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农村中小学调整致辍学率反弹
2001年,国务院做出《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其中一项内容是“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 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
此后,各地纷纷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至今已有8年之久。可以说,这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了农村学校的规模效益和教育质量,促进了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但遗憾的是,一些地方并未贯彻“因地制宜”原则,而是将布局调整片面理解为“撤点并校”,为便于管理采取一刀切政策,掀起大规模撤并农村学校之风,其中仅2004年全国就撤销农村中小学4万多所,“就近入学”成了许多农村孩子破灭的梦想。在这些地方,改革解决农村上学难问题的初衷并未实现,辍学率反弹、教育质量下降等改革“后遗症”却不断出现。
一些地方学校撤并了,辍学率却上升了
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小学过去有100多名学生,如今已有300多名。北老壕村委会主任付建华说,之所以增幅这么大,一方面是因为该校教学质量确实不错,大家都愿意来;另一方面,近几年,当地绝大多数村小都撤销了,十里八村的孩子不得不都往这里送。
北老壕村小学是2001年起国家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政策的受益者之一。付建华告诉记者,这几年,学校新购置了一些教学仪器,校舍也重新进行了维修,学校发展整体势头不错。
然而,布局调整对于北老壕村小学带来的并非都是好处,目前该校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多了,教师素质却没多少提高,学校教学质量面临极大挑战。“学生新进了不少,每个班都有四五十人,教师却都是从那些撤并校合过来的,水平没有提高。老教师退不下,新教师又进不来,一些教师因为上班变远了太辛苦,教学积极性也不高。”付建华说。
与此同时,另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在农村学校撤并过程中出现。来自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的一项调查表明,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布局调整并没有实现预期目标,其中,部分地区由于布局调整失当,辍学率出现反弹。
据了解,造成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辍学率反弹的原因很复杂,除了厌学情绪的传统因素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调整造成教育费用骤增,使很多家庭难以支撑。撤点并校使一些农民家庭上学成本增加:并校后,许多原来就近上学的学生因寄宿产生了住宿费、伙食费、交通费等每年数千元的新开销;由于学生年龄太小,异地就学家长不放心,不少家长选择陪读,又增加了租房费等开支;由于寄宿费用太高,一部分学生选择走读上学,但由于路途较远,又要承担交通费等费用。这些支出对于不少贫困家庭来说难以承受。
家住吉林省通化县大安镇下四平村的张瑶今年上初中,8岁时,由于村里原来的学校被撤并,她只能选择到离家几十里外的大安镇学校寄宿上学。她的母亲赵成艳告诉记者,2008年以前,国家尚未在当地免除农村学杂费时,张瑶除了要交纳学杂费外,还要交住宿费,加上其他生活开销,每学期的费用大约在1000元钱。2008年以后,她的学杂费和住宿费都免了,每学期大约只需要700元。可赵成艳觉得,对于她们家来说,这笔钱还是挺多的,“尤其是伙食费,每月都得100多块的现钱,这个对农村人来说负担不小。要是在家里吃住,地里啥都有,随便整点就够吃的了,根本不用花钱。”
在梨树县,记者见到了一位在学校撤并后辍学的少年张华(化名),他告诉记者,家里的经济本来就很困难,学校撤并后,他每天上下学需要两个多小时,交通、吃饭都需要不少钱,自己的学习成绩也不是很理想,考虑再三,他决定不念了;另一位在县城陪读的孩子家长孙爱华告诉记者,她已经在城里租房两年了,从孩子上初中她就陪读,她说:“负担一下增加太多了,家里的农活也顾不上了,都靠爱人忙活,我就在城里靠给别人打零工和孩子生活。”
一些新学校安全隐患突出,教学质量下降
由于就学路途较远,住宿条件简陋,因此,学校撤并后,安全隐患一直是很多农村学生家长最大心病之一。一些地区在布局调整时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的人口分布、学生密度和地理环境等问题,盲目撤减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导致部分农村中小学生上学路途较远,有些学生往返要步行十几里甚至二三十里;有些地方学生到学校要爬山路,过塬沟,既费时又危险;一些地方虽然学生能乘坐交通工具,但是很多乘用车都是农用车,即使是客车,不少也没有达到安全要求。
