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拼抢历史机遇 借势加快发展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市委重大发展战略的根本要求,也是对接巴中大交通、实现南江科学发展的根本任务。四川南江县具有资源富集的生态优势、南北相联的地理优势、特色产业的品牌优势、突破发展的后发优势,正处于“拼抢机遇、爬坡上行、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南江”的关键期,如何拼 抢历史机遇、借势加快发展值得思考。
一、善于借势,拓宽建设思路,在决策上胜出一筹
“势”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一种主观判断;“势”是一种发展态势,也是一种历史机遇。借势发展,就是科学认知机遇、准确把握机遇,在抢抓机遇中形成新的优势、实现新的发展。对于交通滞后、基础薄弱、经济不强的南江而言,借势发展,就要登高望远谋势、眼观六路谋市、沉下身子谋事。一是借大交通之势,调整产业布局。围绕巴桃高速、广巴高速、巴乐铁路等交通骨干,从巴中乃至全省通道经济功能出发,着眼发挥南江地理优势、资源优势、比较优势,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城镇体系、产业布局和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着力在长赤、正直、下两等南部片区打造绿色农业区,在乐坝、东榆、沙坝、坪河等中部片区打造矿产工业区,在光雾山、贵民、赶场等北部片区打造生态旅游区;以打造休闲旅游县城为中心,建好南江、乐坝、下两、正直、长赤等物流重镇,把南江建成川陕结合部的商贸、物流、人流集散地;围绕野正路、元台路、双江路、下关路、杨流路等交通内环线,建设南江黄羊、翡翠米、金银花、核桃等经济长廊。二是借大市场之势,培育产业骨干。借品牌力量,壮大北极等南江黄羊基地、兴马等金银花基地、下两等茶叶基地、桥亭等核桃基地、长赤等翡翠米基地;借生态需求,做强光雾山旅游,在中高山地区发展薯类、玉米、干果作物,壮大生态鸡等畜牧产业;对接灾后重建、基础设施重建、西部大开发等市场需求,积极发展治金建材产业,壮大南江矿业集团、南江铁山冶金集团、南江煤炭集团、南江水泥集团等工矿企业和坪河建材园、东榆中小企业工业园等;对接城乡居民“菜篮子”需求,加快元潭、东榆、流坝等蔬菜产业发展。三是借大政策之势,争取产业项目。以争取大政策为重点,把项目作为县域经济的主战场。组织专门力量,对接好全国重灾县、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省扩权强县示点县及《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巴中革命老区发展的意见》等特殊政策,搞好项目规划、争取、实施工作,实现依托大项目、培育大产业、建设大园区、促进大发展。依托南江优势资源、特色产业对接国家投资政策走向,搭建招商引资平台,以企业合作为主体、项目合作为基础,以资源换技术、以产权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对接政策争项目,招商引资上项目,激发民力建项目,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南江。
二、培育强势,发展特色农业,在规模上领先一拍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从产业结构上看,南江农业比重高达42.5,这说明南江最大的产业仍是农业。在新势下,南江农业面临诸多挑战,首要任务是坚持生态品牌,壮大特色产业,促进优化升级,实施兴农富民“规模”战略,到2012年,农业总产值达到38.13亿元,特色农业增加值达到20亿元,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达到2家、省级龙头企业达到4家,年劳务收入13亿元,努力建成生态农业基地和绿色经济示范区。一是实施集中经营,推进规模化建设。借鉴铁炉坝、字库等村“土地合作经营、产业龙头带动、风险四方共保”土地流经验,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加快土地流转,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以产业园区为重点,破除制约因素,壮大南江黄羊等畜禽产业区、金银花等药材产业区、核桃等干果产业区、长赤翡翠米等粮油产业区、富硒茶等饮料产业区、农牧林产品加工园区,扶持发展一批新型农、牧、林场主。借助北牧南江黄羊集团、米仓林业集团、翡翠粮油集团等龙头企业的“磁场效应”和“扩散效应”,均衡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关系,构筑产销体系。二是加快资源转化,推进产业化经营。农牧林产品资源丰富、加工转化增值少是南江农业当前困境。坚持“一业一企”的思路,建好正直农副产品加工园、乐坝林产品加工园,壮大北牧南江黄羊集团、米仓林业集团、翡翠粮油集团等龙头企业,推进农牧林产品精深加工和转化增值,提高农业产值。与旅游资源嫁接,将南江黄羊制品、金银花、核桃、云顶茗兰、蕨菜、老腊肉、豆制品等土特产品,打造成特色菜肴或旅游产品,借旅游台唱农业戏。采取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发挥供销社的作用,发展各种专业协会、中介服务组织及经纪人队伍,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产品流通格局。三是对接市场需求,推进高效化发展。