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聚焦海峡西岸经济区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省为主体,涵盖浙江省温州市、广东省潮汕地区、江西省赣州市等相邻地区,具有地处沿海和台湾辐射范围内的良好区位优势及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的资金、技术和产业转移,通过跨省区域合作,逐渐形成区域、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
区域优势得天独厚
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一水相隔,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西与江西赣州、上饶等地接壤,沿海有福州、厦门、漳州、泉州和汕头等港口,厦门与台湾的金门之间最近距离不到2000米。
独特的地理优势使海西成为祖国统一和对台交流的前沿,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改革开放前,海西的区位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制约着福建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虽然两岸局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由于交通上的人为阻隔,使台湾地区的产业转移、技术扩散和资金流动对海西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仍不明显,从而导致海西的社会经济发展滞后于同为沿海的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地区的发展。目前,随着两岸一系列政策的推进和“大三通”的全面启动,以及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规划》,将形成对海峡西岸的政策利好刺激,海西区域优势将逐步得以凸显。
丰富的资源与良好的生态环境
海峡西岸经济区山海资源丰富,背山面海,为山、海自然过渡带。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北、西、南面基本上由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与江西中西部、长三角和珠三角隔开,在地貌上和水系上成为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福建省的山地和丘陵就占陆域总面积的80%以上,粤东、赣东、浙南地区也主要以山地为主,“八山一水一分田”为其自然地理的真实写照。海西地区海岸线漫长、海域广阔,拥有厦门湾、福州湾、兴化湾、湄州湾、沙埕港、三都澳等众多天然港湾。
海西与台湾的气候同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为我国降水较多的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0~70%,为我国四大林区之一,素有“南方绿色宝库”之称,生态环境良好。此外,海峡西岸经济区不仅拥有丰富的水资源、矿产资源,沿海地区还蕴藏着丰富的潮汐能、风能等各种可再生资源。这就为台湾农业科技和精细农业向大陆转移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相对独立的地貌、水系及相应的气候、土壤和植被,使得海西地区的生态环境表现出很强的相对独立性。依山傍海、山多海阔以及山海兼而有之的自然地理特征,为海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多样化的物产,是海西发展的一大基础性优势。
同根同宗同源的闽台宗教与文化
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的福建省,与台湾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从地质构造上讲,台湾与大陆曾经是连在一起的,只是后来由于地层下陷而出现海峡,将二者分隔开来。闽台的地缘关系最深刻地体现在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上。如台湾已知最早的、距今约3万年前的“左镇人”就与福建发现的“东山人”等史前人类生活不仅年代相近,而且所使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习性都有许多共同之处。
台湾同胞大都是明末清初从闽南、粤东移民而来的,80%以上祖籍福建,因此台湾文化深受福建影响,在语言、民俗、节庆、建筑和民间信仰、戏曲艺术等许多方面都与福建同源同宗,闽台关系密不可分。
因为同根同宗同源的闽台宗教与文化,构成闽台血缘相亲的重要基础,这也促进了闽台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20世纪80年代两岸放宽往来以后,台湾人纷纷到大陆办企业、拜谒祖先。福建的宁化石碧村、南靖塔下村、王审知墓及祠、胡氏宗祠、连氏宗祠等遗存也就成为联系两岸血缘的重要纽带。目前,福建各地每年举办的妈祖文化旅游节、关帝文化节、保生慈济文化节、开漳圣王文化节等种种活动,以民间信仰为纽带,搭起一个促进两岸民间交往和文化交流的平台,进而推动了闽台的商贸、旅游、文化、教育、宗教、科技等全方位、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了两岸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增强了两岸同胞的了解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巨大的发展空间与发展潜力
除政策扶持和天然的地理优势外,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相对于周边地区来说都要落后,因而其发展空间相对而言更大。无论从总量规模上,还是人均指标上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不但远远赶不上台湾,而且还落后于毗邻的珠三角的广东与长三角的浙江。在产业结构上,海峡西岸经济区仍然以农业为主,农业所占比重仍然较高,而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程度显然要更为落后,而且还存在龙岩、三明、赣州等不少经济欠发达的革命老区;基础设施设也要落后于沿海发达省份。发展的滞后,也给海西未来发展以提升空间。目前长三角、珠三角经济都进入了发展瓶颈期,而两者之间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却仍然有进一步工业化的空间,资源会自动向洼地流动,这将带给海西内在的发展动力。
