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言献策

建言献策

深入打黑激励群众实名举报

信息来源:作者:思帆
发表时间:2009-10-23
字号:/

    无疑,“天下”瞩目的重庆打黑除恶斗争,随着首次法院庭审法锤的庄严敲响,已明确向世人宣告“取得了决定性全线突破”。《重庆晚报》消息称,“据介绍,群众通过手机短信、来电来访等多种方式,提供线索1.4万多条,其中80%为实名举报”。

    “群众提供线索1.4万多条, 其中80%为实名举报”的事实,再一次雄辩地证明,那些始终“反感重庆打黑除恶”、对其指手画脚、说三道四之人,明显代表不了“群众”!说实话,反腐败斗争开展了那么久,动员举报的信箱和电话也见设置了不少,但却从没见过有如此能够激发起群众积极拥护参与、勇于实名举报的可喜局面的?在坚持不搞群众运动的前提下要取得一场“斗争”的实效,行为的“实”与“不实”(也是“真”与“不真”),结果大不一样。

    从深层次上分析,开展一场卓有成效的打黑除恶斗争,眼下不仅是一场社会正与邪的较量,是一场维护社会经济正常秩序的斗争,而且还是一场严肃严峻的政治斗争。其斗争的尖锐复杂性(有时甚至可以用“刀光剑影”来加以描述),不是一般普通百姓轻易便能体会得到、想像得到的。回顾“重庆打黑除恶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整个过程,人们不难发现“有张有弛”的“斗争策略轨迹”:起始阶段的大张旗鼓,涉入“深水”后的低调沉稳,取得阶段性成果后的公开审判同时又严格把握对外公布消息的“适宜”尺度……等等这些,都充分显露出一个关键词:真抓实打。

    鄙人不关心是否有被绳之以法了的黑恶分子在法庭上公开“翻供”的消息。作恶多端、铁证如山、“翻”也是白翻。鄙人倒是注意到,伴随着“警方正深入推进第二批次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消息的披露,日前重庆市的“推进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电视电话会议”又明确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七项任务:“一是严格依法办案,始终把案件质量放在首位。二是坚持打黑除恶工作与破积案、打现行工作‘两手抓’。三是切实维护好涉案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和健康发展。四是积极营造打黑除恶的良好舆论氛围。五是探索建立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长效机制。六是把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与国庆安保工作、队伍建设和‘大走访’活动结合起来。七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打黑除恶工作健康有序进行”。

    这七项深入工作任务的全面部署,正是应了“下一步工作任务仍然很繁重”和“警方正深入推进第二批次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现实。显然,一些人认为首次法院庭审法锤的敲响是“意味着重庆打黑除恶斗争”在“鸣锣收兵”,实在是太肤浅了些。

    全面部署深入打黑的七项工作任务说明了什么?鄙人以为,它至少向世人传递了三个重要的信息:1、重庆打黑除恶斗争正在扎实稳健地朝着广泛且纵深的方向推进;2、重庆打黑除恶斗争不是“一阵风”或“一次大呼隆了事的走过场”;3、随着阶段性成果的取得,一个保证“地方的天始终是亮的”的长效机制正在开始逐步建立。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