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室馆动态

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梁桂元宣讲闽派书画渊源脉络

信息来源:福建省文史研究馆作者:
发表时间:2015-10-21
字号:/

     日前,“闽派”书画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艺术学院举行。来自北京、福建的专家学者和艺术家齐聚一堂,梳理“闽派”书画脉络,探讨“闽派”书画艺术发展,并期待重新确立“闽派”书画在国内艺术界的地位。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闽派书画研究的拓荒者、《闽画史稿》作者梁桂元在研讨会上宣讲闽派书画的渊源脉络。梁桂元希望通过研讨会能先行组织并开展“闽派”书画理论研究等基础工作,在掌握较全面史料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研究、分析,构建出闽籍画派完整体系,并以“闽派书画”拉动“闽派艺术”,推进本土文化产业发展。

    这是一场高规格的专业研讨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美院、上海社会科学院等“学术高地”的知名学者专程前来,与福建本地美术史论、艺术批评界权威人士一起,共同参与这场闽派书画艺术学术研讨会,从而翻开了闽派书画理论研究的崭新一页。
    福建书画艺术史上名家辈出,“闽派”“闽习”的说法古已有之,但闽派的内涵和学术定位十分模糊,在此之前,以闽派书画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从未举行过。包括福建省美协、厦门市文联、厦门市美协在内的主办方,希望研究者在掌握较全面史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梳理分析,从学术角度勾勒出一个真实的“闽派”,并以“闽派书画”拉动“闽派艺术”,推进本土文化产业的发展。
    福建的美术史上曾经涌现过一大批书画大家,如宋代的惠崇、陈容、郑思肖,明代的边景昭、李在、曾鲸、黄道周、张瑞图,清代的上官周、黄慎、华新罗,近现代的林纾、陈子奋、郑乃珖、潘主兰、宋省予、李耕、沈耀初等,在他们所属的时代都是耀眼的“明星”。
    由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成为21世纪的竞争主题。对于一个地域、一座城市来说,文化是她的气质与风骨,是有别于其他地域、其他城市的精神内核。从地方文化出发,通过对地域文脉文缘的重新发现与审视,梳理与传承,培育地域文化的创造力、吸引力和支撑力,才能真正地树立文化品牌,从而把握发展契机,全面提升整个地域的综合竞争力。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