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室馆动态
云南省文史研究馆召开挂钩扶贫工作推进会
8月5日,云南省文史研究馆挂钩扶贫工作推进会在昆明召开,馆党组书记、馆长王维真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要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精准发力、砥砺奋进,全面打赢扶贫攻坚战。
馆党组成员、副馆长易卫东、杨世领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全省脱贫攻坚暨县域经济发展推进会精神和省纪委开展精准扶贫专项纪律检查有关要求,龙头山镇党委和翠屏村党总支的领导介绍工作情况,省文史馆派驻鲁甸县和该县龙头山镇的两位同志作了汇报,部分同志作了发言。文史馆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会议。
王维真指出,省文史研究馆自2007年挂钩扶贫龙头山镇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扶贫工作部署要求,秉持“不脱贫、不脱钩”的原则,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健全挂钩机制、强化扶贫责任,扎实推进智力扶贫、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社会帮扶,挂钩龙头山镇的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历届馆党组高度重视,先后选派6名挂职干部驻点鲁甸县和龙头山镇开展具体帮扶。二是积极参与鲁甸“8•03”抗震救灾,组织干部职工向地震灾区捐款,组织馆员研究员举行赈灾笔会,在“中华文化四海行—走进云南”活动上组织18个省市(区)书法大家专门为鲁甸创作赈灾作品。三是夯实基础工作。2015年全体干部职工分6批共45人次深入龙头山镇开展“三深入、四联户”活动,摸清了基础情况,明确了脱贫思路,全部完成贫困户建档立卡。四是多种手段并用,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累计协调争取各类项目19个,涉及资金4342.5万元,全镇12个村(社区)5万余群众不同程度受益;全馆自筹累计投入帮扶资金86万元,其中2016年拨付帮扶资金11万元。
王维真强调,要始终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初心,励精图治、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继续前进,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扶贫攻坚部署要求上来,统一到省委九届十三次全会对云南发展形势作出的科学研判上来,深刻认识和把握基础设施滞后是最大的瓶颈,产业发展落后是最大的软肋,脱贫、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是短板中的短板,积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一步突出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切实解决产业发展不快,“等靠要懒散”等思想较重,扶贫办法还不多、重点不突出、落实还没完全到位等问题,确保2018年底前实现人脱贫、村出列摘帽的目标。一是扶贫扶智扶精神,激发群众自力更生的激情干劲,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致富”,加大劳动力技能培训,增强群众的自主创业就业能力。二是紧盯长远抓产业,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抢抓云南“588”战略等重大发展机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突出抓好花椒、核桃和养猪、养牛等种养业的改造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深化农村改革。三是精准施策保脱贫。要认真解决群众现实困难,保障好群众生活。科学确定“一户一策”,真正把“五个一批”落实到各家各户。四是党建扶贫双促进。省文史馆机关支部要与翠屏村党总支开展好“双联系一共建双推进”活动,扎实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大对挂钩村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力度。在龙头山镇选树“乡村干部先锋模范、脱贫致富带头人、种养殖示范大户和村务党务公开示范村”四类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认真开展党务、政务(村务)、财务“三公开”质询工作,确保基层廉洁稳定。
王维真要求,要认真落实各级扶贫攻坚督查巡查和专项纪律检查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强化督查、严格奖惩,促使各级把扶贫攻坚的政治责任扛稳抓牢,把精准扶贫任务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