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室馆动态
山西省政府参事、文史馆员赴蒲县、汾西县进行春节文化考察
	
	  2010年2月25日至3月1日,即农历的正月十二至正月十六,省政府参事、文史馆员及工作人员一行9人,在蒲县、汾西县进行了为期五天的春节文化考察调研。
	  此次春节文化考察,主要是贯彻落实马凯国务委员在春节文化论坛上的讲话精神,对其中的五个课题进行了走访和座谈。从中深切地体会到中华民族的春节文化在县域的体现———浓浓的年味。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祥瑞的春联,喜气的窗花,街边的彩灯,装点了节日的气氛;村口搭建的彩门,认真排练节目的人群……不论是乡村,还是城镇,到处充盈着节日的欢乐,洋溢着改革开放和党的三农政策给广大农民带来的幸福。
	  富裕起来的城镇居民和广大农民,已经把兴趣转向文化艺术方面。如汾西二中,还把陕北的安塞腰鼓作了吸收和移植,贯穿在学生的文体课中,既是文化的传承,又体现了集体主义精神,粗狂豪放,荡气回肠。
	  汾西县社火节大型文艺活动,高潮迭起,异彩纷呈。论规模、论参与人数,论表演质量和编排,都令人惊叹。
	  考察调研期间,大家还参观了蒲县段云书艺馆、汾西县师家沟明清古村落,同时也与两县书记、美术家进行了艺术交流。
	  通过对这两个县的春节文化调研,也发现一些现象。参与不够广泛;灯笼满街挂,却是一县“一盏灯”,类同很多;春联缺少个性特色,多为印刷品。有一学校春联居然用“生意兴隆”的字眼,很不匹配。归根结底,春节文化要靠人去传承,一定要上下重视。
	
	(李翠萍 左泽林)
	
	附: 春节文化调研在汾西
	• 黄克毅
	华美的长龙
	舞动着漫天瑞雪
	矫健的群狮
	翻转腾空跳跃
	这闹元宵的浓浓年味
	从眼睛里流露出喜悦
	炽烈的礼炮焰火
	那是一份份热情的请帖
	威风锣鼓安塞腰鼓
	撼动着凤城街巷和山岳
	改革开放战略
	唤醒了沉睡亿万年的土地
	党的三农政策
	溶入十四万父老乡亲的血液
	山欢水笑的汾西
	正在用勤劳与智慧把前景谱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