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室馆动态
上海文史馆馆员讲座走进社区服务市民
自4月初,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与梅陇文化馆联合策划的“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讲坛2015上海梅陇文化馆基地”正式揭牌以来,以“海派文化的前世今生”为主题的系列讲座已成功举办3场。
上海文史馆郝铁川馆长(左五)与沈飞德副馆长(右四)在“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讲坛2015上海梅陇文化馆基地”揭牌仪式上与陈瑜馆员(左四)等合影
首讲由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上海市文史馆馆员陈瑜带来。陈瑜馆员是上海沪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两次荣获“文华表演奖”、中国戏曲“梅花奖”,上海市“白玉兰”戏剧表演主角奖。 4月11日下午,在上海梅陇文化馆三楼剧场,面对四百多位热情观众,陈瑜馆员以“紧贴地气的本土申曲”为题,边讲边唱,好不热闹。演讲中,陈瑜馆员地道的沪语沪腔,坦诚幽默的朴实语言,引得听众笑声不断。她向沪剧迷们介绍了沪剧发展历史,分享了自己数十载从艺历程,其间还穿插了沪剧经典唱段,更是赢得观众阵阵掌声。当唱到大家耳熟能详的曲目时,台下听众一起打着拍子集体哼唱,场面温馨热烈。活动结束后,陈瑜馆员说:“能跟广大沪剧爱好者面对面交流申曲文化,机会难得。沪剧本身就是‘说新闻、唱新闻’,从市民生活中来,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既可以吸收洋派的东西,也可以吸收本土文化,展现了不断创新发展的活力,是上海文化脉络中密不可分的部分。文史馆搭建梅陇文化基地,传播海派文化,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5月31日下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讲坛”第二讲“曹雷话配音”在上海梅陇文化馆梅文书苑开讲。上海文史馆曹雷馆员是上海电影制片厂一级配音演员兼导演。她为译制片《茜茜公主》中威严无比的“苏菲皇太后”、电视剧《大明宫词》、《汉武大帝》中的武则天、窦太后等角色配音,独具魅力的嗓音深入人心。曹雷馆员在讲座中介绍了译制片的起源发展和“黄金时代”,诉说了自己如何从一名电影演员结缘上海电影译制厂转型为配音演员,分享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配音轶事,还给大家上了一堂声情并茂的配音课。原定两小时的讲座在听众们的热情参与中延长了近一小时,曹雷馆员带领大家回味过往年代里难忘的“爱德华大夫”、“非凡的爱玛”等一系列经典角色。
6月27日下午,上海文史馆石印玉馆员做客梅陇文化馆,带来讲坛第三讲“中老年常见筋骨疾病的防治”。石印玉馆员是上海市名中医、“石氏伤科”代表性传承人,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导师。曾任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所长、曙光医院院长。临床擅长骨关节病、颈腰椎病、骨质疏松症、股骨头坏死等各种骨与关节疑难疾病的诊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脊柱相关病患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石印玉馆员的讲座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颈腰痛的防治、膝关节的保健及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石印玉馆员结合多年临床实践,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细致的分析,就“筋骨”等生理构造和相关病症的防治娓娓道来。讲座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听众们啧啧称赞。互动环节,许多听众请石印玉馆员现场坐诊,现场支招,很多人询问门诊时间,希望届时可以得到名医的具体治疗。
在服务社区居民的同时,上海文史馆馆员还走进高校,为广大师生送去文化盛宴。4月29日下午,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同策划举办的“纪念曹雪芹诞辰300周年”主题讲座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主馆开讲。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上海文史馆孙逊馆员受邀以“《红楼梦》文化精神”为主题,与交大学子分享了红学文化研究中的体会和收获。
据悉,今年下半年上海文史馆还将在梅陇文化馆、上海交通大学举办8场讲座,丰富申城市民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