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室馆动态
表彰先进树典型 产业带动促脱贫
——云南省文史研究馆赴昭通扶贫点龙头山镇开展“挂包帮”工作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按照《云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云南省“完成全年扶贫目标任务百日行动”任务清单的通知》,2017年11月14日至16日,省文史研究馆党组成员、副馆长易卫东同志带领扶贫工作组一行6人对我馆挂钩扶贫点昭通市鲁甸县龙头山镇翠屏村大槽口社开展“挂包帮”扶贫工作,表彰种植养殖先进农户,与翠屏村党员干部共同召开民主生活会。
11月14日下午,在翠屏村大槽口社,工作组在当地扶贫干部的带领下,现场查看了村民文化活动广场施工情况,道路硬化项目建设情况,了解脱贫工作最新进展,走访了7户保留建档立卡户并捐赠物资。针对村民在脱贫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工作组认真宣讲党的脱贫攻坚政策,结合各户的发展意愿提出解决建
议。
11月15日上午,工作组与龙头山镇相关领导在翠屏村委召开了“翠屏村大槽口社种植养殖先进农户表彰会”。会议由龙头山镇镇长李昌甫同志主持,鲁甸县副县长余音霖、镇党委相关领导、翠屏村三委、各村民小组长等参加会议。会议宣布了对种植养殖先进农户的表彰决定,分别授予苗得青等8名致富带头人“先进奖”和“优秀奖”。李昌甫镇长代表镇政府感谢省文史馆十年来对翠屏村扶贫工作的支持,表示党的十九大后将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产业转型,以后的政策和条件会越来越好,希望借此次表彰会激励群众,以点带面,促进翠屏村村民齐心协力,勤劳致富。易卫东副馆长首先代表省文史馆表达了对获奖农户的祝贺,充分肯定了龙头山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结合镇政府“百日攻坚”计划,要求龙头山镇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契机,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抓住机会,依托产业,推动扶贫工作,争取实现长期致富。易副馆长提出,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的基础和根本,需做到四个“要”:一是判断要精,要符合县情、乡情,实事求是;二是项目要准,要有战略眼光,找到自身比较优势,挖掘潜力,形成竞争力;三是扶助要实,要着力改善基础条件、开发人力资源,提升土地、人力等要素收益;四是受益要广,通过项目带动实现规模效应,增强风险应对能力,使群众共享产业发展红利。在会议上,工作组还了解到翠屏村将于年底继续推进15条村组公路的硬化项目,惠及1500余人,目前省财政已下拨项目资金100万元,施工建设正在抓紧进行中。
表彰会结束后,扶贫工作组组织翠屏村党员干部召开了民主生活会,围绕“如何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落实脱贫攻坚工作”、“下一步脱贫工作中如何调动村民积极性”、“如何发挥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三个主题展开讨论。各党员干部结合本村实际,积极发言,提出加强妇女教育,带动村民整体素质提升,加强项目建后管理,改善人居环境、卫生条件、生活方式等意见建议。易卫东副馆长在会议总结发言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发生转变,下一步的工作中脱贫攻坚要与建设小康社会相结合,党员干部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将基层党建工作与“两学一做”等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作风要实,努力提升工作水平;实施精准扶贫措施,政府要发挥引导、支持作用,要以人民为主体,发挥群众主动性,通过教育引导、妇女培训等方式,提升素质,克服“等靠要”思想;加强监管,提高效益。
此次省文史馆“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严格遵守相关纪律,本着“不干扰基层工作,不给群众增添负担”的原则,轻车简从,实地察访。在下一步的扶贫工作中,我馆将结合此次走访发现的问题和村民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一户一策”计划,增强挂钩贫困户的内生动力,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11月14日下午,在翠屏村大槽口社,工作组在当地扶贫干部的带领下,现场查看了村民文化活动广场施工情况,道路硬化项目建设情况,了解脱贫工作最新进展,走访了7户保留建档立卡户并捐赠物资。针对村民在脱贫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工作组认真宣讲党的脱贫攻坚政策,结合各户的发展意愿提出解决建
议。
11月15日上午,工作组与龙头山镇相关领导在翠屏村委召开了“翠屏村大槽口社种植养殖先进农户表彰会”。会议由龙头山镇镇长李昌甫同志主持,鲁甸县副县长余音霖、镇党委相关领导、翠屏村三委、各村民小组长等参加会议。会议宣布了对种植养殖先进农户的表彰决定,分别授予苗得青等8名致富带头人“先进奖”和“优秀奖”。李昌甫镇长代表镇政府感谢省文史馆十年来对翠屏村扶贫工作的支持,表示党的十九大后将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产业转型,以后的政策和条件会越来越好,希望借此次表彰会激励群众,以点带面,促进翠屏村村民齐心协力,勤劳致富。易卫东副馆长首先代表省文史馆表达了对获奖农户的祝贺,充分肯定了龙头山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结合镇政府“百日攻坚”计划,要求龙头山镇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契机,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抓住机会,依托产业,推动扶贫工作,争取实现长期致富。易副馆长提出,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的基础和根本,需做到四个“要”:一是判断要精,要符合县情、乡情,实事求是;二是项目要准,要有战略眼光,找到自身比较优势,挖掘潜力,形成竞争力;三是扶助要实,要着力改善基础条件、开发人力资源,提升土地、人力等要素收益;四是受益要广,通过项目带动实现规模效应,增强风险应对能力,使群众共享产业发展红利。在会议上,工作组还了解到翠屏村将于年底继续推进15条村组公路的硬化项目,惠及1500余人,目前省财政已下拨项目资金100万元,施工建设正在抓紧进行中。
表彰会结束后,扶贫工作组组织翠屏村党员干部召开了民主生活会,围绕“如何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落实脱贫攻坚工作”、“下一步脱贫工作中如何调动村民积极性”、“如何发挥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三个主题展开讨论。各党员干部结合本村实际,积极发言,提出加强妇女教育,带动村民整体素质提升,加强项目建后管理,改善人居环境、卫生条件、生活方式等意见建议。易卫东副馆长在会议总结发言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发生转变,下一步的工作中脱贫攻坚要与建设小康社会相结合,党员干部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将基层党建工作与“两学一做”等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作风要实,努力提升工作水平;实施精准扶贫措施,政府要发挥引导、支持作用,要以人民为主体,发挥群众主动性,通过教育引导、妇女培训等方式,提升素质,克服“等靠要”思想;加强监管,提高效益。
此次省文史馆“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严格遵守相关纪律,本着“不干扰基层工作,不给群众增添负担”的原则,轻车简从,实地察访。在下一步的扶贫工作中,我馆将结合此次走访发现的问题和村民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一户一策”计划,增强挂钩贫困户的内生动力,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