台湾生产性服务的转移给海西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历史上台湾曾有过三波产业转移。第一波是以轻纺行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波是以石化行业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第三波是则以电子技术行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海西地区在承接第一波、第二波产业转移时,虽然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第三波却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而目前,台湾正在进行第四波产业转移,即生产服务行业向大陆转移。海峡西岸经济区则可凭借其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独特区位优势和具有互补性的资源、区位和人文优势,主动承接台湾产业的转移,在精致农业、医疗服务业、造船业、休闲健身业的合作开发、观光与文化活动、金融业等方面加强合作,构建两岸两种经济体系的衔接地、经济合作机制的先行区,以及市场高度开放、制度条件健全、产业结构互补、信息资源共享、基础设施完备的区域经济共同体。
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大致是,三大区域引领经济发展,即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在此大格局中还有辽宁沿海经济带、北部湾经济区、江苏沿海经济带等若干次级增长极。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好可以填补长三角与珠三角间的区域经济软肋,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明确区域功能定位
海西发展,要发挥其比较优势,先行先试。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发展需要高起点规划,壮大海西先行的综合实力;要重点培育新经济增长区域,增强海西先行的发展动力和产业支撑;要优化发展环境,为海西先行提供坚实的保障;要整合宝贵资源,突破行政区域限制,发挥后发优势,引导各种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形成促进区域整体发展的市场机制、协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要处理好“东南西北”四个方面的关系。东是指隔海相望的台湾;西是指与内陆腹地的关系,包括沿海与内陆、经济发达地区与革命老区的关系;南是指珠三角,粤东地区本身就是珠三角的一部分;北则是长三角,浙南本身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整体上看,东西关系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而南北关系同质性则大于互补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竞争,因此需要妥善处理和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实现共同发展。除了地域上的比邻之外,在承接台湾的产业转移中,长三角与珠三角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条件整体上较海峡西岸经济区要优越,正确处理南北关系就显得尤其重要,防止台湾所转移的产业继续流向珠三角、长三角。这就要求福建9市要加强与毗邻的浙江、江西和广东三省11个城市的经济合作,在推进产业、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对接。
2008年,海峡两岸的“大三通”和全球经济危机,在客观上加速了两岸的产业整合。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下,早期来大陆创业的台湾企业家,现在面临四种选择:一是保留原来产业,进一步向大陆内地转移;二是保留原来产业,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转移;三是留在当地,升级做更高附加值的产业;四是转型做服务业。福建由于地缘优势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落后,在承接台湾产业转移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和巨大的空间。同时,海协会与海基会签署的各项协议,如果在全国推行的条件还不成熟,可以在福建先行先试。目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可以在金融、保险、证券、服务业等方面展开合作。
海峡西岸经济区范围较广,区域差异显著,为使其建设更有成效,需要因地制宜,突破行政区划界线,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形成若干带动能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如福厦漳泉经济带、汕厦经济带等。
实施适宜的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使海西经济社会得到飞速发展,但因海峡两岸局势的变化,其对外开放优势目前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同时,省际间的开放力度还有待加强,外省在海西的投资不多,海峡西岸经济区产品在国内市场份额不大;省内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占全省70%人口的山区,其国内生产总值只占全省的22%。为了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应当构建相应的战略通道、整合区内外的资源,提升区域发展水平,即拓宽山海协作通道、对内联接通道和对外开放通道。
海峡西岸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必须拓宽山海协作;海峡西岸经济区独特的地理位置,要求积极参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区域分工与协作,加快在连接各区域的通道建设、产业延伸对接、扩大边界贸易等方面的建设,同时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努力推动省际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密切合作和协调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对外开放优势,要求更多更好地吸引外资,进一步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全面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三条战略通道是生产要素流动和配置的通道,是产业延伸的通道,是陆运、水运、空运相互配套的通道,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通道,也是文化交流的通道。三条战略通道是统一的整体,覆盖整个海峡西岸经济区,相互融通、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海峡西岸经济区内部各地区要通过科学发展实践,形成区域内部协调机制,承接台湾资金、技术和产业转移,努力推动区域经济逐渐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加快整合和优化内部资源、产业和市场,加快培育和形成本区域的增长极,不断增强自身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具体来说,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要从三个层面来进行协调发展。第一层面是沿海的福州、厦门、泉州和漳州4市;第二层面是沿海的莆田和宁德2市;第三层面为山区的三明、南平和龙岩3市。
