如先生的父亲吴玉如先生的书名,也看过吴小如先生本人的书法作品,马上让我与吴小如先生联系,要买几幅吴先生的书法。我在电话中对吴先生说:“这些年找您求字的人不少,您都是无偿地写,而且无尽无休;眼下这位朋友也特别喜欢您的字,但一定要给您润笔费。”吴先生明白我的好意,他在电话里略有沉吟,还是回答说:“我这不成卖字了吗!我看还是算了吧。人家什么时候到家来,我送给他一幅就是了。”
从北京到天津,很多朋友都知道吴小如先生最给我面子。但为了自己不要钱,吴先生头一次拒绝了我。
过了几年,到了21世纪初,我听说吴先生老伴儿的病越来越严重,家里经济压力更大,吴先生多年前就想改善一下住房的愿望也无从实现了。吴先生虽然依旧笔耕不辍,但精神状态明显不如从前,时常表现得很悲观。我每次给吴先生打电话,他不拿我当外人,总是唉声叹气,说一句“凑合活着吧”。有一次通电话,吴先生可能是刚跟老太太闹了别扭,觉得自己很委屈,声音哽咽,甚至说出“活着真没意思”这样的话。我与吴先生毕竟不在一座城市,远水解不了近渴,只好在电话里劝慰他,像哄小孩似的哄了他半天,乃至厉声批评他:“您真是老糊涂了,怎么能跟病人较真儿呢!”好说歹说,听到他情绪稍微安定了,才挂了电话。
大概在那前后,那位当初想买吴先生书法的朋友又来找我,说已专门备好了钱,还是想购藏吴先生的书法。我考虑到吴先生最近的情况,就硬着头皮给吴先生打电话,晓之以理。这一次,吴先生竟被我说动了。他还与我商量,定个什么价格合适。于是与吴先生说好,让他先写几幅,过一两周我带那位朋友登门拜访。没想到,隔了一天,我接到了吴先生一封急信。他在信中说,思前想后,都活到这般岁数了,何必让人说自己卖字。信末还让我原谅他的反悔。
这是吴先生唯一一次让我原谅他,还是为了他自己不要钱。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我在吴小如先生身上,看到了什么是君子。
吴先生的老伴儿于2010年10月去世,享年82岁。如果没有吴先生的悉心照料,长年重病缠身的老太太是很难享此高寿的。本来吴先生可以因此而解脱,放心做些自己想做的事了,但他却不幸患了脑血栓,手不能写字,足不良于行。然而,他还是那么的老而弥坚,终日看书,手不释卷,在家里给青年人讲课,为各地的学者审稿,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在吴小如先生去世前两个月,他以《吴小如诗词选》获得《诗刊》2013年度“子曰”诗人奖(诗词奖)。评委会的评价是:“吴小如先生乃国学名家,学问精深,温厚儒雅,声誉卓著。他的诗词作品,历尽沧桑而愈见深邃,洞悉世事而愈见旷达。深刻地表现了饱经风雨的知识分子的人生感悟,展示了一位当代文人刚正不阿的风骨和节操。”我觉得,对于吴小如先生来说,这个奖可能没有任何意义,但这个评价却是非常中肯的。
1983年至1987年我在北大上学期间,曾经听过吴小如先生的讲座,并向他请教过学术问题。当时北大中文系教我专业课的老师,很多都是吴先生教过的学生。吴小如先生本来与吴组缃、林庚、王瑶等老先生一样,都是我的太老师辈,但是后来他给我写信,都是称我“足下”,他给其他学生写信,也都称“足下”,他在一篇文章中也明确说“老师对学生,每称‘足下’。”
自我1987年北大毕业至今二十多年来,吴小如先生是北大老师中与我联系最多的一位,也是为我所编《天津日报》副刊赐稿最多的一位。师生之谊加上作者与编者之谊,我们的感情自然非比寻常。
今年,《天津日报》副刊“满庭芳”创办整整30年(其前身为“文化园地”)。“满庭芳”创办伊始,吴小如先生就应约撰写京剧等方面的专栏文章,此后供稿不断,而且刊发频率很高,直到前几年他手不能书。吴先生的学术随笔和京剧文章,是“满庭芳”的招牌菜,拥有众多的读者和戏迷。经我责编的吴先生所撰《积极弘扬“猪跑学”》一文,还被选入了大学语文教材。
