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员风采
王立平馆员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王立平
(2009年2月3日)
从新闻中得知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非常高兴。教育实在是当今太大、太重要、太难的问题。读了家宝总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讲话,很佩服。通篇明确、清晰、透辟、务实,让人振奋,令人对教育改革和发展之前景充满信心。有感而发,现将我对教育、素质教育和艺术教育的点滴心得及不成熟的思考和建议简述如下:
一、教育的核心主要是提高和完善国民的全面素质,专业水准和适应社会能力。而世界上没有普遍适合的教育制度,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教育制度。党中央提出的以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为特点的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方针,是一项伟大的创举,符合中国文化传统,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要求,更是未来中华民族自身于世界的根基。
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关键在于跳出“小教育”,开创“大教育”,由学校教育拓展为全国、全民的教育,并在教育结构,机制方面进行相应调整和转变,才能使实现学习型社会的目标落在实处。
三、“素质教育”已经提出多年而收效甚微,原因之一是有意无意间将素质教育纳入了“小教育”即学校教育的范畴,成为了与“知识教育”、“能力教育”相并列的又一学科教育。素质教育应包容学校教育,但不是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目标不是造就“才”而是完善“人”,着力于每一个人“身、心、情、智”四个方面的成长。
四、没有艺术即没有完整的人,没有高素质的人。素质教育离不开艺术教育,但必须将素质教育的艺术教育与学科教育的艺术教育予以区分。将艺术教育简单地归结于审美教育是不全面的;当前学校中的音乐、美术课程,尤其是广泛流行的社会“考级”,更多是关注学科知识与技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与艺术教育。
建议:
1、对中国特色教育体系,特别是中国特色素质教育开展专门的、不同于学科教育的研究。
2、在国务院架构下对于中国特色的“大教育”从国家、地方、民间多个层次建立倡导、支持和推行的机制,作为文化内需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待,确保人、财、物渠道畅通。
3、建立素质教育的艺术教育体系,并提升到普适教育的地位,要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不同于学科教育体系的实施方法和实际支持。
4、拓展思路,一定要非常重视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对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作用,在我国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合格师资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先进科技的推广和使用是建设中国特色教育体系,有效推行全民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现在已经有这方面可资借鉴的例证:进入本世纪以来经少数音乐家潜心研究和实践,在极富社会责任心的民营企业家及少量民营资本的支持下,与年轻的软件开发人员结合,已经开发出一整套人见人爱、很有特色并具有独立知识产权、是自主创新的名为“人人音乐”的数字音乐教育系统,不但对专业音乐教育很有价值,还能够对提高全民音乐素质,尤其是将音乐知识普及到社区和农村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和作用。在北京音乐家协会、中央音乐学院萧友梅音乐教育促进会及众多音乐家的支持下,“人人音乐”的推广活动已经启动,正在开展。我希望负责素质教育、艺术教育的相关部门和领导能关注一下此事,及时给予指导和支持,以期更多人能了解、运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推进全民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