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员风采
大家冯远鲜为人知的小故事
知青冯远
冯远新作《戏蛐秋声》
“一个艺术家在成长过程中,周边环境对他的影响可以说是无时无所不在。对我而言,影响最大的却不是来自艺术的,而是母亲。那是一种有关人的基本品格养成的东西,它可以伴随你一生,影响到价值观、人生观。当然还有在当年知青时代在东北土炕上通过阅读神交的一批伟人、哲人的思想交流获得的新知。我今天的创作理念、方法、无不与之紧密关联”。——冯远
冯远是当代中国画大家,尤以水墨人物画创作闻名。他的人物画作大多是主题鲜明的鸿篇巨制,作品意象恣意豪放,线条空灵飘逸,笔墨浑朴遒劲,造型鲜活传神。和冯远先生相识多年,他曾任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历任文化部教育科技司司长、艺术司司长、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清华美院名誉院长,现为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但这华丽的简历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
11岁出演《宝葫芦的秘密》
片酬挣了六十元
除了绘画、书法,冯远还热爱电影,自称发烧友。凡是佳片大片,他都尽量抽时间到电影院看,且爱坐前两排。不仅被情节吸引,还关注揣摩造型。《拯救大兵瑞恩》、《角斗士》、《盗梦空间》……那些深刻且富心灵叩击的作品都让他青睐。这电影发烧友的来历要从小时候的一段经历说起。
1963年, 11岁的小冯远被幸运地选中参演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改编自张天翼小说的《宝葫芦的秘密》。历时半年的拍摄,不仅令他眼界大开,还为母亲带回六十元的“巨款”片酬。那是新中国第一部童话题材电影,他可爱的形象出现在银幕上后,立刻成为校园里的风云人物。这一经历让冯远深深爱上电影艺术,并许下很多关于电影的美好愿望。但现实很快将梦想碾得粉碎——父亲被打成右派且因“问题不清”成了“黑六类”;母亲忧愤成疾撒手人寰。富足美满的家庭转眼一落千丈,一家人忍饥挨饿,还要遭受欺侮和鄙视。惶惑消沉中,未醒世事的小冯远将自己锁闭起来,以近乎疯狂的绘画躲避痛苦与恐惧。初中时,他就能把看到的临本惟妙惟肖描摹下来几可乱真,被称为“小天才”。很快,“小天才”成了各种战斗队、军团最受欢迎的人,街道、工厂、学校也争相邀他去画毛主席像。小冯远每叫必到,攀高架、刷油漆、抹油彩、绘画像,一幅接一幅,再苦再累不以为意。他怀着无比的虔诚,认为每画好一幅画像,就替父亲赎了几分罪……
绘画“手艺”
为“可教子女”赢得尊严
毕业分配时,按冯远的表现,他成了“可教育好的子女”。工宣队宣布他分配在上海某工厂,却迟迟未让他报到,而是要他再画完几幅巨幅毛主席像。冯远二话没说,又爬上高高脚手架……谁知几天后,最高指示“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发表,使所有未报到的分配通知全部作废。他被告知,“黑龙江、吉林、安徽、内蒙古、江西、云南随你选。这是给你保留的名额,别人不写血书是想都不要想的。”
1969年5月,17岁的知青冯远来到了北大荒。当时连队知青点有两排土炕,睡着二十来人。劳动回来,知青们打打闹闹高谈阔论,冯远则挂上蚊帐点上蜡烛,如饥似渴地翻看四面八方搜罗来的书:巴尔扎克、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巴金、曹雪芹……当然,陪伴他的还有绘画这门“手艺”。没有纸,他就裁了糊窗户的纸用针线缝起来当素描本,白天干活地头休息时给大家画像,晚上趴在小土炕上进行创作。一次偶然机会,他看到《黑龙江日报》上刊发配合时政教育的插图,觉得很一般,自己也能画。当时正好要开始春耕,连着几晚上,冯远放下蚊帐点着油灯,在嘈杂声中,趴在小土炕上画了《春耕组画》寄到《黑龙江日报》。一天下工,连里梁指导员突然叫住他,“冯远,你干什么好事了?”原来《黑龙江日报》的人打来长途电话了解冯远的政治面貌。10天后,地处偏僻的连队收到《黑龙江日报》,上面以四分之一版的篇幅刊登了他的《春耕组画》。收工后,在土屋昏黄摇曳的灯光和满屋呛人的烟火味中,二十多个知青高喊着,将冯远抬起来抛过头顶。那天知青们给了他最高礼遇:“冯远,你先打饭!”很快整个兵团都知道2营14连有个冯远画画好,党报都登了。团里的宣传组马上把他借去画电影海报,文工团又借他去画布景……他还在农闲时参加了团部、师部、黑龙江省、沈阳军区的创作学习班。绘画“手艺”让他感受到尊严和尊重,感受到被认可的喜悦。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大学重新开始招生。为获考学资格,他干农活更加拼命。