依托周边中小城市居民消费市场,发展蔬菜、肉类、禽蛋产品,建立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促进产业做大;顺应绿色消费需求,发展高糖玉米、脱毒马铃薯、纯正南瓜苕、淀粉等精深加工产品,推动农业转化增值;盯紧消费流行前沿,依托南江历史地理、资源禀赋、人文环境等优势,做强农业传统产品,培植市场“亮点”,打造南江出产、南江制造、南江专有的产品名片,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打造拳头品牌,推进标准化生产。坚持在扩量中上规模、在规模中求品牌、在品牌中育精品。一方面,维护生态品牌。以品牌的“争创、保护、利用”为动力,坚持名称、质量、标准三统一,加快绿色、生态产品申报认证工作,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著名品牌,做强南江黄羊、云顶茗兰、米仓牌山核桃、翡翠米等优势品牌,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另一方面,打造拳头产品。整合现有产品认证标志和品牌,采取一个或几个拳头品牌打天下策略,重点将南江黄羊、金银花、核桃、茶叶等拳头产品打造成王牌产品,克服品牌数量多规模小、牌子杂管理乱、创建多利用少的局面。
三、做强弱势,壮大新型工业,在总量上提升一档
工业是富民强县的第一推动力。除农牧林资源外,南江矿产资源富集,铁、铜、锌、铝、霞石、石墨等50余种矿产资源储量过亿吨,大理石、花岗石、白云石、钾长石、石膏矿、磷矿、金矿和煤碳储量十分丰富,发展新型工业潜力巨大。纵向看,南江工业发展迅猛,是全市工业龙头;横向比,南江工业层次低、总量小、实力弱。要坚持构筑工业框架、培植亿元企业、实施强工富县“翻番”战略不动摇,到2012年,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16.53亿元,年均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1.41亿元,在2008年基础上翻一番,年均增长23.4%。一是顺风扬航,准确定位工业发展方向。坚持围绕资源抓工业、围绕农业抓工业、围绕旅游抓工业的方向不动摇,顺风扬航壮大工业。以资源为联结纽带,以园区为“磁场”,科学编制资源利用规划,加快资源节约型、支农型、外向型等新型工业发展,重点打造冶金建材、水煤能源、畜禽加工、有机食品、林产品加工“五大工业集群”。围绕农业资源,引进、扶持发展一批农牧林产品加工型企业,壮大北牧南江黄羊集团、米仓林业集团、翡翠粮油集团等农业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园区+农户”经营模式,开发农副产品、畜禽产品、绿色食品等加工产业链条,推进产品加工精细化。围绕光雾山旅游,发展具有南江风味的快餐食品、方便食品、特色食品等绿色食品工业,深度开发红叶系列纪念品(旅游用品)、彩雕、石刻工艺品。二是借梯登高,不断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南江工业基础薄弱,仅靠传统工业和自身积累来发展工业经济差距会更大,必须把项目作为工业经济的主要载体,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围绕建材、冶金、加工工业重点,积极争取国家产业项目扶持,借助东榆中小企业园、坪河建材城等,做强南江冶矿集团等骨干企业,加强实力型、潜力型、苗子型企业的分类扶持,做大企业规模,提高竞争能力。抓住西部大开发、东部沿海向西部产业梯度转移、灾后产业重建等机遇,引进一批科技开发型、劳动密集型和农林产品加工型大企业落户,以外向型经济的新突破加快县域工业的新跨越。实施联合经营战略,通过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内外联合等方式,改造一批原有企业、激活一批传统企业、拉动一批弱小企业、建立一批新兴企业等方式,提高企业自身积累和发展能力,带动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三是筑巢引凤,积极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坚持在思想上放胆、工作上放手、政策上放宽、机制上放活的方针,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实现低门槛跨入、好环境留人、高效率服务、厚回报兴业。以降低投资者风险、提高行政效率为重点,优化软环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建设法治环境,进一步理顺政企、政事、政资关系,对企业多支持少干预、多指导少指责、多服务少设卡、多协调少扯皮,切实解决企业具体问题,让投资者真正感受到投资的安全感、创业的成就感、生活的舒适感。以构建大交通为重点,抓好以红塔新区开发、红鱼洞水库等硬环境建设,推进巴乐铁路、广巴高速和巴桃高速建成,加快推进S101线绕城公路、野正路、下关路等县内干线改造,提升城乡环境形象,为南江工业腾飞注入动力。
四、发挥优势,做精特色旅游,在品位上棋高一着
南江以“红”、“绿”为主要特征的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光雾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两个“国”字品牌,是中国红叶之乡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之一,发展旅游产业优势明显。一是眼界要高,大手笔建设。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南江既是北方中的南方,又是南方中的北方,其旅游的独特性和互补性将影响川东北、四川及西部乃至全国的旅游格局。