吉林珲春市果树新村小学曾经拥有几十名学生,今年开始,该学校被撤销,所有学生都需要到二十多里地外的珲春市第一小学上学。曾是果树新村小学教师、现为珲春市第一小学教师的马宪华告诉记者,当初果树新村小学之所以成立,就是因为村里没学校,孩子到几十里外上学,爬山越岭不说,路上还出过多起车祸,家长反映强烈,“现在又撤了,当地的家长们又开始担心了,找了几回政府反映都不成,当地孩子只好坐车上下学或选择住宿”。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初衷之一是通过资源整合提高办学质量,但事实上,一些学校合并后,教学质量仍难尽如人意。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邬知辉说,一方面,在调整过程中由于部分地方资金投入不足,不少学校并没有相应扩建新校舍、新实验室、新宿舍等,导致班额过大、教学资源紧缺。过大的班额势必影响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布局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很多教师都来自被撤并学校,由于编制限制、不合格教师清退难,优秀师资补充困难。
当前,农村教师负担过重是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按照传统,人事部门核定学校教师编制都是把生师比作为唯一参考标准,这种核定方式没有考虑农村学校尤其是寄宿制学校、小规模学校的特殊性,这导致农村教师负担过重,很多老师要上四五门课。
对于教师来说,布局调整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缺编问题,而且教师要到离家更远的地区任教,这给教师的教学、生活、精神等方面都加重了负担。一些教师还要参与寄宿生的管理,无形中大大增加了工作负担。马宪华在学校撤并后,每天上班的时间比以往增加了近1个小时,她说:“原来上班就不近,现在更远了,家里就更顾不上了。”
事实上,虽然布局调整后,不少学校条件得到改善,但仍难以满足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由于成立时间短,经费紧张,因此,很多学校生活设施并不健全,给学生生活带来困难,如小学生寄宿面临洗衣服、洗澡、就餐等难题。一些学校缺少专门的运动场、语音室、实验室、微机室等设施,不能满足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需要。还有一些学校校舍简陋,存在安全隐患。一些学校周边网吧、歌舞厅较多,治安环境较差,也使学生和家长产生畏惧心理。
配套措施要跟上,亡羊补牢未为晚
对于农村学校撤并带来的问题,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邬知辉、于海波、林丹、李伯玲等专家建议,首先要因地制宜、科学地进行布局调整。学校的裁撤、合并,既要考虑到区域内的人口数量、人口结构、经济条件、地理环境,也要考虑到地方的文化特点、民族状况、人口流动和产业结构等问题,不能搞一刀切,必须进行科学研究、科学规划、科学决策,避免盲目、草率和非理性的调整行为。
其次,建立相应补偿制度,减轻农民教育负担。国家有必要出台相关补偿政策,补偿应主要包括寄宿费、伙食费、生活费、交通费等几个方面。条件成熟的地方应实施免费“校车计划”,鼓励地方政府或学校购置校车接送学生上学。
再次,制定农村学校基本标准,保证农村学校建设质量。国家有必要制定“农村学校质量标准”,为学校的发展与建设提供“硬杠杠”。“标准”至少要关注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校舍建设的标准;二是周边环境标准;三是学校软环境建设标准;四是非教师岗位标准,如对生活教师、保安人员配备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
第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坚持并加强“农村学校教师特岗计划”,用超常规方式保证农村急需师资的来源。同时,大幅度提高农村,尤其是西部偏远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工资待遇,其幅度应达到足以挽留、吸引优秀师资安心扎根从教的程度。此外,应加强农村学校在岗教师的培训力度,要做到全员、全方位、长时间、高频次培训。与此同时,应建立不合格教师有效退出机制,积极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工作,可在编制、待遇、晋级等方面提供特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