手挥镰刀在八百米趟子上收玉米、背着一麻袋又一麻袋的黄豆爬高坡,在彻骨冰冷深可没膝的泥泞中拉着播种车来回六十里……屯子里的乡亲都知道这个内向的小伙子实诚、干活不惜力,一致推荐他上学。那年他报名参加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专业的考试,画的是《边疆的早晨》……成绩出来专业第一,但录取的却是别人,理由是他父亲问题不清不能要。次年中央工艺美院招生,他打听到其中有“可教育好的子女”名额,兴冲冲再次赶去考试,专业成绩又是第一却依然没录取。冯远的心彻底凉了。那段时间,他创作了连环画《扑不灭的烈火》(1974年)。因为喜爱电影,其中大量运用电影语言,构图不仅有仰、俯的角度变化,还有远中近景的景别变化,人物造型刚劲有力,比当时程式化、概念化的东西生动精彩得多。作品出版后广受好评,没多久,他被总政借调去部队体验生活,创作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模范红九连事迹的连环画《苹果树下》(1975年)。《苹果树下》出版后受到全军战士喜爱,并获当年全国美展优秀奖。此后,他又相继出版了《李自成》、《上海的早晨》、《金窟末日》、《钢铁边防线》、《小向导》、《沈小霞相会出师表》等一系列连环画。
一天,在沈阳军区共同作画结识的学兄宋雨桂出差到哈尔滨,特意去看望冯远。坐在简陋破旧的土炕上环顾四周,宋雨桂沉默良久。“冯远,你必须离开这里”。回去后,他向自己所在的辽宁省文艺创作办公室(相当于现在的文联)提出要招冯远。他不希望冯远出众的才华就这样被挫折消耗掉、浪费掉。在宋雨桂的坚持和努力下,两年后,招工指标下来了。1977年初夏, 25岁的冯远坐着俄式六九嘎斯,离开待了8年的北大荒。
名师爱才指路
初中生直接考研
1978年春夏之交,冯远去上海参观“法国19世纪农村风景画展”,那些精美艺术品不仅让他眼界大开,更重要的是受到幸运女神眷顾。展览上,曾任冯远连环画责编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任伯宏将他介绍给也来看展的方增先,并向方先生大力推荐冯远。方增先是中国人物画大家,当时是浙江美院教授。临别时,谦和的方先生握了握冯远的手:“有空来玩玩。”虽是寒暄之语,没几天,冯远真的带了作品上门求教——他太渴望得到专业指点了。方先生看了他的速写和连环画,耐心讲解并大加鼓励。方先生突然又问:“为什么不上学?”冯远一时语塞,不知从何说起。彼时冯远26岁,已过了考本科的年龄。听了冯远的遭遇,方增先建议他直接考浙美的研究生。冯远愕然,他连想也不敢想,须知当年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研究生招生,且初试已结束。临走时,冯远向方增先深鞠一躬,认为方先生虽是客气,但对先生的鼓励非常感激,心里说:谢谢您了,老师!同年6月,在阜新出差的冯远接到长途电话,让他去参加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专业的研究生考试复试;12月,他以优异成绩接到浙江美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以初中毕业直接攻读研究生。上学以后,方增先对冯远的评价是:“他的聪明和勤奋超乎我的想象。他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表达力之强也超出我的想象。”
1980年,冯远的毕业作品《秦隶筑城图》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二等奖,一等奖为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同年,他留校任教。此后,他的绘画“手艺”越来越精纯,很多美术大展都能看到冯远有分量的作品,更夯实了他中国画大家的地位!他创作的《秦嬴政称帝庆典图》、《屈赋辞意》、《竹林七贤》、《画坛四杰》、《红楼十二钗》、《虚拟都市病症系列》、《世纪智者》等力作已成为中国画领域的经典。
简介
冯远,1952年生于上海。著名画家、教授、博导。历任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文化部艺术司和科技教育司司长,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现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2012年8月29日决定,聘任冯远为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作品《秦嬴政称帝庆典图》入选“中国艺术大展”,获大奖;《苍生》系列组画入选《世纪风骨五十家》“全国中国画名家作品展”;《虚拟都市病症》入选“第三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
