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室馆动态
甘肃省文史馆组织馆员、研究员参观“中国档案珍品展”
8月27日上午,省文史馆组织参观“中国档案珍品展”和省博物馆馆藏的极具考古和历史价值的甘肃出土文物。馆员、研究员、离退休老同志及机关工作人员65人参加了这次活动。“中国档案珍品展”参展展品上起唐代下至民国,时间跨度达1200多年,分唐、元、明、清、民国及甘肃珍品六个部分,重点突出了清 代和民国年间的皇族宗法谱系、科举制、保甲制、外交、邮政、洋务运动、民族工业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再现了从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到新中国建立之前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整个展览采用编年体形式,配有详细的文字说明,脉络清楚、重点突出、表述准确、直观生动,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国宝档案】
唐代纸质公文档案,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纸质档案,反映了距今1200多年前中国封建社会的治安、宗教等情况。元朝中央政府为管理西藏颁布的圣旨和文告,以事实证明西藏700多年前就已隶属于中央政府。明朝档案有明英宗颁赐给当时功臣的“金书铁券”,即民间传说中的“免死牌”,一代谏臣杨继盛的遗书。 清朝档案有清代皇家族谱——玉牒、大金榜、小金榜、道光皇帝秘密立储遗诏、清内阁秘档、康熙传位遗诏、庄妃册文、光绪皇帝大婚典礼红档、满文木牌、红绿头牌、清代外交文书、御用画师意大利人郎世宁的《瑞谷图》。
“金榜题名”是古代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人生幸事。此次展出的大金榜长19米、高1米,是光绪二十年(1894年)殿试“大金榜”,也是历时1300年的科举制度的最后一张金榜。展览还展出了近代中国工商业档案、中国近代邮政档案、孙中山先生的档案以及京张铁路档案等。通过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细致讲解 ,所有参观人员聆听了档案背后丰富精彩的故事,清楚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深入地看懂了展品。大家一致认为,这次参观活动对今后更好的文史研究工作会有极大的帮助。
省博物馆是我国西部最早成立的综合性地志博物馆之一,是甘肃省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也是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博物馆自建馆以来,通过考古发掘、征集和捐赠获得藏品82000余件。其中一级品744件(国宝16件)。彩陶、简牍文书、佛教艺术品是甘博藏品的三大特色。特别是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和车马阵、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仪礼简、旱滩坡出土的医药简、泾川唐代大云寺的舍利金棺、敦煌藏经洞北宋淳化二年“报父母恩重经变”绢画等等,是蜚声海内外的文物珍宝。馆藏古生物化石标本中,黄河古象、马门溪龙闻名世界,影响巨大。
在这次参观中,大家对展出的文物精品一件件观赏,认真听取讲解,对甘肃文物的概况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在听到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正在申请世界旅游标志的消息后,无不为之动容,大家都深深的为甘肃拥有这样的文物珍宝感到骄傲。随后,大家在省博物馆门前合影留念。
这次参观活动,受到了省博物馆的大力支持和热情接待,省博物馆党组书记韩博文亲自迎接,并向前来参观的文史馆一行介绍了省博概况。省博开放管理部尤宝铭部长带领三名工作人员全程负责讲解,由于讲解内容翔实、语言生动,得到了参观的馆员、研究员的一直称赞。
参观结束后,我馆与省博物馆共同举办联谊活动。馆党组书记、馆长刘醒初对省博物馆表示感谢,并向大家通报了中央文史研究馆主办的《中华书画家》杂志创刊座谈会召开时,温家宝总理来信祝贺,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出席座谈会,并就繁荣发展书画艺术发表讲话;省政府第34次常务会上,徐守盛省长就进一步抓好文史工作作重要讲话等文史工作近况。大家听后深受鼓舞,都表示要尽个人所能积极为文史工作多作贡献。联谊活动在省文史馆研究员、省书协副主席王大钧的主持下进行,两家单位都派出代表表演了歌曲、诗朗诵等节目,整个活动气氛热烈、轻松活泼,增进了交流,加强了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