完善基础设施
目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内的主要铁路有温福铁路、福厦铁路、厦深铁路、浙赣铁路、沪昆铁路、鹰厦铁路、龙厦铁路、京福铁路、京九铁路等。高速公路主要包括沿海高速公路等。未来还将陆续修建沟通区内的多条铁路干道:京台高铁、杭广高铁、向莆快铁、昆台高铁、景宁快铁、建武铁路等,届时各城市将实现无缝对接,交通瓶颈将被打破,区内交流将更加活跃。应当将福建港口群建设纳入全国港口布局规划,加快出省交通通道建设,建立能源保障体系;扩大开放对金、马、澎货运直航口岸和航空口岸,形成服务中西部发展的东南沿海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构建以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大型海港、空港为主骨架、主枢纽的海峡西岸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挥对外开放的“窗口”示范作用,为促进中部崛起、西部开发提供一条快捷顺畅的对外开放战略通道,并不断拓展福建发展空间。
多方支持老区建设
海峡西岸经济区既有经济较发达的福州、厦门、泉州、漳州、温州、汕头等沿海城市,同时也有龙岩、赣州、上饶、梅州等经济欠发达的革命老区。这些革命老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仅福建龙岩全市有在册革命烈士2.37万名,占全省烈士人数的一半多。改革开放30多年来,许多革命老区经济状况、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因大都位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信息不畅的边远山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目前仍然未能摆脱贫困。因此,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过程中,国家可以参照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给予这些革命老区以政策上的优惠、倾斜和资金上的援助;从政策措施、规划布局、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实质性的支持,特别是对福建老区、原中央苏区县的支持力度应进一步加大,龙岩广大老区、苏区人民应当享受到更多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大型央企应当肩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在投资发展或进行产业梯度转移中,从项目安排、人才培养等方面支持老区建设和发展。
设立区域发展基金
建立海峡西岸经济区域合作新机制,合作逐步走向务实,重点推进了两岸三地的交通、科技创新、环保及能源等平台建设,探索设立区域行业协会、区域发展促进基金(特别是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创业基金)、区域利益分享和环境保护补偿机制,积极发展各类产业、创业风险投资等基金,逐步完善海峡西岸经济区核心区与延伸区、辐射区的合作机制,推进城市圈之间的合作。着力推进交通、能源、信息、科技、环保、信用、社保、金融、涉外服务、工商管理等重点专题的合作。依托海协会、海基会、台商会等协会,发挥福建9个城市作为核心区的先行先试作用,加强城市间双边或多边专题合作,推进一体化进程。这些区域发展基金应当由企业主导,多渠道、宽领域地获得资金,同时要严格管理、科学使用,避免政府过多参与、干涉。全球经济危机使其导致许多中小型企业资金链短缺,最终陷入倒闭或萧条的境地。我国沿海地区目前的许多中小企业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和投融资困难。
扩大文化交流与合作
中国文化的走向,有着显著的由内陆文化向海洋文化发展和融合的趋势,海峡则是人类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台湾海峡地区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特征。福建是海峡西岸的核心部分,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闽文化、闽南文化是影响海峡东岸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因而也应当是海峡文化的主体部分。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闽南文化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因此海峡西岸经济区应当利用其文化优势,加强两岸在教育、文化、科技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福建各地市应当利用其与台湾隔海相望的区位优势和同根同源的宗教、历史、文化渊源,积极搭建两岸民间交流合作平台,让两岸民众实现更广泛更直接交流,增进彼此了解。从两岸同根同源的宗教信仰领域,如妈祖文化旅游节、保生慈济文化节、开漳圣王文化节,向两岸密不可分的文化、经济等众多领域发散,如教育、科研、旅游、中医药、图书、展览等,通过文博会、两岸图书交易会、台交会、海交会、旅博会等活动,促进两岸的交流与合作。这些民间交流活动应当充分考虑到双向互动,积极邀请台湾代表性民间机构参与主办、协办。
纵观两岸关系发展脉络,民间交流始终是重要的推动力量。两岸关系每向前推进一步,都无不得益于两岸民间交流从形式到内容的不断突破和纵深拓展。随着两岸关系发生积极重大变化,两岸交流也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新趋势,势必需要更上一层楼。海西经济区是两岸关系发展水到渠成之后应运而生的又一个民间交流大平台,为今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再注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