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言献策

建言献策

荆门推进经济“立体大循环”

信息来源:作者:顾兆农、田豆豆
发表时间:2009-10-23
字号:/

    地域、产业、企业、社会四个层面探路
 
  今年上半年,湖北省荆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近4%,工业化学需氧量减排2%,二氧化硫减排10.8%。1至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4%。荆门从地域、产业、企业、社会四个层面全方位推进经济的“立体大循环”, 着力建设生态城市。

  “荆门是湖北省唯一的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这为我们放开手脚抓发展,架起了一条‘高速公路’!”市委书记傅德辉说。

  荆门市有58个乡镇,只培育10个工业重镇;218家磷化工小企业,被整合为18家,重点发展4家,且全部进入磷化工产业园;350万吨选矿设备的投入使用,使该地磷矿资源的开采年限延长了80年。钟祥市以明显陵为核心,旅游业日盛;京山县为保护惠亭水库水质,炸掉了一个年产8.8万吨的水泥厂,关掉了一个出栏3万头生猪规模的养猪场。

   崇尚循环、保护生态、绿色消费、适度消费

   围绕粉煤灰的再利用,形成电力企业和新型建材、造纸、水泥企业之间的综合利用产业链条;围绕石化、药化的废气、废渣的再利用,形成化工产品深度开发产业链;围绕农业内部资源再循环,形成以农村沼气建设为重点,种植—养殖—沼气—肥料—种植一体化立体生态产业链……在产业层面,荆门市初步形成了6条首尾相连的生态产业链。

  目前,荆门市工业余热发电装机容量12万千瓦,年发电8亿千瓦时,直接为企业增效4亿元以上。荆门市依托国宝桥米集团,整合了市内41家粮食加工企业,成为湖北“一袋米”工程的龙头。农业资源的工业化,成为该市的工业特色之一。荆门市还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崇尚循环、保护生态”、“绿色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