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主权财富基金的战略重点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驱使下,资源实现了全球配置,主权财富基金在资产类型选择上越来越广泛,其投资活动更加活跃,投资组合也更具进取性和多元化。在进行国际金融市场投资的同时,对外直接投资越来越成为主权财富基金的首选,其中尤以跨国并购最为活跃。1987年,主权财富基金的跨国并购活动仅 为1宗,到2007年增加到30宗。《2008年世界投资报告》称,虽然主权财富基金的外国直接投资不多(2007年仅占其总资产的0.2%),但这种形式的投资在增长,20年来主权财富基金在海外的390亿美元直接投资中,310亿美元是过去3年所为。
主权财富基金参与对外直接投资符合我国战略利益
对我国而言,外汇储备毕竟是一种国家资产,其管理和运用本质上是一种国家行为,在这一语境下提到的利益本质上是“国家利益”。对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也是如此。为了最大化地实现国家利益,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投资手段,使超额外汇储备最大限度地获取国家战略利益。从现阶段我国的国家利益原则出发,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为我国工业化发展提供稳定的基础资源(特别是能源)供应,为国内企业走出去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从而获得国内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福利最大化,应该是一种最高的国家利益诉求。
在我国主权财富基金的众多投资可能性方向中,只有参与对外直接投资,才能从最大范围涵盖和实现我国现阶段的核心利益。这是我国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的战略重点。对于发展中东道国来说,我国主权财富基金参与直接投资,能够促进其资本积累、技术提高、就业率提高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对于发达东道国来说,我国主权财富基金参与直接投资,能够为其注入流动性,有助于其走出经济低谷。
然而,问题好像并不这么简单。中铝投资澳大利亚力拓集团的失败,给主权财富基金的直接投资带来一定的警示:大国的直接投资动辄就有“主权”的成分或色彩,自然也就具有被东道国拒入的风险。这是因为,对于发展中东道国来说,它的一些关键行业始终要防止被主权财富基金控制;对发达国家来说,主权财富基金参与的直接投资会与之争夺战略资产和市场,取得其关键技术,并具有控制其某些关键产业的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主权财富基金参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行性,由东道国对其收益与风险的衡量决定。
防范主权财富基金海外直接投资风险
由此看来,我国主权财富基金的海外直接投资与购买美国国债一样,具有一定的风险和困难。为此,我们恐怕还是要以国家战略利益为出发点,把对外直接投资作为投资的首选。针对海外直接投资的风险,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
通过外交渠道构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一个良好的国际经济合作关系可以为我国主权财富基金参与对外直接投资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政治环境和舆论环境。比如,随着中国企业进入非洲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和经济合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深入,西方舆论提出了所谓的“新殖民主义”的担忧,但是这种别有用心的说法甚至遭到了非洲国家的批评,这与中国政府与非洲国家保持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建立了可靠的互信关系有关。因此,积极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在政府层面与相关国家和地区构建双赢的经济合作关系,有助于我国主权财富基金参与的对外直接投资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
在投资中尊重和确保东道国的国家利益,实现双赢发展。东道国接受我国主权财富基金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取决于它们对其风险和收益的评价,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走的是一条和平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没有也不会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利用其对世界金融、经济、军事的优势,控制东道国某个或多个产业甚至整个经济,谋求其垄断利润。为了通过主权财富基金参与对外直接投资实现我国的核心利益,我国需要东道国的合作,这就要求我们在谋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尊重和确保东道国的利益,实现两国的互利共赢。
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发现价值,防范风险。全球金融危机为我国主权财富基金参与对外直接投资,尤其是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提供了一个“时间窗口”,这对我国主权财富基金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第一,那些濒临破产的公司资产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往往被低估,有利于我国主权财富基金在全球“去杠杆化”、“挤泡沫”之后,以比较合适的价格持有国际资产。第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一定程度的下跌,为我国能源等各种资源储备提供了机会,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主权财富基金国际购买行为导致的国际价格上涨。第三,在金融危机下,无论是我国“走出去”企业,还是国外企业,均存在着大量资金缺口,此时一方面对这类企业的金融支持显得尤为必要,另一方面对国外企业的并购也相对容易。此外,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直接绿地投资的排斥也会由于经济衰退大大降低。当然,这一切同样存在着风险。发现价值和机遇的同时,必须对风险保持高度的警惕。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