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室馆动态
上海文史馆举办第四届敬老崇文论坛聚焦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
赵雯副市长在致辞中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并认为本届论坛聚焦“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 ,立意高远、意义重大。她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也关系科学发展,关乎世界未来。建设生态文明不易,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尤为不易。衷心希望与会的各位馆老、各位专家,博采中华传统文化之长,直抒建设生态文明之见,为建设美丽中国、生态上海,献计献策,贡献智慧。
沈祖炜馆长在致辞中指出,人类发展到现代工业文明阶段已累积了众多生态矛盾,演化成社会性、自然性危机,面对这些挑战我们要寻求一种治标治本的解决之道,应该从哲学文化层面提升人类的共识,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定式。在这种情况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弘扬传承文化精髓,文史馆馆员义不容辞理当勇挑社会责任,继续践行“敬老崇文、存史资政”的使命。
燕爽主任在致辞时谈到,生态文明建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正确理解并处理好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是今后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他强调,建设美丽中国需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和推进公众参与,倡导社会广泛培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观,共建美丽上海!
张国强理事介绍了老年基金会的发展情况,他表示,生态文明既是理念,更是实践,基金会各项工作的开展均契合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积极发扬、倡导传统文化中有助于兴邦治世的优秀理念,推陈出新,大声呼吁和身体力行,推进生态文明的传播,不仅是为民族的今世,更是为民族的未来。
围绕本次论坛的主题,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上海市政府参事葛剑雄作了题为《中国传统生存智慧与生态观》的主旨演讲。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胡守钧,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孙逊,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副教授薛小荣博士,上海市委党校哲学部副教授王强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市文史馆馆员王家范,崇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郝炳权先后做了主题演讲。各位专家学者从自己的研究和实践出发,从不同角度解读了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在现代社会的沿用与革新,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
此次论坛我馆有二十余位馆员参加,已有99岁高龄的书画篆刻家顾振乐也亲临现场。出席此次论坛的馆员代表还有:林丙义、陈绛、汤兆基、林仲兴、吴柏森、曹圣洁、姚以恩等。
会上还启动了《敬老崇文文集》首发暨赠书仪式,以及《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风采录》光盘赠送仪式。《敬老崇文文集》收录了“敬老崇文论坛”自2010年举办以来的所有论文,借此文集的出版,希望进一步弘扬敬老崇文的理念,不仅将敬老崇文工作视为一项美德传承,更要充分尊重和学习老年人所承载的传统文化,拓展敬老事业在现代社会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