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参事、馆员动态
对当前中国画发展的点滴思考
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绘画是与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块沃土上,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绘画和它独特的笔墨形式语言在世界艺坛上独树一帜。这是我们民族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继承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与时俱进的发展精神,为今天的时代服务,才能跟随上今天辉煌的时代脉搏。
作为一个画家,必须扎根于人民的生活之中,去体验,去描绘,去反映。人常说“触景生情”吗,只有把自己的画笔侵注入人民的情感,与人民的情感融为一体,在不断升华文化精神的基础上重于再创造,才能反映出人民的真实情感,才能引起观众对画家作品的共鸣,创作的作品才会有鲜活的生机。
当然,造型的真实感不等于美感,写生与搜集素材,不是简单的模拟与再现,生活只不过是给艺术家提供再现什么的客观依据,不能忽视艺术家对生活的主观态度和怎样再现手段的积极意义。如画家在客观对象的基础上用多种表现方法塑造它的形式美、诗意美等更提炼概括的表现它的精神,都能与观众起到了共鸣。
但有一种现象不能不提到。读画临摹是学习传统绘画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但只临古人之迹不思古人之心,用程式化、套路化、模仿化的表现方法,不加深入思考去套用现实生活,形成了千篇一律的现象。邵大箴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尤其是在一片学习黄宾虹的热潮中出现了大大小小的黄宾虹。”“形成了全国性的黄宾虹热肯定是个误区”。古人情感非今人情感;他人情感非自己情感。今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是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飞快的节奏,灯火辉煌的城市和青山绿水的农村建设摆在我们面前,与唐宋时期打着灯笼走黑路的时代,在人民的情感中怎么能一样呢!还有个别部分画家醉心于几片竹叶,几笔兰草,一个草亭两个酒盅,以所谓的“文人画”自居,提倡“隐士”精神,人间烟火气越少越好。艺术是百花齐放的,他有他的自由和理由,我们不应该责备,但在宏观上讲,特别是在职的专业画家应弘扬真善美,肩负起反映正能量的重担。
关于吸收西方绘画之长为我所用,近十几年来争论不休。如说“中西方文化是两个文化源,其源流和学流各自成章,各有走向,重在继承不在创新”、“以线造型的中国画是一套完美的封闭的不可被其它形式的代替”、“中国画是白描,西画是素描”、“中国画写生是走着画能画出神来,西画对景写生画不出神来”、“对景写生只能焦点透视,束缚了‘境生象外,造境体道’的艺术意境”、“多一笔色彩少一分中国画”等等如此种种各有其说。
鲁迅先生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曾赞扬那种“和世界的时代思潮合流,而并未梏亡中国的民族性的绘画”。美术史论家腾固先生在自己的美术史论中谈到“历史上最光荣的时代,就是混交时代,……互相作微妙的结合,而调和之后,生出异样的光辉。”老舍先生论画中说:“画中有新的血脉,前无古人。”老舍先生主张用新的方法来展开更多的诗的境界,这新的方法是要中西结合……才能真正创造现代的中国画艺。华君武先生也曾说:“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关系不是截然对立的。”
我认为艺术是时代的语言,一个艺术家应有一个包容的心态去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要有科学的、发展的、实事求是的观点去丰富我们的绘画语言为今天的时代服务,不能僵化与保守。比个例子,引进西方的素描、构成、色彩等科学的技法,对中国画的发展不能说没有好处,如蒋兆和、黄胄以及当代的史国良、何家英等著名画家,如果没有扎实的素描写生基础,绝对不会有今天世人瞩目的成就,但他们的中国画笔墨语言,文化精神并没有削弱,而且更增加了作品的视觉效果,这是事实,关键是在于在中国画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如何融会贯通为我所用。当然艺术的流派和风格是多方面的,如今天中国画发展的大趋向有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发展,一类是融汇中西的。我认为艺术的多种形式,对今天中国画的发展只会有益而无害。
我们要虚心向前辈学习,为时代立传。中国传统绘画,精品力作,层出不穷,是我们应该继承和传承的。我想具体在20世纪以来对中国画界以几位画家为例谈一点我的看法。这批画家他们一心扑在新中国人民的生活之中,有时带病,有时遇雨,有时长途跋涉万里之行,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边陲疆域,扎根于人民之中,他们从没有敲锣打鼓,大喊大叫,默默地创作了一大批作品,为人民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如石鲁的《转战陕北》,王盛烈的《八女投江》,黄胄的《巡逻图》,李可染的《万山红遍》,钱松岩的《红岩》,傅抱石、关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娇》等,还有吴冠中先生对祖国大地具有文化精神内涵的赋予诗意的歌颂。我们不能忘记这批艺术家给我们祖国、人民留下了具有特定时代精神的宝贵财富。要学习他们的创作精神和肩负的历史责任感。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跃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时代。作为时代的艺术语言,表现情感,表现精神的语言,如何反映今天的时代,如何与时俱进,这是我们的使命。只有在继承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吸纳和融会多种艺术之长,经过消化丰富我们的绘画语言,才能更好地反映我们今天这个光辉灿烂的时代,我们要沿着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这个朝气蓬勃的时代创作出无愧于人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