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参事、馆员动态

山西春节文化的变迁与传承

信息来源:山西省政府文史研究馆作者:山西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聂元龙
发表时间:2014-01-03
字号:/

   摘 要:山西春节文化是华夏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北方春节风俗发展与传承的重要地区之一。山西春节文化具有农耕文化、信仰传承、俭约的性格和多元文化融合的特征。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面临着衰退与消亡,可以从世界思想文化潮流、山西社会发展中的思想因素和现代农村城市化趋势三个方面分析其原因。新时期春节文化建设任重道远,春节文化保护与传承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山西春节文化;特征;衰退与消亡;保护与传承。 

  山西春节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传承有序。它不仅是华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北方春节风俗发展与传承的重要地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国家文化复兴的战略和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深入发展,民间春节文化越来越引起重视,相关研究工作日愈深入并取得一些成果。 

  笔者有幸参加这次会议,愿以一己之见,向各位请教。  

  一、山西春节文化的特征 

  经常听到人们说,如今的春节缺少“年味”了;简单地讲,就是如今过年的活动少了、气氛淡了。人们所说的“年味”,实质上是包含着丰富内涵的春节文化传统,这个“年味”,不仅包含人们曾经熟悉的社火活动和热烈的过年气氛,包含着人们祈福求吉的信仰观念,还包含着民间工艺技艺中的审美追求和无功利心态,等等。 

  山西春节文化的“年味”,是山西年俗的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农耕文化特征,二是信仰传承特征,三是俭约的性格特征,四是多元文化融合的特征。 

  1,农耕文化特征 

  山西春节风俗的农耕文化特征显著,传承久远、稳固。其中最为持久、最为强烈的是土地观念和生殖观念,以及由此而生的民间风俗。 

  古代有“春祀”“秋报”的风习,春季祭祀土地的风俗遍及全国各地。在山西,这种风俗传承至今,春节期间进行祭祀土地神的风俗活动盛行不衰。 

  山西遍布土地庙,每个村庄都有规模不同的土地神祠。山区大多数地方,村民们在宅院中心位置垒建一座“香台”,每逢年节或举行盖房、修建活动时,对土地神进行祭祀。清代以后,山西农村以及城镇中的四合院民居中,流行在正房墙面建造“天地神龛”,平时香火及供奉不断,奉年节时更是虔诚祭拜。 

  山西民间广为流传并敬奉有加的农业神,除了“尧舜禹”之外,还有“神农”、“后稷”以及后来延伸出来的与道教有关的“天官、地官、水官”等等。 

  山西供祀的农业神中,有一些为本省所特有。如尧庙,奉祀唐尧;舜帝庙,祭祀虞舜;禹王庙,供奉大禹;稷王庙,祀奉后稷。这些祭祀风俗在山西南部为最盛,其庙宇也以南部为著名。 

  山西中部的孝义市有座三皇庙,村民长期供奉祭祀伏羲氏、炎帝和黄帝。炎帝神农氏被民间称为地皇、农皇、先农、田祖等。 

  山西晋中、吕梁等市20多个县区中,元宵节期间,民间将天、地、水三位神灵一齐供奉祭祀,俗称“三官赐福”,在各种形态的“神棚”、“彩搂”上悬挂“三官赐福”的五色彩笺,在祭坛中摆放各色面供祭品,都在向人们诉说着古老的传统和美好的愿望。至今流行在柳林一带的元宵节“盘子会”,也蕴含着土地祭祀的风俗。 

  元宵社火是山西年俗中最丰富多彩的民间风俗活动,其中许多社火项目至今仍然表达着土地崇拜的古老信息。祁太秧歌、临县伞头秧歌中至今保留着大量关于敬惜土地、勤农劝耕的唱词与颂文。 

  又如,山西历史上“十年九旱”,民间祈雨祭祀活动千年不衰,清代晚期以后,祈雨的风俗趋于衰亡,原先的活动逐渐演变为民间歌舞艺术或民间体育竞技形式。至今活跃在太原周边的元宵节社火徐沟铁棍就是由“祈雨祀神”活动而演化为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成为当地春节社火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表演节目。虽然,徐沟铁棍原有的祈雨文化形态渐渐被后来的戏曲人物舞蹈表演所代替,但在很长的时间内,铁棍(尤其是抬阁、划棍)的外观装饰和人物服饰上,一直保留着传统的云纹、水波纹图案,向人们暗示着求雨劝耕的最初动机。土地崇拜的风俗事像在山西传统年俗中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中,人是主要的劳动力、生产力。在几乎所有的乡村里,人丁兴旺的家族具有明显的话语权。因此,民间普遍把繁育子孙后代看作是家族、家庭兴旺发达的重要手段。每到年节祭祀土地诸神时,人们也要同时表达自己对生儿育女的需求,衍生了一系列“求子”习俗。 