吴小如先生不仅是“满庭芳”的骨干作者,还以自己崇高的声望和深厚的人脉积极宣传《天津日报》副刊。他曾多次打电话或写信给张中行、启功、王世襄、朱家溍、周汝昌等学术文化大家,请他们支持我的工作。支持我的工作,其实就是支持《天津日报》,就是为《天津日报》副刊写稿,配合《天津日报》记者采访。吴先生做出的努力,通过这些老先生本人和其他渠道反馈到我这里,令我十分感动。
30年来,《天津日报•满庭芳》在全国报纸副刊界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品质和声誉,在北京一直拥有一支强大而稳健的名家作者队伍,这与像吴小如先生这样的大师级作者的鼎力支持和热心宣传密不可分。
吴小如先生一生刚直不阿,所交往者几乎是清一色的布衣书生。2012年,为庆祝吴小如先生九十华诞,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学者吴小如》一书。书中所收文章有回忆吴先生教书育人者,有评价吴先生学术成就者,有描述吴先生儒者风范者,对于人们全面了解吴小如先生,以及后学应该如何尊师求道,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据说吴先生看到样书情绪很好,说:“别人都是死后出一本纪念文集,我活着时看看这些文章,看看大家对我评价怎么样,免得我死后看不见了,等于是追悼会的悼词我提前听见了。”作家肖复兴先生评价道:“读吴小如先生的学生编写的《学者吴小如》一书,最过目难忘的是小如先生的冰雪精神,赤子之心。特别提及其少作对名家以及他的老师的评点,直言不讳,率真而激扬,真是令人格外感喟。因为面对今日文坛见多不怪的红包派发、商业操作的吹捧文章,这样的文字,几成绝响。”
《学者吴小如》书中文章的作者多为吴先生的友朋和门生,如邵燕祥、何满子、刘绪源、沈玉成、子张、陈熙中、林薇、刘宁、韩嘉祥、刘凤桥、白化文、汪少华、顾农、张鸣、朱则杰、陈丹晨、王水照、周倜、袁良骏、诸天寅、张锦池、陈学勇、胡友鸣等。看看这些名字,就知道吴先生平时交往什么人、喜欢什么人了。该书也收录两篇拙文,名列其中,我引以为荣。
吴小如先生与我无话不谈,除了谈学问,也涉及生活方面。老年的吴先生,身体和精力比一般老先生要好得多,但老伴儿的病却牵扯了他很多精力。吴先生的老伴儿长期患帕金森症和糖尿病,家里虽然请过保姆,但按吴先生自己的话说,“有些事保姆是干不了的”,于是,很多家务,尤其是直接照顾病人的事,便由吴先生承担起来。老伴儿服的药种类繁多,每隔几天,吴先生就要仔细地把各种药按剂量分成一个一个的小包,以便病人定时服用。此外,吴先生也要买菜、做饭。他多次对我说,再到北大就去他家吃饭,说:“你尝尝我炒菜的手艺,我觉得现在练得不错了。”老人家是热诚地邀请,但我听了却感觉有些苦涩,真是一家有一家难念的经。
大约在二十年前,一个休息日的上午,吴先生把电话打到我家,说他到天津来了。我连忙赶到他下榻的长城宾馆,得知他是被天津的一位老朋友接来,为这位老朋友的公子做证婚人。吴先生特意说,出来一趟真不容易,那位老朋友为让吴先生在外安心,还专门派人到吴先生家照顾他的病老伴儿,直到吴先生回家。吴先生还告诉我,家里的钱都给老伴儿看病花了,手头颇紧,好在前些天一位在香港工作的老朋友请他赴港讲学,他讲了两次课,人家给了一万五千港币的讲课费。那时香港还未回归,这么高的讲课费对于内地学者来说简直是天价。吴先生无奈地说,挣这个钱就是为给老伴儿看病,并嘱咐我,这事不能让北大知道。我说,北大知道才好呢,您课讲得好在北大是出了名的,您的课就该值这个价。
