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员风采
舒 乙:强化节日的形式
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我认为要强化节日的形式。我很同意王蒙、冯骥才他们的看法。突出的感觉就是当前的节日文化还需要大家活跃它的形式。我特别注意今年春节的活动。我住在安定门,观察逛地坛庙会老百姓的人流非常方便。就那么一个小地方,每天十几万人。基本上擦肩接踵,可是十几万人进到那里面去 也非常可怜,看不到任何东西。一大堆摊位,卖的都是街上很普通的东西。我问过几个刚出来的人,您刚才去的那里有什么?答不出来;看到什么了?什么也没看见;那您在那吃点什么、买点什么?没有。那么多人挤进去,出来的人又非常扫兴,满鞋的土,没有什么感觉。而且完全把地坛的草地破坏了。那几天还挺冷,护城河河面结了冰,突然有几个人下到冰面上去了,这下不得了,许多人都跟着上了冰面,玩儿,所谓玩儿就是打出溜,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好玩的地。也就是说我们的节日文化内容已经贫乏到难以形容的地步。国家放假,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但是没有内容,没有形式。所以我们急需来把这个形式强化,多出一点主意,多恢复一点好的内容,而这个需要组织,所以组织部门得来,得接这些建议。我建议,除了学者参加这个第二届国学论坛以外,一定要邀请有关的组织部门也来参加这个会,不要把它完全局限在学者里。体委、旅游局,包括教委,甚至民委,文化部、文联、文物局、作协、卫生部、商业部、宣传部、发改委,各大城市的市政府,等等,都要请来。因为我们的建议得变成行动,所以一定要有一些组织部门来参加,去接这个建议,这样才会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
强化哪些东西,强化哪些形式,我觉得这个问题可能更有现实意义。眼下我不想特别展开来谈,将来再详谈,今天就谈几个方面。
首先,我想让未来的厂甸变得更有文化。厂甸就是和琉璃厂垂直的那条街,现在每年春节也有上百万人去,但是跟我们小时候的厂甸完全不一样,小时候的厂甸是文人去,小孩子去。文人去找旧书,一大批书店把书搬出来,而且把好书搬出来,文人都到厂甸去淘旧书。鲁迅日记就记了,他老去,有时一天去几次,因为离着那儿近。节日里搞书市是一个很好的活动,丰富了文化内涵,又提高了人们的兴趣。
还有一个内容,就是民族的内容。民族的内容很重要。过去初五雍和宫“打鬼”,后来被定为迷信的东西,就废除了。后来又恢复了一点点。我觉得对这个东西应该放心,而且应该大搞,搞成西藏的文化。在首都一个大的喇嘛庙里,藏族人跳他们的舞蹈,搞他们民族形式的仪式让大家看,这无形当中对民族的融合,对民族的团结有很大的好处,这样的内容应当加强,不要把它当成迷信。
对“诗人节”我也说几句。“诗人节”是当时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提议的,后者相当于现在的全国文联和全国作协。“诗人节”是正式的节日,大概是始自1943年。我记得老舍先生写过好几篇关于诗人节的文章,因为他当时是负责人。到1949年诗人节也搬去台湾了,台湾人今天还过诗人节这个节日。诗既可以是旧体诗,又可以是新诗。已经有这个传统了,就是恢复它一下。诗人节的活动搞起来没有问题,要倡导一下。
应当有一个人专门写一下国外的节日,我们可以借鉴,包括放幻灯,放录像。国际上有几个大的节庆是国际性的,如巴西的狂欢节、德国的啤酒节,全世界关注,它们的很多形式我们可以借鉴。如果有一个人专门作这么一个报告效果会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