  在山西中部和西北部,以柳林、中阳、汾阳、孝义等地区为代表,长期流行元宵节举办“小子会”“盘子会”“游灯会”等风俗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又存在着与“偷面鸡”“偷灯瓜”相似的习俗。其间,新婚不久的小俩口和期盼生育子女的夫妇更是热情高涨,踊跃前往灯会,乘着月色“偷”走几枝面鸡,“端”走两盏灯瓜,口中虔诚默诵,径直往家走去。百姓认为取回家吃掉,来年可以生个大胖小子。许多人对此深信不疑,如果来年怀孕了,就要在元宵灯会上进行“还供”。柳林县沙曲村雷家前头(村庄名)的村民们热忱地向外人介绍:他们村的灯会最灵,历年来人们如愿还供的彩灯挂满了棚架。 

  从另一个视角看,民间有许多专司生育职能的神仙,各种送子神灵遍布山西民间。奶奶庙、娘娘庙、送子观音庙等等,这些寺观庙宇中有不少专职或兼职送子神灵;山西民间还有捞儿池(原平石鼓寺)、捞儿洞(盂县藏山)等场所也被百姓看作神灵之所,平日里香火不断。但是,每年元宵节开始的二三天内,是一年中求子风习最热烈、最隆重的日子。 

  山西五台山是全国四大佛教圣地之首,民间善男信女有大年初一凌晨登寺庙上香火的习俗;更多的是在当地寺庙进行祭祀的。其中,怀着求子求福愿望的信徒大有人在,具有送子职能的观音菩萨面前历来香火旺盛。 

  2,信仰传承特征 

  从前面叙述的内容中可以看到,许多民俗事像几乎都包含着信仰的成分。山西的年俗中,信仰传承特征尤其突出,除了一般意义的祭神、拜祖、祈福之外,还有一些因地域而不同的信仰风俗。 

  在农耕生产中,牛、马、骡等大型牲畜是重要劳动力资源,由此形成的民间信仰传承十分悠久稳固,牛王庙、马神庙至今遍布乡村。春节来临之际,农家都要去添些香火;每逢大年初一和元宵节要用米面制成的“好饭”犒劳自家饲养的牲畜;民间还约定俗成地把正月初五定为“牛日”,初六为“马日”,也要给予款待。元宵节万民同庆,这天更讲究用家常饭菜招待牛马,山西有民谣说:“打一千,骂一万,忘不了正月十五这顿饭。” 

  山西年俗中的一些信仰习俗源于古代巫术的活动,比如,张贴门神年画以驱邪镇宅、降祥纳福即是一例。据史籍记载,汉代山西民间已流行在门上“画武士、贴门画”的风俗。唐代初期流行在门上贴“钟馗捉鬼”图;唐代后期山西门神画的内容发生重大变化,原先的门神形象由秦琼、敬德替代。敬德即山西平鲁人尉迟恭。近年来,山西朔州市平鲁区已举办了三届“中华门神文化论坛”,“门神尉迟恭”已成了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 

  在孝义贾家庄一处明清民居院落的大门上,至今保留着旧时用油彩绘制的门神人物画像。 

  民间信仰渗透在山西年俗中的方方面面,在置办年货、制做食品、装饰居所、举办社火等等过程中,都蕴含着避邪趋吉的信仰与禁忌观念。 

  3,民风性格特征 

  大量的历史文献都有山西民风“勤劳、节俭”的记载,年俗中山西人的勤劳性格,突出表现在“忙腊月”习俗之中。 

  从古到今,山西民间从腊月二十三开始,每天忙忙碌碌,为过年做好各种准备,紧凑而有序。 

  山西从北到南都流行着《忙腊月》之类的风俗歌,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腊月里人们勤快、忙碌的情态。如流行在晋中祁县一带的《腊月忙》民谣说: 

  “腊月二十三,打发灶王上了天; 

  二十四,割下对子写上字; 

  二十五,揩抹打扫寻笤帚; 

  二十六,提上篮篮割下肉; 

   二十七,关住门门洗了脚; 

  二十八,家家户户胡拾掇; 

  二十九,提上坛坛打下酒; 

  三十日,角儿(饺子)捏下三笸箩。”  

  晋东南流传的《腊月忙》民谣唱道: 

  “二十三,打发老爷(灶王爷)上了天;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蒸团子; 

  二十六,割下肉; 

  二十七,擦锡器; 

  二十八,沤邋遢; 

  二十九,洗脚手; 

  三十日,门神对联一起贴。” 