我从朋友处打听到,吴先生的病老伴儿没有劳保,家里确实够窘困的。从那往后,此事一直挂在我心里。20世纪90年代中期,天津学者谭汝为先生欲出版他校注的《人间词话•人间词》,他久慕吴小如先生的学问与书法,便托我请吴先生题写书名。吴先生很快写好寄来,为该书增色不少。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位朋友做生意挣了些钱,便投资于文化,买了不少名人字画。他诚心诚意地征求我的意见,我便建议他购藏一些吴小如先生的书法。这位朋友知道吴小如先生的父亲吴玉如先生的书名,也看过吴小如先生本人的书法作品,马上让我与吴小如先生联系,要买几幅吴先生的书法。我在电话中对吴先生说:“这些年找您求字的人不少,您都是无偿地写,而且无尽无休;眼下这位朋友也特别喜欢您的字,但一定要给您润笔费。”吴先生明白我的好意,他在电话里略有沉吟,还是回答说:“我这不成卖字了吗!我看还是算了吧。人家什么时候到家来,我送给他一幅就是了。”
从北京到天津,很多朋友都知道吴小如先生最给我面子。但为了自己不要钱,吴先生头一次拒绝了我。
过了几年,到了21世纪初,我听说吴先生老伴儿的病越来越严重,家里经济压力更大,吴先生多年前就想改善一下住房的愿望也无从实现了。吴先生虽然依旧笔耕不辍,但精神状态明显不如从前,时常表现得很悲观。我每次给吴先生打电话,他不拿我当外人,总是唉声叹气,说一句“凑合活着吧”。有一次通电话,吴先生可能是刚跟老太太闹了别扭,觉得自己很委屈,声音哽咽,甚至说出“活着真没意思”这样的话。我与吴先生毕竟不在一座城市,远水解不了近渴,只好在电话里劝慰他,像哄小孩似的哄了他半天,乃至厉声批评他:“您真是老糊涂了,怎么能跟病人较真儿呢!”好说歹说,听到他情绪稍微安定了,才挂了电话。
大概在那前后,那位当初想买吴先生书法的朋友又来找我,说已专门备好了钱,还是想购藏吴先生的书法。我考虑到吴先生最近的情况,就硬着头皮给吴先生打电话,晓之以理。这一次,吴先生竟被我说动了。他还与我商量,定个什么价格合适。于是与吴先生说好,让他先写几幅,过一两周我带那位朋友登门拜访。没想到,隔了一天,我接到了吴先生一封急信。他在信中说,思前想后,都活到这般岁数了,何必让人说自己卖字。信末还让我原谅他的反悔。
这是吴先生唯一一次让我原谅他,还是为了他自己不要钱。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我在吴小如先生身上,看到了什么是君子。
吴先生的老伴儿于2010年10月去世,享年82岁。如果没有吴先生的悉心照料,长年重病缠身的老太太是很难享此高寿的。本来吴先生可以因此而解脱,放心做些自己想做的事了,但他却不幸患了脑血栓,手不能写字,足不良于行。然而,他还是那么的老而弥坚,终日看书,手不释卷,在家里给青年人讲课,为各地的学者审稿,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在吴小如先生去世前两个月,他以《吴小如诗词选》获得《诗刊》2013年度“子曰”诗人奖(诗词奖)。评委会的评价是:“吴小如先生乃国学名家,学问精深,温厚儒雅,声誉卓著。他的诗词作品,历尽沧桑而愈见深邃,洞悉世事而愈见旷达。深刻地表现了饱经风雨的知识分子的人生感悟,展示了一位当代文人刚正不阿的风骨和节操。”我觉得,对于吴小如先生来说,这个奖可能没有任何意义,但这个评价却是非常中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