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参事、馆员动态
广州市文史馆陈泽泓馆员在2015年广州学与城市学地方学学术报告会上的小结发言
尊敬的主持人、各位学者、各位领导:
为推动广州学、城市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服务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由广州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主办了2015年广州学与城市学地方学学术报告会,主题是广州学学科构建与广州城市规划和发展。报告会筹备单位围绕这一主题,从三个方面提出九个题目征集论文,得到各地、各方相关机构和学者的热烈关注和踊跃参与,提交论文的,除了本馆馆员、本室参事,还有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在广州地区的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科研单位的学者,更有来自吉林、四川、沈阳、武汉、西安、昆明文史馆,杭州、泉州、鄂尔多斯等地地方学研究机构,安徽、山西、湖北、江西等地高校、社科研究单位的专家学者,共提交论文60多篇。研究者精心撰写论文,涉及面广,针对性强,不作空泛之谈,富于时代气息,体现了新的学科研究成果,体现了推进地方学、城市学研究深入开展的宗旨。在短短的一天中,报告会听取了大会报告和分组报告,各种观点得到了阐述,会后,还将结集出版论文集。本人才疏学浅,拜读诸君论文,如入宝山,深受教诲,以下,请允许我将提交的论文作一个择要介绍,权作会议小结。
一、广州学的学科构建和地方学研究
广州学的提出,缘自2010年我馆馆员丘昶和副馆长李翔赴武汉参加“历史文化与城市发展”论坛,受会上有教授提出建立“武汉学”的启发,回穗后,撰成《创建“广州学”刍议》,发表于《文史纵横》,得到广州市领导的重视和文史馆领导的大力支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嘉极馆长积极推动。为推进广州学研究,至今已举办了三次专题研讨会。本次报告会,在集中研讨广州学的学科构建这方面,出现了一个特点,就是更多地从横向比较上去研究这一问题并得到不少外地学者的热情关注。邱捷认为:徽学与正在创建中的广州学都属于地方学,徽学学科的形成,可以为广州学学科概念的建构提供启发。广州学的构建与发展必须重视基础研究,尤其是不能忽视高水平的实证性基础研究。资料建设是广州学必须特别重视的大问题。与此相呼应,安徽的卞利、戴圣芳提交的论文专述了徽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而论及地方学建设的路径。来自全国各地研究地方学的学者,对广州学的学科构建提出了真知灼见。沈阳张志强提出,城市学的理论框架具有特质性,对提炼广州城市精神,打造城市天际线,塑美城市可视形象诸方面有所期待。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广州学的学科构建,离不开对其他城市开展地方学研究与学科构建的借鉴与启示。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是我国西部第一家以行政区划命名的地方学研究团体,该会副会长包海山认为,地方学是在地方文化研究基础上所创建的达到学术层次的新的学科知识体系。一方面,要立足当地,研究各具特色的现象,形成个性;另一方面,要跳出地方研究地方,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形成共性。泉州吴远鹏提出,有明确的学科意识来指导,对于地方学在更高的起点上来构建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构建广州学应该明确广州学作为地方学的学科属性。洪泓、吴远鹏提出了依据“核心-边缘结构理论”,可以将“历史古港、千年商都、国家中心城市”明确为广州学的核心学术支撑。潘杰以鄂尔多斯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为例,提出“继承+创新”——地方学共同的治学之路。杭州的马智慧、王剑文总结分析了目前地方学研究在研究范畴、发展模式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借鉴杭州学研究工作的创新经验,提出完善地方学研究工作的建议。傅浩军通过杭州湘湖(白马湖)研究院开展杭州学重要分支学科湘湖学研究的思考,为地方学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潘沧桑总结了西湖学为研究西湖文化基因,保护、管理、利用西湖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特别是在西湖“申遗”过程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对西湖学研究的未来提出展望。扬州邱正锋对唐代广州与扬州伊斯兰教的比较研究,对梳理中国伊斯兰教历史文化和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都具有重要意义。泉州彭志坚提出,泉州学要取得大繁荣大发展,其出路是泉州学研究必须着眼于服务社会,着眼于预测未来,并以此为基础,建设泉州特色新型智库,为泉州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湖北刘开美从研究文化内涵界定、本质属性、表现内容和结构形式诸层面切入,为认识地域文化与地方学的基本内涵、把握地域文化与地方学的研究外延、构建地域文化与地方学的研究体系,提供文化基础。山西谢耀亭提出,新时期晋学研究,应当注意史料的搜集与发现;要重点突出,以点带面;构建地方学学科体系;服务地方,争取支持。湖北刘金林提出了大冶学构建的物质基础、技术基础、学术基础和精神基础。
二、广州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
围绕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与会学者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出谋献策。不少论文吸收新的学科成果,使用新的科研究方法,拓展新思路。
关于城市定位与总结历史。司徒尚纪、许桂香分析商贸是广州城市的性质和基本功能,在城市规划中要加强商贸建设,向世界性商贸城市方向发展。陈章喜、稂欣提出构建广州宜居环境,应根据城市环境宜居度的理念,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四个方面进行规划设计。谢放论述孙中山在《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中对广州城市规划和发展的战略构想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对于今日广州城市的规划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启示。刘云亚、韩文超回顾了建国以来广州市历次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历程,指出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快速发展后,传统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批机制逐渐表现出诸多不适应性,认为未来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应重塑空间规划体系。陈泽泓观察不同历史时期的广州城廓变化和城建史,为当代城市规划提供启示,应该让城市建设真正沿着科学合理,有利于长远发展的方向健康进行。
