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关于国有交通企业改革改制的调研报告
今年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国有企业改革之年。为推动我市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向纵深发展,市政府办公室组织我们参事于8月11日对国企改制较为成功的江西景德镇长运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1天的考察调研,旨在总结其改革改制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为我市的国企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nbs
p;
一、企业概况
江西景德镇长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9月28日,是景德镇汽车运输集团(公司)与有着“中国公路客运第一股”之称的江西长运股份有限公司跨地区联合组建的道路运输企业。公司注册资金3000万元,其中江西长运股份有限公司出资2000万元控股,股比占66.7%;景德镇汽车运输集团(公司)以其客运资产作价1000万元参股,股比占33.3%。江西景德镇长运有限公司成立近7年来,坚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断完善生产经营机制,以安全管理为重点、经济效益为中心、经营发展为主线、制度管理为基础、科学创新为动力,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发展模式,实现了企业发展、员工增收、股东得利、社会受益的多赢局面。
二、改制过程
1997年6月28日,以市第一汽车运输公司、市第二汽车运输公司为核心,以市汽车修配总厂、市联运公司、市起重安装公司等6家交通企业为加盟单位的景德镇汽车运输集团(公司)组建成立。由于该集团(公司)实际上是一个松散型的企业组织,经营性资产、技术管理力量、生产经营渠道等人、财、物资源依然在各成员(加盟)单位运转,无法实现整合优化,加上管理机制陈旧、经营方式僵化,企业效益出现严重滑坡,到2001年一度出现职工工资难以发放的困境。
面对严竣的形势,作为交通行业主管部门的市交通局党委痛下决心,决定对景德镇汽车运输集团(公司)进行以产权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为核心的改制。当时,各级党委、政府都在按照中央提出的“国有资产从一般性竞争领域退出”的要求,积极推动本地区、本部门的国企改革。面对一些行业主管部门纷纷采取“出售企业、关门走人”的方式实施国企改革的现实,市交通局党委没有盲目跟风,而是根据行业实际和企业现状,提出引进优势企业的资金和管理资源,采取靠大联强的方式,对景德镇汽车运输集团(公司)进行改制。在与江西长运股份有限公司的多次商谈后,就跨地区联合组建新的运输企业达成共识。
市交通局党委的这些举动在该集团(公司)干部职工中引发轩然大波。不少职工认为,集团目前的日子还过得去,远没有到要靠别人救济的时候;管理层中“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思潮一度占据上风,宁愿固定资产闲置不产生效益,也不愿意让别人来主宰企业;尤其是听说所有职工都要了断身份,新公司面向社会招聘员工,实行全员聘用制时争论四起。就在此时,时任市交通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周国顺临危受命,领衔实施景德镇汽车运输集团(公司)的改制。“不争论,三年后看结果”。周国顺定下决心的一句话平息了长达一年的争论,景德镇汽车运输集团(公司)与江西长运股份有限公司终于走到一起完成了一个全新企业的组建。
三、发展成效
近7年来,江西景德镇长运有限公司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运作,已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资产规模、经营效益、员工收入、股东利益等连年快速增长,运输服务水平和质量日渐提高。
1、资产规模扩大。到2008年底,公司资产规模为14000万元,是创立时4686万元的近3倍;营运车辆339辆,是创立时137辆的1.47倍;客运班线133条,是创立时的1.64倍。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创利能力大大增强。
2、经营效益攀升。2008年,公司完成营收10040万元,是2003年3025万元的3.32倍;实现利润916万元,是2003年333万元的2.75倍;上缴税金706万元,是2003年133的5.31倍。
3、员工收入提高。2008年,公司全员劳动生产率达17万元/人,较2003年8.6万元/人翻了一番;员工人均收入达17900元,较2003年的8700元增长了2倍多。
4、就业岗位增加。公司现有员工712人,比创立时的236人净增476人。由于吸纳下岗职工再就业成效明显,公司被省劳动厅确定为“全省下岗职工再就业基地”。
5、服务水平提升。除公司组建时已有的景德镇汽车站(西客站)这个国家一级汽车客运站外,去年按一级客运站标准投资2000余万元新建乐平市客运中心站,此外还先后投资建设了汽车南站、经公桥区乡站等客运站点,有效完善了客运站点布局和服务功能。先后开通上海、杭州、宁波、长沙等高速直达客运班线,高客班线发展到14条,是创立时3条的4.76倍。高速直达客运班车以其“陆地上的航空服务,移动中的星级宾馆”成为众多市民出行的首选。客运网络覆盖“长珠闽”经济圈及周边地区,能较好地满足我市与上述地区经济交流、人员往来的需求。
四、经验启示
回顾景德镇汽车运输集团(公司)改革改制和改制后组建的江西景德镇长运有限公司发展壮大的历程,参事们认为,主要是行业主管部门及企业改革改制的参与者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勇于自我反省,敢于应对挑战,善于抓住机遇,果断实施操作,才造就了这一成功范例。
1、政策支持是基础。国企改革改制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尤其是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采取并购、合作、租赁等方式进行改制时,涉及到的土地、知识产权、技术等有形和无形资产的交易,需要政府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才能让改制成本降到理想的水平,以此减少改制阻力。景德镇汽车运输集团(公司)在与江西长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组建景德镇长运公司时,用足了政府在经营资产评估及交易等方面给予的优惠政策。
2、精心组织是保障。企业到了严重资不抵债的地步时再来改制,就会因为或缺乏资金或无法吸引合作者而变得困难重重;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或只是遇到暂时困难时,一般都不会想到改制或不愿意改制,这时候就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去耐心引导和精心组织。景德镇汽车运输集团(公司)的改制就属于后者。这样的引导和组织包括对改制企业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前瞻性把握,对合作对象的精心挑选和深入考察、对新组建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严密论证和科学界定。
3、认识统一是关键。景德镇汽车运输集团(公司)在与江西长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之前经历了长达一年多的争论,但最终明了自己虽有数千万元的资产,如果不交易就体现不出其价值,尤其是改制领军人物周国顺的“不争论,三年后看结果”的务实度对统一干部职工的认识起到了关键作用。事实证明,景德镇汽车运输集团(公司)以1000万元的实物资产占新公司33.3%的股份,到现在为止的受益分红已超过1000万元,这些实物资产依然存在并且随着公司资产而升值。
景德镇汽车运输集团(公司)的改革改制过程及江西景德镇长运公司的发展成效看,我们举一反三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一是国企改革并非只有“出售企业,关门走人”一条路可走,这既不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更难以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对那些虽属竞争性行业但市场前景看好的困难企业,还是应该帮助其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发展后劲,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二是对产业链条完整、经营手段完善、产品(服务)受到市场肯定但管理手段落后的国有企业,可以引导其尽快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之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这也是国企改革改制的重要内容。三是对一些产品(服务)被市场淘汰(诟病)、经营管理混乱、债务大大超过资产且扭亏无望的企业,必须采取出售(转让)、倒闭等方式进行改制,但要妥善处理好职工改制后的生活及再就业问题,防止出现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实现国企改革改制的顺利推进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江西省景德镇市政府参事:金宜鹄 刘夏石 刘招才 赵松发 何志友 程养正
执笔:景德镇市交通局 涂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