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馆员风采

馆员风采

"不断创新"就是我的艺术语言

信息来源:作者:陈远志
发表时间:2010-06-17
字号:/

     给我最深印象的杨延文先生是著名的艺术家,却没有什么艺术家的架势;是一位72岁的老人,却与年轻人一样不断追随着时代步伐,不断开拓和创新。杨先生或许不会同意这个说法,因为他更喜欢引领时代潮流,更喜欢站在潮流之巅,绝不愿意只如弄潮儿一样,能手把红旗旗不湿,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出更多地优秀的艺术家来,这才是他最期望能实现的愿望。
     作为中央文史馆画院的新任院长,他说自己更加要充满激情和活力,因为“我们画院是公益性,必须支持其它公益事业,同时,它更注重于高端的艺术,体现的是先进文化,也就是健康的文化观。”中央文史馆画院是国务院中编办(全名为国务院中央编制办公室)正式批准的正局级书画院,这是荣誉也是鞭策,也给了杨延文很大的压力,他说:“虽然严格意义上说,我们书画院跟其他书画院,比如国家画院,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体制内的,但是我们画院的定位却是高端的文化事业,要把时代精神和艺术紧密的联系起来,不仅要推崇大家,还要培养出符合这个时代的新人,提携年轻画家是我们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
     “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压力,怎么培养年轻人?用人的体制是最需要商榷的。虽然我承认人才是分散的,不可能集中在某一画院,但是在选材标准上和领导的认知人才的能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什么样的人算是人才?一个人应该怎么样选择人才?我想有两点要把握:一是年轻人必须有能力和热情,文化底子好,洞悉能力强。真心想做出事业,不能是混口饭吃,或者用画院的金字招牌到处招摇过市,二是领导要以身作则,充分给与他们信任和培养,不能在思想上产生冲突,这样,才可以引领他们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宽,最终成为艺术大家。”
     “因为大家之所以成为大家,是因为他具有那个时代精神的特点,所以,要想办好画院,依托的一定是新人,要他们组成主力,这主要是为了吸纳现代的文化。一如圆,它越大,占有的空间就越大。时代的力量,科技的力量这些具有时代精神的因素占有的就越多。因而,他们更加有活力。”
     成熟的艺术家,有作品,有人脉,有经验,有影响力。“但是,不能因此就放弃与年轻人的竞争,在保持成熟、成就、成功的优势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用新的题材和新的艺术语言来反映时代的变化。比如,我硬是把英文字母放在中国画款识里了。71岁的时候,在北京市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的美展作品中,我创作了一幅反映现代城市建设的画作,取名《CBD之光》。可见英文字母落款也是可以的。我就这么做了,感觉还很好,反应也不错。”
     “我想,这种创新精神之所以还很充沛,跟我学习油画的经历是有关的。文化是多元的,艺术是用来照亮人生的,文化人需要的是完成历史交代给的任务。中国画和油画,只是工具不同而已,不必非要争论高下。一件艺术品,只要有人欣赏,就应当允许它存在,至于它是否经典,应该由后人来评价。年轻的时候我充满了热情,为油画的绚丽色彩所吸引,就选择了油画。不过,5、6岁的时候我就练习写毛笔字,甚至在学习油画的时候,也曾经用毛笔画过画,所以转行画国画时,没有多少的陌生感,反而是在造型、结构的把握、色彩的运用上有很大的帮助。当然,中国画的整体意识,境界的追求,对于艺术的宏观认知,还是很需要特别了解。其它,如对于水的运用,笔墨的运用都需要有所了解和掌握。中国画比油画,相对来说,掌控起来,更加自由。但是,我们更需要一种色彩和笔墨结合十分完美的艺术,也就是新的中国画。色彩必须响亮,畅快,体现出艺术家的感情。而笔精墨妙会使得艺术作品更儒雅、深沉,更有品位。艺术家要把自己的感情融进去,因为艺术家的感情是中国的,民族的,所以,艺术品自然就是民族的,中国的。”
     “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文化相互融合,勉强去区分中国的,西方的,文化本来就是有差异,语言的不同,生活习惯的不同,地理环境的不同等等,都是差异,但是,不能拿争论当饭吃,还是应该埋头去创作艺术精品。抓住文化的主要特征,进行艺术创新。”
     “我以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基本上是帝王文化,它是中国文化的主脉,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历史中总是有一种大一统的文化意识。在艺术创作中有时我会受到影响。比如我画北京的天坛、故宫、太庙等等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就是体现。所以,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创作了很多有关古都北京的作品,一来是对北京有深厚的感情,毕竟在这里住了这么多年,二来还是因为在选材上特意按照帝王文化这个标准,例如《宫墙柳》、《大前门》、《连理枝》、《堆秀山》等,都着重体现了宏大的气势。同时,我也没有放弃时代精神,争取创作出既有时代感又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的作品。”
     “为此,我们在进行中西结合的时候,不应该讳疾忌医,应该广为攫取,少些排斥、多些吸纳,加强总体性的把握,增强时代感,使之具有时代气息。事实上,现在讲中西结合,落后了,应该讲与宇宙和世界融合,也就是不带成见地反映时代气息,使作品的艺术性达到完美的境界,一如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只能说‘美’,至于怎么美,说不出来,言有尽而意无穷。谁把握了这个境界谁就是大家,而没有发现这个规律的就是个画匠。”
     “我们期盼未来有这样一些画家,他的作品充满着时代性、前瞻性,同时还是让人喜闻乐见的。俗语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说明,一个了不起的大家,一定是具有非凡的才能,在时代精神的陶冶和历史的沉淀的濡浸中,得以有了自己的风格。所以,大师是不用呼唤的,怎么出现也不是你我说了算,而是后边的那个人,也就是历史说了算,相信后代会对一切做出客观的评价。”
     “总之,在这个大时代里,肯定是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人物才显得可贵,都想到了,肯定不行。所以,不断创新就是我的绘画理念。唯有此,我们的文化才能在世界交流中保持优势,不必强迫别人接受,要学会陶铸他们的性情,也就是说,文化的输出要学会让对方自然而然地接受,这样才能引导他们听从我们的指导。艺术家要创造出让西方人接受,还要让中国人挑不出毛病的喜闻乐见的作品为己任,这完全基于我对时代性的把握和认知。爱拼才会赢,为什么不能这样试一次?我开车时不能被超车,否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一定会追上并超过之。实际上是我不能忍受被超越的感觉,把握时代感也是要赶在潮流之前!”
     先生滔滔不绝,我听的是心潮澎湃,也许我的文字不能完全表达我当时的感情,但是杨延文先生那旺盛的精力和真挚的感情,还是让我的心情很久都不能平息。是以略记如上,以笑大方之家。

 

                                         2010年5月29日  于志远斋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