自白
往事
冯远
记得那是1977年夏天,我从沈阳去北京人美社《连环画报》编辑部改稿。车行倥偬间,我翻出书稿,思量如何修改。对面坐着的一位身量中等、一副精干爽朗模样的中年人对我说:“小伙子,你是搞美术的?可不可以让我看看你的画?”接过画稿,他细细浏览了一遍道:“画得不错,你是哪里人?干什么?去哪里?……”于是,我们就有了一番互相认识的交谈。他就是曾任青海省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的朱乃正先生。车抵北京分手时,他提出择日带我去见他的好朋友卢沉、周思聪先生。对当时的一大批学习美术的青年朋友来说,卢沉、周思聪是大家十分熟悉、也十分敬佩的中年画家。
两天后的傍晚,阵雨欲降,天气闷热。我如约准时赶到白塔寺,跟着朱乃正先生在一色青砖瓦屋的京式小胡同中转了不少弯,叩开了卢沉、周思聪先生的家门。跨进大门,朱先生一路嚷嚷道:“思聪,我给你带来了个不错的学生……”“思聪,这是我在火车上认识的孩子,画得不错,好好教教这孩子。”
周思聪先生说话声调不高,语气从容平和。沏完茶,招待了朱乃正先生,便领着我来到靠墙书桌大小的画案跟前,和我扯了些家常,接着从笔筒中拣出一支羊毫笔,濡墨为我做起示范来。先勾勒、后敷墨、再填色,皴皴擦擦,徐徐信笔,不紧不慢,画中一个闽南少女挎着满是蔬果的篮筐,右边是几片水墨滋润的芭蕉。简洁明快,于注重勾皴的北派画风中糅进了南方画派的灵秀,夹杂一些没骨画法。先生边画还为我做些讲解:例如,用线与用墨的前后关系,用色与浅罩淡染的方法等。约一个小时光景,先生觉得满意了,才题上《采归图》,还蘸了些许浓墨为我写上:“冯远同志存念。”盖完印章,朱先生便唤卢先生说:“你也来画一张。”也许是在北方生活多年,同为南方人的卢沉先生英俊壮硕中颇具北方的敦厚坦诚。他也是边讲解,边画了一幅一叟一童下棋的《对弈图》,乃正先生和思聪先生在一旁说说笑笑,好不热闹。卢沉先生画了一位侧面席地盘坐的老者,以水墨设色为主,又画一个相向而坐的孩童,那神态一个沉思状,一个天真状,背景是几抹疏朗的枝叶,笔简意赅,饶有情趣,然后也为我题上了边款……
翌年,我幸运地考上了浙江美术学院方增先教授的研究生,原以为此生已与踏进大学校门无缘的我,却意外地受到上苍的眷顾。我的愿望能够实现,是和朱乃正先生、周思聪先生、卢沉先生对我的帮助分不开的。生命之旅,何其漫长;颖慧敏求的莘莘学子,何其之多;但是人生、事业的成功道路上,离开了众多师长前辈的关爱扶携和机遇的照拂,个人的努力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本报有删节)
编辑手记
遇到你的贵人
就找到你的人生
赵李红
2012年五一前夕,和朋友去中国美术馆看“笔墨尘缘:冯远中国画作品展”。200余幅不同时期的作品令人目不暇接。没想到这是文化官员、学者画家40年艺术生涯的首次个人作品展。冯远先生却谦逊地自称为“创作研究的阶段性小结”。画家朋友感慨地说:瞧人家冯远,直到60岁从行政工作岗位退下后才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第一次个人展览。这么多年,他一直坚守自己的承诺:身为公务员,在岗一天,不举办个人画展、不出版专著。
在很多重大艺术活动、名家学术研讨会上见过冯远先生,本以为这次采访会是一次缤纷淘宝——主持的重要艺术活动的背后花絮,自己成名作、获奖作背后的故事,那些人生辉煌的难忘瞬间……没想到冯远先生娓娓道来的却是人生旅途的青涩起点和困境中给自己帮助的师长朋友。
文革中,作为“可教育好的子女”,冯远比其他年轻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和劳动,虔诚地认为,自己多画一幅毛主席像,就能为父亲赎几分“罪”;身心困厄中,是一位位“贵人”相助。不忍心他的才华被埋没,学兄宋雨桂为他争取来了更利于他专业发展的返城机会;从沈阳到北京的列车上偶遇大家朱乃正,先生不仅赏识这位勤奋好学的年轻人,还主动带他去结交自己的好朋友卢沉、周思聪夫妇,请他们指点冯远。北大荒知青八年,他错过高考的良机,原以为此生与踏进大学校门无缘,又逢爱才惜才的方增先老师,为他创造直接考研的机会,从此走上了正规的专业学习之路。
谈起自己的成长,冯远先生说,人生事业的成功路上,离开了众多师长朋辈的关爱和机遇的照拂,个人的努力是多么的微不足道。而今,我亦为师、我亦为艺术家,每每遇见那些带着真诚渴求的目光希望得到我帮助的青年人,尤其是来自生活底层的孩子,当年几位先生待我的情景就萦回脑际。我就无法将他们拒之门外,我就无法不为他们的每一次成功、进步感到由衷的欣慰。冥冥中影响我这样去做的,大约就是先生们传递给我的某种“精神”吧。这种“精神”能够映现艺术家的人格、品德;这种“精神”也引导着艺术家以仁爱之心和眼光去拥抱这个我们赖以存在和爱怨交织的世界;这种“精神”应该作为火炬被一批青年人承接传续下去,成为感化众生心灵的烛焰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