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室馆动态

云南文史论坛2017年第四讲开讲

信息来源:云南省文史研究馆作者:范妤
发表时间:2017-11-13
字号:/
    2017年9月22日,云南历史文化论坛第四讲在云南省文史研究馆开讲。本场讲座的主讲嘉宾是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云南大学教授郑志惠,题为《我跟随方国瑜教授学习文献整理研究》。
    郑志惠老师1980年云南大学历史系毕业留校就参加方国瑜教授主编的《云南史料丛刊》编纂工作,在方先生的细心培养下学习云南历史文献整理研究。在职期间,独立完成300万字的云南史料纂录校订,与林超民教授共同完成了1-13卷1300万字的《云南史料丛刊》编辑出版工作。退休后主持《中华大典》地域民族南方总部、文献目录史部地理的编撰,参与《生物学典》的审读工作。目前正积极参与文史馆主持的《云南丛书续编》编纂工作。
    方国瑜(1903-1983),字瑞臣,云南丽江人,纳西族。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云南大学教授。
    郑志惠老师从注重培养从事古籍整理坚定信念谈起,在方先生的影响下,她明确了资料员工作的重要与意义,树立了知识公有、云南历史研究建“砖瓦产”的资料公有思想,方先生作为古籍整理者的严谨的学风也深深影响了学生们,方先生提出“不淹没前人,要超过前人”的思想,将继承与创新有机熔为一体,为古籍整理工作作出了榜样。郑老师还讲到,古籍整理与研究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包括具有目录学专业知识、版本的知识、校勘的知识以及综合研究分析史料能力。最后,郑老师谈到古籍整理与研究重在阐述“中国历史发展整体性”。她回顾了方先生“中国历史发展整体性”理论的提出,方先生强调,西南历史发展是中国历史发展整体的一部分。“体现了一个学者真挚、赤诚、广阔的爱国主义情怀。”郑老师讲述的跟随方先生学习文献整理研究的往事,给了年轻学者和听众以极大的启发。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