  山西各地不同的忙腊月民谣,表现了各地风俗的差异。山西人的“忙腊月”,仿佛是为“过大年”而进行的操练和彩排。 

   山西年俗中的节俭性格,主要表现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等方面。山西历史上土地贫瘠,物资短缺,村社举行社火活动,大都是各家分摊,主要是出油、出面、出人;偶尔也有出钱的。因此,民众对春节至元宵节的社火活动,有着与生俱来的参预意识,民众的节俭性格也表现得格外突出。 

  比如,山西河曲、保德、柳林等县,以及晋中、晋东南等地,广泛流行元宵节“九曲黄河阵”活动,不同的地方分别称其为“串九曲”、“灯游会”等等。这是山西年俗中参预人数最多、场地规模最大的社火活动之一,民间俗信走了九曲阵可以祛病延年、心想事成,历来受人重视。传统的“九曲黄河阵”只用365根高粱杆或玉米杆,以及12支木棍组成,最多在阵中央插一根较高的木杆(老杆)。这种场面热烈而用材简约的传统最能体现山西人的性格特征。 

  昔阳县山区元宵之夜登山“游灯”习俗,节前三五日,村民聚在一起,用秸秆、麻线、麻纸扎成形状各异的灯笼,描绘出各种图案花纹,灯内点燃油灯,在夜幕中沿着山间小道缓行,举目远望,仿佛一条彩色火龙在夜色中上下游动,十分美丽、壮观。整个活动,除了供销社以记工形式提供了一些纸张之外,没化一分钱。 

  山西年俗的俭约特征,还表现在亲戚间的礼仪之中。晋南一带,唐代称其为河东,“河东文化”“河东风俗”对整个山西地区影响深远,晋南民间俭约之风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晋南的新绛,正月初二是娘家去看望出嫁的闺女的日子,尤其第一年去看女儿,娘家的礼品十分讲究:一箩油食、一箩馍,全是农家自产自制。婆家收取礼品也极有分寸,如果公婆有一人不在世了,就不取油饼只取馍,有则都取。油饼表示敬老。娘家回礼一般也是回馍,所以,山西有句民谚道:“河东人情薄,总是馍换馍”。这种民间礼仪恰恰道出了山西人俭约的性格特征。 

  此外,山西传统年俗中的面塑、纸笺,以及高跷、推车、秧歌、舞蹈中的服饰道具等等,都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绝不铺张炫耀。 

  长期以来,山西人的年节社火活动都以俭约为喜、为乐、为荣。节俭而热烈的年节风俗,符合山西民众的性格,吸引了最广泛的民众参预,因此历久不衰。 

  外地人对山西年俗中的“点旺火”一事有些误会,认为山西出产煤炭,所以年节中各地垒起大块煤炭尽情燃烧。其实,在长期的年俗中,山西各地旺火所用的材料是不同的。山西许多地方并不产煤炭,这些地方只垒柴禾旺火,只因“财”与“柴”谐音而已。在盛产煤炭的地方,很长时期中也以烧煤糕为主,用三分之一煤沫与三分之二黄土相拌制成“煤糕”砌垒旺火,太原与晋中即如此。 

  4,多元文化特征 

  由于山西处于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地理交界,两种不同的文化在山西长期冲突与交融,反映在民间风俗上则表现为多元文化共存的特征。 

  山西北部忻州年俗中的“挠羊赛”就是明显例子。草原游牧民族盛行的摔跤习俗传入忻州以后,便被当地民众接受、传承,并融入了汉文化的因素,演变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挠羊赛”活动。所谓“挠羊赛”,即在庙会、年节期间当地群众广泛参与的一种竞技活动,两位选手间相互竞技,若有一方连胜6人,便为取胜,获取一只羊的奖品。当地方言“挠”,即取走、扛走的意思。之所以规定连胜6人,是因山西历史人物关公“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而创造出来的规则。民间每逢年节必举行“挠羊赛”,为节日风俗增添了活力。 

  山西朔州在历史上也处于多民族文化交汇之地,朔州的平鲁区曾长期流行“骡驮轿”的婚嫁风俗,是蒙汉通婚过程中不同风俗融合演变而成的独特事像。长期以来,年节期间是当地通婚联姻的高峰时段,蒙族骑马迎娶的风习与汉族乘轿出嫁的风习相互妥协、迎合,便产生了专事嫁娶的“骡驮轿”。一前一后两头骡马身上捆绑着两根约5米长的木杠,木杠上固定着装饰华丽的婚轿,迎娶时新娘安坐轿内,新郎骑马相伴,由驾驭经验丰富的轿夫牵引,一路风光无限,直达婚房。    

  二、当代山西春节文化的变迁 

  山西年俗文化是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正面临衰退与消亡。其原因,大至可以从3个方面去分析。 

  1,从世界思想文化潮流的现状来看: 

