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言献策

建言献策

纪宝成: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的劳动力大军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作者:
发表时间:2013-08-30
字号:/
    今年“五一”前夕,习近平同志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再次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意义,要求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维护和发展劳动者的利益,保障劳动者的权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基础在于劳动创造。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的劳动力大军。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十分必要

  当前,一些地方和单位对劳动的轻视,对劳动力培养的忽视,已经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制造业急需的高级钳工、高级车工、高级焊工“有价无市”的新闻不绝于耳,“用工荒”成为带有一定普遍性的现象,绣、雕、漆、剪等传统技艺陷入濒临失传的境地,高级技能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瓶颈。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招生每年超过700万人,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况。一方面是高级技能人才短缺,另一方面是普通高校毕业生相对过剩。普通高校毕业生中有一部分人高不成低不就,造成严重的人才结构性浪费。在我国人口红利不断减少,劳动力绝对数量下降、成本相对上升的情况下,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精神和技术技能素质已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课题。

  在这样的状况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为一种必然选择。我国不仅需要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也需要建设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的劳动力大军,职业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并不理想,状况堪忧,处于“很重要、离不开、看不起”的尴尬境地,与现实需要存在较大差距。改变这种局面,需要在观念、制度等多个方面破除不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桎梏。

  以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现代劳动者

  完善相关顶层设计。按照现行的做法,高考录取“一本”、“二本”、“三本”之后才是高职,高职录取分数很低,高职院校、高职学生缺乏光荣感、自豪感。没有光荣感和自豪感,就谈不上建设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其实,普通高考的成绩只是一个方面的衡量标准,并非全面的衡量标准。如果建立普通高考和职业技术教育高考两个体系,学生就可以因其喜好、禀赋、特长、志向和条件不同,选择进入不同的体系,从而使个人才能得到更好培养和充分施展。同时,还应为这两个体系建立“立交桥”,为学生成才和兴趣爱好的转变提供四通八达的可能性,让学生无论在哪个体系里都有光荣感、自豪感,都能成长成才。

  纠正轻视和限制职业教育的认识与做法。在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的今天,我国的人事制度等依然基本停留在原来的制度设计上,比如工资待遇仍然跟学历挂钩,技术技能类人才缺乏必要、完善的等级晋升机制,职业院校毕业生甚至不能报考公务员。这些带有歧视性的做法,势必严重动摇优秀人才接受职业教育的信心,严重影响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也不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所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应从人事制度等方面纠正轻视和限制职业教育的认识与做法,做到对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视同仁。

  建立完善从业资格标准与职务晋升制度。建立从业资格标准有利于保证劳动的质量,推动劳动者重视自身素质的提升;也有利于学校把握人才培养规格,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职务晋升制度有利于拓展高级技术技能人员的成长空间,激励他们不断提升自己,从而不断提升劳动力大军的整体素质。这两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将有力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稳定健康发展。

  千方百计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近几年,职业教育投入有所增加,但仍然面临投入不足的难题。一般来说,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由于有更多的实习实训等要求,其成本远比普通高中、普通本科院校高。但在很多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低于对普通教育的投入,而且投入往往与生源直接挂钩。这也造成了职业院校即便生源不理想也只能降低标准,尽可能用完招生指标,委曲求全地保证经费投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应端正理念,千方百计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以稳定师资队伍,保证学生培养质量,促进职业院校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职业院校自身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职业院校应深刻认识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坚持育人为本,保证培养质量。抓住职业教育与具体工作岗位关系紧密这一特点,强调就业导向,深入挖掘校企合作的新方式、新途径、新举措,杜绝“招生不设门槛,毕业不讲标准”的现象,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要、为社会所承认和接受的技术技能人才。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