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言献策

建言献策

当代青年的爱国追求

信息来源:作者:高长海
发表时间:2009-10-23
字号:/

    爱国主义是发展的体系,既有历史继承性,又有鲜明的时代性,是优秀历史文化、优良革命传统以及时代精神有机融合而成的强大力量,是用之不竭的政治教育资源。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引导当代青年始终以发展的眼光和时代的视角,从历史的更替中追根溯源,从社会的进步中汲取力量,从先辈的奋斗中获得 启示,不断升华对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追求,实现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的统一,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认真研究和有效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在跟进时代中凝聚高尚情感

    爱国主义始终是当代青年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源泉,是他们的精神特质和政治优势。从新生代青年身上看,他们一方面始终对祖国怀着朴素、热烈而深厚的情感,另一方面受个人知识结构、生活经历等影响,又对爱国主义形成了不同的解读。当前,迫切需要从转变当代青年对爱国主义的情感定位入手,融入时代元素,创新方式方法,更新表现形式,更好地凝聚当代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感。

    一是要跟进时代定位。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些丰厚遗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但如何应用这些资源是个问题,简单言说爱国主义必然导致爱国主义本身的空洞化。我们必须不断更新对爱国主义内涵的时代定位,进一步做好对传统素材的加工、整理、增容工作,积极引导当代青年在对比中明了意义、在联系中理解现实、在运用中掌握精髓,从而使当代青年能够深刻体验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以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卓越贡献,催生自豪感,激发荣誉感。

    二是要更新前沿理念。前沿性是爱国主义发展的活力之源。在理念上,我们要改变以往怀旧式教育、零散式宣传、运动式灌输的策略,使爱国主义精神与当代青年的工作、生活以及个性特点等具体实际接轨,实现“大理论小渗透、小教育常渗透”;在模式上,我们要坚持以互动式、启发式、双选式的前沿模式来吸引青年主动参与,允许当代青年有自己的理解,鼓励他们在互动中提高、在辩解中鉴别,推动爱国主义精髓的逐步深化;在内容上,我们要避免以空话、大话、套话等来演绎爱国主义倾向,注重借鉴引入外来文化中常用的人文手法,深入挖掘爱国主义事例中的民族大义与人性光辉,以感性的语言、理性的解读、知性的表述,把爱国主义打造成当代青年触手可及、感同身受的情感支撑,最大限度地影响和打动当代青年。

    三是要融入流行元素。在表现形式上,要科学融入当代流行元素的表现手法,借助以网络为主的信息媒介,充分利用飞速发展的网络平台,制作爱国主义专题网页,设立互动平台,在吸引当代青年中提升感染力;借鉴流行文化的表达方式,以音乐、电影、娱乐活动等富含时代气息的方式来演绎爱国主义,把爱国主义打造成引领当代青年需求的文化形式;借鉴商业文化的方式方法,对党史、军史、各行业英模等进行立体演绎,加大宣传力度,突出前沿特色,促进当代青年主动继承革命传统,自觉发扬光大。

    二、在更新观念中明确价值导向

    爱国主义的核心是时代精神,弘扬时代精神是最根本的爱国主义。今天的广大青年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成长,深受改革创新精神熏陶,习惯以创新思维来领略民族传统的时代内涵,擅于通过解析时代来奠定自身对爱国主义的思想基础,因此,割裂时代谈爱国主义、偏离改革创新精神谈发扬爱国主义的方式都将导致爱国主义观念的滞后与认知的模糊,必须把弘扬时代精神当做当代青年认知爱国主义、发扬爱国主义的主要途径,全程深入,坚持不懈。

    一是要奠定爱国主义的历史基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当代青年理解爱国主义的历史基点,也是我们弘扬爱国主义的现实依据。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必须使当代青年实现爱国主义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相一致,实现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统一,这是推动广大当代青年弘扬当代爱国主义精神的根本形式,必须形成共识,贯穿始终。

    二是要引领当代青年的价值追求。社会潮流决定思想走向,用什么样的思潮引领当代青年,就会留下什么样的时代印记,产生相对应的价值追求。要始终坚持以时代风采引领观念更新,用时代菁英的事迹教育当代青年,大力培养当代青年的求解精神与学习精神,使之树立终生学习、把学习当需求的理念,形成以知识立身的理性认识;大力培养当代青年的创业精神和拼搏精神,用先进典型、劳动模范、致富能手等的成功经验来带动和鼓舞当代青年;大力培养当代青年的传统精神与科学精神,使之始终恪守传统美德和社会道德,不断提高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素质,形成适应潮流、契合时代、引领发展的爱国主义观。

    三是要深化对改革创新的观念认同。一是要引导当代青年从家乡变化、企业发展、民生变化等改革开放的前后对照中深化观念,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历经艰辛探索得来,来之不易,爱国主义首先表现为对改革开放的坚定支持;二是要引导当代青年认清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等辩证关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长远眼光,把爱国主义确立为终身追求。

    三、在引领发展中强化时代担当

    使当代青年时刻牢记青年群体应当承担的时代使命,强化时代担当意识,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要求,也是推动爱国主义精神在当代青年中深入扎根的力量源泉。

    一是要以时代主旨塑造当代青年。首先要引导当代青年信仰真理、批驳歪理、高举旗帜,把爱党爱国做为常态和需要来践行;其次要立足实践培养当代青年讲学习、求作为、勇探索的思想作风,坚持以时代青年应有的精气神来塑造他们的蓬勃朝气;最后要引导当代青年紧跟时代潮流,调整心态、凝聚思想、延伸视线,始终以发展的眼光审视爱国主义,增强用信息化手段领略爱国主义的能力,不断树立适应时代、符合全局的爱国主义观。

    二是要以时代使命引领当代青年。一是要促进广大青年学会用党的创新理论尤其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原则和思想方法来理解爱国主义,克服把爱国主义精神简化为冲动情绪和过激言论的倾向,强化对爱国主义的理论认同;二是要不断提高应用科学发展观解决自身思想与实践问题,推动自身发展的能力;三是要把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现实抓手,使当代青年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时代使命感,为促进和谐发展打牢思想基础。

    三是要以实践标准磨砺当代青年。爱国主义既是一种精神力量,更是一种行动指南。一要细化标准,要在家庭生活、学习工作、社会定位等方面细化标准,不断提高弘扬爱国主义的规范性与指导性,实现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同社会角色评判接轨;二要融入理性,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广大青年要始终做到理性看待差距,理性分析事态,理性张扬个性;三要提高素质,要把立足于在本职岗位上努力工作、在更高起点上提高能力当成当代青年锤练过硬素质与磨砺爱国精神的必然途径,实现弘扬爱国主义的知行统一。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