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室馆动态
愿内蒙古自治区文史研究馆事业更加辉煌
(通讯员王化军)盛夏的呼和浩特,昨夜的阵雨给7月15日早上增添了一丝芳草的芬芳,34名即将接受自治区巴特尔主席聘书的馆员,天刚蒙蒙亮就开始打理梳妆,准备迎接有着特殊纪念意义的盛典。
没有鲜花,没有背景台,有的是10位老馆员代表和20多名有关单位同志的祝贺;不发笔,不发本,不发矿泉水,会场的“减法”并没有减少新聘馆员激动澎湃的心情。聘任仪式的会场,“内蒙古自治区文史研究馆馆员聘任仪式”汉蒙两种文字的横幅,在《步步高》民乐的映衬下显得简洁生动又不失庄严。
10时许,自治区主席巴特尔走进会场,掌声不自觉地在与会人员中间响起来了,巴特尔主席没有马上走到主席台,而是站在门口一一打量着新馆员,刘建禄、克明、乌兰托嘎……,这些自治区知识界、文化界的名人都是他熟悉的面孔。10时08分,主持人宣读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聘任令,此刻,刘建禄、刘俊、王明义、王钟、何远景、赵英、李树榕、布和朝鲁、朝格图、齐凤凌、安源、朱丹林、高延青、冯永林、张建国、白光、逯志强、郭瑞金、曹化一、曹彪、姚伊凡、王廼欣、朝洛蒙、鲍凤林、任庆新、邢大年、满都拉、敖恩、田宏图、王章一、白音夫、吐嘎、克明、乌兰托嘎一一走到前台从巴特尔主席手中受领着沉甸甸的聘任书,巴特尔主席一一翻开聘任书并问候馆员的情况,还特意转身对着镜头和馆员合影。
今年66岁、曾参加过2008年馆员聘任仪式的石玉平馆员今天心情也是别样激动。他说,当年60岁的他也参加了馆员聘任仪式。那时候,聘任仪式是在一所宾馆举行的,参加聘任的新馆员有11名,聘任后文史馆馆员的总数达到40名左右,今天,一次聘任了34名新馆员,馆员总数达到了70名,这应该是自治区文史研究馆有史以来聘任馆员最多的一次。
刘建禄代表新聘馆员向自治区政府给予的信任和重托表示感谢,他说,“我们新馆员要珍惜荣誉、履职尽责,提高建言献策的质量和水平、创作精品力作,为促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添砖加瓦,我们相信也祝愿自治区文史研究馆事业更加辉煌。”
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常军政代表政府向全体新聘馆员表示祝贺,他说大家聘任为馆员,是荣誉、也是责任。希望新老馆员要切实担负起起“参政咨询、文史研究、艺术创作、统战联谊及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职责,为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常军政副主席工作分工里分管自治区文史研究馆,就在不久前,常军政副主席还专门来到全国文史书画研究北方基地调研指导工作,老馆员马铁和新聘馆员曹彪当时正在书画创作,常军政副主席来到创作室问候两位馆员,并对身边的文史馆馆长张建华说,队伍再壮大、“基地”再建设、事业再发展,一件一件去抓,一个一个去落实,像写诗一样有想象,像画油画一样有仔细。从现在的情况看,文史研究馆不是养老单位,而是被赋予具有“统战性、荣誉性、咨询性”的政府工作部门,承担着党的统战工作和政府文化工作的双重责任。相信你们一定会把工作干的更好。
当《步步高》乐曲再次娓娓响起时,聘任仪式准时结束了,所有人都在心中默念着一句话:祝贺你,新聘馆员,文史研究馆的事业里又输入了新鲜血液,祝福你,文史研究馆,愿你的事业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