  现代文明以及西方文明的影响,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明显的冲击。西方文化的传播,本来是世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具有积极意义的历史现象;问题是:号称文明古国的中华民族,如何把握历史机遇,在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面前,弘扬民族文化,把中华民族具有标志性的文化遗产介绍给世界各民族,在振兴民族经济的同时,振兴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年青一代甚至两代人身上被淡忘,被冷漠,西方一些并不适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节日被年青人推崇、模仿,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在座各位会有感悟,无须我多言。 

    2,从山西社会发展中的思想因素来看: 

  一方面,历史上多次政治运动往往对传统文化造成冲击与破坏,我们曾经受错误思潮的影响或约束,对传统文化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一些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被毁灭。山西传统年俗同样也曾遭受过摧残。 

  另一方面,社会经济体系发生重大变革时,“经济第一”的思潮一度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对社会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形成伤害。 

  最令人担忧的是,在发展地方经济的利益趋动下,一些传统文化遗产被“打造”得面目全非。一些地方为了促进旅游,创造了名称各异的文化节会活动(这些节会,大多都短命,起码比不上当地赶集逛庙会的寿命;有的则索性办成了交易会);有的地方为了申报各级各类文化名目,或者什么课题,夸大事实,弄虚作假;有些项目概念混乱,定位荒唐;等等。这样做,实际上是在浪费资源、摧残文化。 

  3,从社会生产力转移和城市化趋势来看: 

  所谓“社会生产力转移”,这里主要是指“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这种转移,使得本来日趋衰亡的传统风俗,其赖以生存的文化主体更加削弱。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风俗文化事像或区域,其传承主体(包括传承群体、传承人)面临缺失或不稳定,需要一个重新组合与文化选择的过程。 

  年俗乃至整个民俗文化的主体,是创造并享用这个文化的人。说到底,以农耕文化为背景的中国传统年俗,它的根基在广大农村;城市文明在其发展中,也将孕育出城市的风俗文化。但是,以广大乡镇村社为根基的民族传统文化,永远是中华民族不可替代、独具魅力的文化标志。 

  所谓“城市化趋势”,这里主要是指方兴未艾的“新农村建设工程”。近十几年来,山西各地有许多原始的、旧的村落被拆除,农民搬进了整齐划一的新居;许多地方将几个村庄合并一起,形成了镇的规模。农民改善生活条件当然是好事,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生存环境的改变,势必会对原来生态下的文化习惯产生影响。比如,原先长期形成的家族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年节传统社火中的纠首组织形式被打破,不同人群之间的不同审美习惯也一时难以聚合,甚至有些风俗事象因此而消失,等等。太原市周边就有许多例子,比如,大马村近十几二十年城市化进程很快,由原先传统的乡村发展为城中村、直至城市化,该村历史上曾经有过久远影响的春节社火至今荡然无存;太原南城铁匠巷的民间锣鼓,过去以人强势壮、表演雄浑著名,长期是春节风俗中的亮点,城市拆迁以后,原来的一批传承人各奔东西,如今连一支小型锣鼓队伍也组织不起来了;同样,传统年节的庙前街高饶旱船、小南关耍龙灯等等,早己绝迹几十年了。太原有位民俗学者对我说过一句话:“城市化是传统年俗的坟墓”,引人深思。 

  乡村的城市化发展,不可避免地使传统文化沾染商业气。年节风俗也不例外,原本是群众发自内心、毫无功利色彩、表达百姓精神理念和审美追求的民间艺术,如剪纸、刺绣、面塑等等,在商业化的影响下,也发生了文化异变。(人的文化动机、原生态的环境、物的文化形态)    

  三、新时期春节文化建设任重道远 

  这届以“中国梦·中国年”为主题的论坛,把探索社会转型期特别是城镇化进程中春节文化变迁和新型春节文化的构建作为主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笔者抛砖引玉,提出以下五个关于年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问题或观点,期待各位专家学者指教。  

  一、学习世界各民族保护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积极做法,通过宣传与引导,提高民众的文化保护意识; 

  二、新农村建设必然打破地域风俗的原生态环境,因此,推进对当地传统风俗的调研,加快研究出台社区年俗传承与保护的法规,以及文化建设的相关法规。 

  三、保护春节文化传统项目,以保护传承人为首要任务。在确定保护项目、确定传承人利益与责任等方面,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四、民俗文化产品开发的主旨是弘扬、传播与保护,应当抵制过度商业化倾向,保存民族文化精神领域的一块净土; 

  五、地方经济开发项目,凡是涉及风俗传承区域及物质载体的,必须经过有关部门及专家文化论证,实行一票否决制度; 

  六、科学审视传统年俗的文化价值与生存价值,在继承与扬弃上深入研究,理性认识传统文化中“存优汰劣、自生自灭”的问题。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