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室馆动态

把握机遇,乘势而上
努力提升参事工作水平

信息来源:山东省政府参事室作者:山东省政府参事室主任 邵靖
发表时间:2014-08-19
字号:/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对智库建设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等,把智库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参事机构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不断提升参事工作水平,推进参事机构向现代智库转型,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要强化机遇意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参事工作的信心
    从当前来看,我们面临的最大机遇是参事工作制度的历史转型。按国务院参事室方宁副主任的话讲,参事室的转型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具体讲,一是参事工作的定位进一步明确,它是一个统战性的咨询机构。二是参事工作制度化建设取得历史性进步,其标志是2010年颁布执行的《政府参事工作条例》。三是参事队伍的构成不断朝着咨询机构的方向演进。四是参事工作活跃程度大幅提高,资政建言作用不断增强。五是社会对参事工作的关注度逐年走高。今后,参事工作转型的目标就是建设现代智库,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如果不转型,即使勉强保留参事室这个机构,由于不能发挥作用,它只能成为一种制度的历史化石。国务院参事室近两年已经在转型上迈出了坚实的步子,并对全国的参事机构起到了引领作用。我们还要看到,转型不只是参事室自身生存的需要,也是国家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的需要,是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需要。因为今后的改革,已经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初级阶段,而是进入了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兼顾各方利益,注重系统性决策的复杂阶段,重视智库建设已经成为学界和决策层的广泛共识。所以,我们要认清机遇,增强信心,找准方向,乘势而为,在服务于省政府领导决策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要推动机制创新,形成以调研、咨询为中心的工作模式
    我们讲转型,核心是突出咨询性,要转变成一个实质性、高水平、受倚重的政府决策咨询机构。为此,我们要调整工作思路和重心,逐渐形成一个以调研、咨询为中心的参事工作模式。第一,要改进调研工作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既要保持作为调研主体的独立性,又要扩大在使用外部资源上的开放性。在重大课题研究中,要多搞联合与协作,比如参参联合(与国务院参事室和各省参事室)、参校联合、参研联合、参政联合(与政府工作部门和人大、政协协调组)、参企协作等,通过整合利用多方面的资源,提升我们调研的层次和质量。第二,要创新决策咨询的制度机制。就是在现有“直通车”的基础上,为参事发声开辟更多通道,搭建更好的平台,也可以借鉴外省的一些好的做法。比如,建立参事议政月制度,在这一个月中,确定一个题目进行研讨、议论,以参事参议的形式报省领导;重大决策咨询制度,定期或择机由省政府领导招集参事就某一些重大问题,听取意见建议,上达社情民意。第三,要建立参事调研咨询工作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将来参事的调研工作要有一定指标,要有比较务实的评估和奖励机制。还要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让社会更加全面地了解参事工作的职能和作用,增强参事工作的荣誉感、使命感。第四,要改进参事选聘办法。要更多地引入专业性的高端人才充实参事队伍。国务院参事室在这方面搞得比较活,他们选聘了一批层次比较高的特约研究员,使研究型人才形成了“旋转门”式的流动机制。这也应是我们未来的方向。
    三、要突出参事特色,在服务于省政府决策中发挥独特作用
    我们参事工作有哪些特点?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一是高层次人才比较多;二是社会联系面广;三是身份比较超脱;四是政府背景,靠近决策层,有一个非常便捷的建言通道—“直通车”;五是吃“皇粮”。就目前来讲,政府参事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在哪里?一是要能出思想、出办法,对政府决策提出建设性意见。这是我们参政咨询的第一要务。在当前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政府参事要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智囊的角色。要克服和决策层离得远、干事软的现象。二是要能讲真话、敢批评,对政府的工作实施有效监督。作为参事,还是要有一点批判精神,对政府的重要决策,对大家都说好的事情,敢于存疑质疑,特别是对存在利益纠葛的事情,要多站在第三方或弱势一方去审视和判断,从而发现问题的焦点所在。对于已经发现的问题,对政府工作中的失误,要敢于直接反映。那种 “揭短报忧”的锐气,正是我们参事应该有的亮点。纵观历史,“文死谏,武死战”的朝代才是有希望的。三是要接地气、当纽带,及时向政府反映社情民意。我们做参事工作,不能全是官方身份、官方视角、官方思维,要有意识地联系社会各阶层,听取不同声音,反映不同诉求。多听民间声音,替弱势群体发声,这需要一点百姓情怀,也需要一种责任担当。
    四、要搞好机关建设,培养一支作风好能力强的工作队伍
    参事室的机关建设要从三个方面加强:一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要让每个同志明白,参事是参事室的主体,工作人员是为参事服务的,每个人都必须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检验我们工作的成效,要以参事满意不满意为标准。每个工作人员都要做到对工作高度负责,对参事满腔热忱,吃苦耐劳,自觉奉献。二要不断提升工作能力。作为参事室的工作人员,最重要的两项能力必须具备:一个是协调办事能力。因为我们要搞服务保障,要为参事们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能协调、会办事这是做好工作的基本要求。再一个是调查研究能力。我们的工作人员队伍,不能全是办事型的,要有会策划、能研究的人,这也是参事室今后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三要切实改进机关作风。首先,要有尊老敬贤的意识。参事们都是专家学者型领导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工作中,我们要谦虚谨慎、主动热情,不摆架子,不推诿搪塞,坚决杜绝衙门作风。其次,要树立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办事讲标准、重细节、求实效,防止粗疏、马虎和随意性。再次,要有雷厉风行的作风。坚决克服拖拖拉拉,不讲效率的“机关病”;克服浮在表面、大而化之、消极应付的慵懒现象。最后一点,就是要树立廉洁自律的形象。严格落实“八项规定”,按照习总书记“五个坚持”要求,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服务型机关。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