有的学者就编制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作了研讨。黄克亮提出,广州要实现绿色转型升级,必须树立推进绿色发展是民意民生的理念,加强绿色化制度建设,构建绿色化生产和生活体系。江彩霞、郭艳华、邱志军系统梳理了广州新一轮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对策思路。马桂铭就关乎广州市民生和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安全、城市建设规划,交通拥堵等问题进行探讨。
在研讨论证中,有的文章采用了新的方法。傅娟、黄铎、冯志丰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以增城地区为案例,探讨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研究结论对于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从区域层面保护传统村落提供了重要启示。陆玲提出,需要加强城市功能系统的建设。并以城市中的政府和市场为例,说明采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综合的方法辨析城市有机体功能系统,是把握这些系统复杂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前提。
还有从更广的视野下对城市发展进行审视,提出科学发展的建议。四川张学君对广州与欧美一些城市规划进行比较研究,提出建设未来的广州,首先要维护和加强固有的城市特色,巩固她的文化根基。在这个基础上,更新和改造城市,做大做强。张国超基于世界城市化发展理念、发展规律和发展模式的综合分析,提出世界城市化发展战略建议。梁达平对北回归线环球上广义的“沙漠带”和“绿洲带”的城市进行分类陈述及综合探索。蒋丽通过研究国内外新城(新)发展的经验,为广州新城未来成长提供参考。
三、千年商都与社会经济
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进行研究。王同策分析,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具有多方面价值。许桂灵认为,在建设新海上丝路背景下,应重视蕃坊海上丝路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孙海刚提出,因港而兴、因兴而扩、择平而居、近港而聚是自唐至清广州商业中心区位演变的重要规律,为研究近现代广州商业中心区位提供启示。杨华从营建沿革、整体格局、建筑特色三方面对西濠口近代风貌变迁进行梳理分析,为西濠口的复兴改造提供启示。
对当代社会经济多角度研究并出谋献策。郭艳华、佟宇竟总结了广州老字号的概念及特点,分析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深层原因,提出振兴老字号的对策措施。张强提出“珠江黄金岸线”以广州大桥为界,分为东部重点打造区、西部提升完善区。分析东部重点打造区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可行性对策建议。李敏稚;围绕推动天河路城市区域的业态升级、交通改善和环境提升,增强核心竞争力,基于文化基因重构理念,提出“六大文化特色片区”架构的设计对策。陈翠兰以广州三元里皮具商圈为对象,试图为其转型升级提出创新性的思路与对策,为其他专业市场转型升级提供范例。徐启文论述,在向国家申报地铁立项的20多个城市中,只有广州是“投资自筹”建设地铁,对此作专题研究。余英指出,户籍制度及财政体制改革使中国城市面临越来越大的财政压力,迫切需要学术界对城市财政收支行为、财政政策空间进行定量分析与案例研究,为改革提供理论支持。罗沛笙通过对广州翻译协会工作的回顾、问题及思考,希望在行业协会建设和发展中提供一些参考。陈旭佳论证了广州应充分借鉴沪津杭等地服务业发展规划经验,提升服务经济发展质量和能级。
四、文化传承与城市更新
文化传承对城市发展尤为重要。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大体包括:
从宏观上进行论述。李明华从战略高度提出广州城市发展战略应立足于文化战略,呼吁致力于建设“文化广州”。温朝霞分析广州文化生产力的现状,提出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实现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目标。韩强认为,“因海而重”理应成为广州城市规划的主线,提出构建南北向的岭海文化走廊和东西向的珠江文化长廊的意向。罗雨林提出建国家中心城市不能离开传统文化基础,要掌握自己的文化财富家底,必须坚持“抢救、研究、开发”三位一体六字法。
对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的保护开发。贾云平针对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开发工作面临的困难,提出应实施轻度的街区整饰改造为主,营造街区文化氛围,避免大拆大建的现象,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化解项目社会风险。方凯伦、李玲玲对比政府为主导与自主更新两种模式,提出以个体业主为主体的自主更新是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的出路。刘中毅借鉴新加坡、武汉等典型案例,归纳历史建筑保护运行机制的构建方式,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张维分析广州市名人故居保护利用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一些论文采用问卷或网上调查等方法。卢道典以广州西关为研究区域,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了解对传统民居的认知、评价。徐欣怡、梁策采取博物馆内和网上调查方式,对市民及游客进行问卷调查,进而从青少年角度提出对“南越国宮署遗址”文化遗产保育建议。吴宇恒、张宇翔以南海神庙为例,通过实地考察与问卷调查,为广州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与保育提供建议。
对城市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的研究。周兴樑指出,孙科为广州市政制度之创设完善,及其早期市政建设事业的开展,作出了重大奉献。侯月祥对潘鹤的创作生涯、艺术成就和艺术特点诸方面作深入研究。王涛对陈玉兰编著《清代潘仕成海山仙馆——尺素遗芬史考》事涉徐广缙诸问题补论,从人物侧面了解广州地方文化。
对学术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关注。屈大均编纂《广东文集》随着《广州大典》的推出得以面世,林子雄介绍了《广东文集》的编纂、流传及文献价值。李绪柏研究清代广州天文算学发展,分期及特点、成就。龚伯洪提出,培养市民喜欢诗词对联的文化素质,有利于把广州建成国际文化城市。贺璋瑢、蔡彭冲认为,广府地区的女神信仰颇具地方特色,对其研究具有关系到当代社会新型多元文化与和谐社会建构的意义。梁凤莲认为,要活化乞巧等传统节庆,主管文化发展的政府部门最重要的工作是设立使命和重塑价值。曾应枫以广州民俗乞巧节为例,分析传承发展非遗文化和保护广州传统村落的关系。
广州学的构建,需要假以时日的不断努力;广州学研究的开展,必将为广州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相信这次报告会能够为推进广州学的构建和研究,为广州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借此机会,对为大会筹备工作及顺利召开提供了各方面服务的工作人员,表示深深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