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手笔经营理念,围绕光雾山AAAA级旅游景区定位,用国际化标准做好光雾山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总体规划,从打造汉中—南江—巴中—平昌古文化旅游走廊入手,融入汉中—巴中—广元旅游圈,完善以县城建设为重点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配套规划,着力打造大旅游。坚持特色战略,围绕“峰奇、石怪、谷幽、水秀、林彩、云妙”六绝为显著特征的生态资源优势,重点打造中国红叶之乡、万山杜娟花海、夏季养生天堂等休闲旅游品牌,完善和提升十八月潭、大坝森林公园、香炉山、燕子岩等景点,加快景区历史文化、佛教文化、养生文化、休闲娱乐文化开发,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游客需要。坚持精品带动战略,集中力量在五大景区中打造几个特色鲜明的景观,用精品串联景区景点、用精品提升名气揽客、用精品带动产业发展,延长游客游玩时间。二是管理要严,大企业经营。随着光雾山旅游区位优势凸显、景区基础设施完善,政府主导作用将淡化,用现代企业经营旅游势在必行。整合光雾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有限公司力量,成立光雾山旅游开发集团公司,完善旅游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光雾山旅游开发管理从无序到有序、从粗放到科学、从高成本到高效益转变。坚持品牌营销策略,按照AAAA级旅游景区规范化标准,成立课题攻关或研发小组,从光雾山旅游形象定位、文化包装、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会展企划等入手,将旅游产品精心策划、包装、造势、推介、打造成精品或王牌。从旅游六要素入手,包装开发杜鹃之旅、红叶之旅、文化之旅、休闲之旅、科考之旅等精品线路,规范和提升景区标识标牌、宾馆饭店、导游解说、文艺活动等服务质量,增添观光缆车、儿童乐园、茶艺馆等经营项目,完善光雾山旅游功能。三是方式要活,大气魄推介。“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的广告语让蒙山旅游名气大增。南江旅游还处于口口相传阶段,缺少强势推介,广告、宣传滞后,吸引游客能力不强。要集思广益,向全社会征集简洁、响亮、个性突出的广告语,增加在国家级、省级电视台广告投入,在成西渝等高速路段长期设立广告标语,提高知名度;借助永远的巴山红叶—时代先锋王瑛宣传系列活动,抓住电视剧《王瑛》在南江拍摄及央视一套明年“两会”播出的黄金机遇,协调剧组在外景或片尾拍摄花絮中强化南江旅游底色,借力强化宣传;大力协调各方关系,利用会展、笔会(论坛)、摄影等文化力量或名人力量,并借助网络优势,提高人气,努力打造西部旅游新“亮点”。
五、转变劣势,壮大县域经济,在结构上优化一步
从总体上讲,南江面临着发展不足、发展缓慢、发展滞后等根本问题,工业反哺农业弱,城市支持农村少,产业发展层次低,县域经济总量小,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特别是在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大、工业规模小、第三产业乏力,结构不合理,县域经济不强。一是围绕区位调结构,加快融入经济圈。依托南江特殊的区位空间,围绕较大区域经济总体布局,调整南江产业结构,发展开放型经济,推进县域经济从“行政板块”向“经济板块”转化。借助过境南江高速路、铁路等大通道的集聚作用,以成西渝三大都市和汉中、广元、南充、达洲等周边中等城市的功能需求为出发点,确立以绿色农业为基础、休闲旅游为龙头、新型工业为动力的产业发展战略,强化南部片区农业、中部地区工业、北部地区旅游三大主体功能区建设,打造休闲旅游精品县城,建好高速路、铁路出入口小集镇,努力把南江建成国内休闲旅游目的地、周边大中城市厨房补给地、城乡居民日常用品加工地。二是围绕资源调结构,加快壮大产业园。按“精一、壮二、活三”的思路,围绕南江资源状况和产业布局,以交通通道、中心城镇、旅游景区、产业基地为依托,实施集中经营,深入推进“一业一企一园”战略,打造一批功能分区明显的产业长廊,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工业主体地位、强化旅游龙头地位,做大产业规模,推进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以园区为重点,抓好东榆中小企业园、坪河建材产业园、乐坝商贸物流园、红塔文化产业园、正直农产品加工园、元顶子富硒茶产业园、光雾山旅游产业园建设,发展板块经济。发挥城镇的集聚和拉动作用,结合灾后重建项目,以学校、卫生院、水利等公益建设为突破,优化城镇创业环境,培育农民专业市场,发展城镇经济。三是围绕市场调结构,重点打好生态牌。对接生态消费趋势,坚持生态立县,积极争取国家长江上游生态补偿政策,壮大绿色农牧林业资源,发展生态产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打造休闲旅游、生态农业、环保工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坚持“人无我有、我有我优、人优我转”战略,挖掘南江现有的优势资源和潜在的特色资源,瞄准市场稀缺产品,引进科技人才和加工企业,研发和生产南江特有的、市场紧俏的、居民喜爱的生态工艺制品、特色食品、保健产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实施消费促进战略,围绕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打造优质粮油基地、优质蔬菜基地、畜禽产品基地、绿色食品加工基地等,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作者系南江县县委常委、县委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