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参事、馆员动态
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姚乾元先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6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山东省文史馆馆员姚乾元作为“人工麝香研制及其产业化”课题第五完成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其中对姚乾元的主要成绩评语为:“完成人工麝香的主要成分麝香酮的工艺路线,设计并完成合成麝香酮生产创新工艺的研制及放大生产,为本项课题负责人,投入工作量占工作总量的100%。”
姚乾元1955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系,之后就投身于中药的科研工作,主要研究课题为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鉴定、中药化学合成麝香酮、中药质量、中药制剂、中药炮制、中药新药开发和中药色谱新技术等。承担课题12项,先后获得国家级和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省级科技进步奖7项,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86篇,获奖论文10篇,参与著作编写2部。
上世纪七十年代,面对天然麝香越来越少的困境,卫生部组织国内科研力量,提出人工合成麝香中的重要活性成分——麝香酮。1975年,开展麝香酮合成的课题组成立,姚乾元为课题负责人。当时为了争取国家支持,全国十几个科研单位和药厂都开展了此项研究,信息互相封闭,科研工作相当窘迫。姚乾元利用掌握六门外语的优势,查阅外文书籍,学习国外的相关研究。二十年来,星期天和节假日全部泡在图书馆,为此,山大图书馆和省图书馆书库破例为他开放,允许他自由进入查找资料。
经过上万次艰辛复杂并且伴有风险的实验,1978年人工麝香酮合成成功。并且姚乾元还带领课题组成功地将异构体从麝香酮中分离。这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分离麝香酮和异构体。1979年,卫生部及中国药材公司在济南召开全国合成麝香酮座谈会,肯定了课题组合成路线的麝香酮纯度最高、工艺路线最安全有效,为“人工麝香”研究的组方成分。而后经过小试、中试再到投产,跨越了近20年的时间,1992年,国家科委正式决定,人工麝香的核心成分——麝香酮由济南生产。
在四十多年的中药研究工作中,姚乾元取得了众多的成果,也得到多项荣誉。获得第六届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贡献荣誉证书,1991年首批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评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名老中医药专家、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08年被聘为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现在已经八十多岁高龄的他,仍然高度关注着中药研究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