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室馆动态
上海市政府参事室举办第二期市政府参事专题研修班
5月14日,上海市政府参事室举办第二期市政府参事专题研修班。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郁鸿胜,上海社科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子平,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王兰忠和上海久有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刘小龙等专家、企业家应邀作了专题报告。参事室主任王新奎与近20位市政府参事出席并进行了深入研讨。
郁鸿胜介绍了他对“一带一路”建设规划战略以及长江经济带与上海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研究成果。他认为,“一带一路”是借用历史的丝绸之路的符号,建设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阶段是3-5年内形成普遍共识,第二阶段是在10-15年内形成基本框架,第三阶段是在30-50年实现“五联五通”,即两带一路“战略联动”,沿海与内陆“开放联动”,东中西发展“区域联动”,环境治理保护“生态联动”,多式联运“交通联动”;通商,通关,通勤,通电,通航。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质是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须提升区域合作层级,同时加强城市群内合作深度广度。
高子平结合对海外留学人员特别是理工科博士的统计数据分析,主要从海外人才引进政策促进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上海在引进海外人才的政策上有许多方面需要引起注意和反思,比如政策措施的覆盖面及实际效用碎片化问题,海外人才子女在沪上学难等老大难问题,部门化政策安排与系统化的制度设计之间的矛盾问题,对人才引进还是人才控制的认识问题,一线科研人员年薪制等基本管理制度的突破问题等。
王兰忠介绍了张江近年来在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在自贸区扩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新机遇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他说,要实现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双自联动”,张江药谷须突破内外两个环境的制约。一是软环境方面,主要在体制机制上,包括药物评审改革突破、CMO代工试点、通关制度完善、临检资质适度放开等;硬环境方面,主要是在产业空间上,包括土地资源紧缺、缺乏产业化空间、同类园区竞争激烈等。
刘小龙针对上海与美国风投行业的不同偏好作了比较分析,阐述了美国成为创业天堂的主要原因,指出了我们存在的一系列不利于鼓励创新,不利于鼓励创业,不利于我国风投行业发展的文化、环境与政策问题,主要是国内资本市场更为偏好短期项目、地方政府缺乏培育新型产业的手段、创业企业的成长环境与发达国家比较存在较大差距、文化基因方面需要改良提升的空间很大等。
王新奎主任作了总结讲话。他对本次研修班的筹备工作、报告质量、参与情况予以了充分肯定,同时提出要紧紧围绕“自贸试验区与全球科创中心结合点”的调研主线,开展进一步的深入调研。
本次研修班是市政府参事围绕年度参事工作会议确定的重点调研课题所开展的一次集中学习和调研。研修班期间,参事们围绕本次研修的主题和报告内容与报告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