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文理分科该不该 20位学者如是说
学好基础学科最重要
杨叔子(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我是赞成不分科的,分科体制下成功的偏才是有,但只是个案,中国的建设还是要依靠绝大多数人来完成。中国教育的最主要问题是在中小学阶段——少儿教育没有把健康人格放在最根本的地方,强调智育上的培优
,忽视道德的健全。正确的做法是小学为做好人打下基础,中学注意基础知识的夯实,为将来做好事打下基础。
把基础学科学好是最重要的,因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国民素质,十几亿人口素质不高的话将是国家一个很大的负担。需要抓住三个环节:第一,要做好制度改革,高考是一个检验,考试本身没有错,关键是我们考核什么内容和采取什么样的评价机制;第二,中小学的课程体系、结构要从根本上调整,小学知识出问题的话,中学还可以补一补,中学教育出了问题就很难弥补了;第三,要注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人格培养要负责任,真正建成一支业务水平高、对自身严格要求的教师队伍。当然,这些年来教育也有成功之处,但是我们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就要勇于并善于看到问题所在,有忧患意识。
文理分科抹杀学习方法和途径
张晓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我觉得取消文理分科比较好,在高中的基础教育中,文理分科弊大于利。作为一种基础教育,不管是文还是理,各个学科之间的基础都是相辅相成的。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文理分科,那么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就会被抹杀掉。除了数理化基础之外,最重要的还是有一种学习的方法。要想取消文理分科,首要就是高考方式的引导。高考呈现出的独木桥弊端,指挥棒的作用是很大的。现在很多老师也在反映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很多中小学也开始减少课时,培养素质教育。但是学生家长却不以为然,希望学生考到名校,顺着高考的路子走,虽然明知道不行。这次的教育改革也是国家的自主创新的一个决心,文理分科就是一种桎梏。
培养高级人才需要文理交叉
丁刚毅(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院长)
我认为高中文理科不分为好。首先,从培养人的角度上看,研究生以前均为素质教育,文理分开本身对素质教育是没有好处的。其次,如今很多新兴学科都是交叉的,很多高端发展都需要文理综合的素质,高级人才的培养也是需要文理交叉去进行。当然,目前要想做到这点很不容易,包括中小学的教育体制,大学的人才教育体制都需要配套改革,难度很大。从分科再折腾回来,冲击很大,学生的负担可能会加重,这些都是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高端人才培养,高中文理都是不应该分科的。
学生文理素养分化越来越严重
刘秋生(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学习阶段不应该分,考试前夕可以分开,中学生应该有全面的学习,大学生才应该根据特长和爱好来自主选择。我教学几十年,觉得学生的文理素养分化越来越严重了,学理科的还有机会关心文科和社会上的东西。而对文科生来说,很不了解科学的东西,那些文理偏科严重的学生,一方面是兴趣的原因,还有一方面则存在着在心理上就选择不去学的可能性,学习阶段不分文理科,在考试时有所区分,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保证其可行,在文理科试卷的设计上,在有所侧重的同时,应该使其差异不大。
弄不清老祖宗是谁怎么行
王贞松(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高中文理分科有利有弊,文科学生可以不用在理科上花费更多的时间,钱钟书先生在清华大学入学考试的时候,数学考试分数很低,却不失为文学、语言方面的大家。所以说文理分开有一定的好处,不可以要求高中培养的是全才。我们高中不是义务教育,高中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想和思考,会有自己的一定选择。总的来说,文理科分开没有多大的毛病。
搞自然科学研究也离不开写作
蔡强国(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中学过早地文理分科没好处,将来即使搞自然科学,也离不开写作、文化这类东西。我虽然从事理工科和自然科学,但是从小爱好就比较广泛,喜欢文史这类东西,直到现在也喜欢。小孩过早地分文理,好处不多,一味地追求升学率、得高分,对他们的成长是不好的。很多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生读到了硕士、博士,写文章太差。这么多年过来我总有这个感觉,作为一个年轻人,对于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还是应该了解,我的很多博士生,对历史一窍不通,常常觉得不可思议。
知识体系不应硬性割裂
曹则贤(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
高考文理分科依据的是一个今天看来完全错误的观念,即知识体系本身以及个人的知识构成可以分为界限清晰的文理两科。将这样的错误观念通过高考过早地强加给了青少年,其在社会和个人层面上造成的知识体系的硬性割裂,
长远来看,将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应该看到,优秀的、大师级的人才一定具有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只有具有广泛坚实的知识基础,他们才有可能在某一方向上攀登知识的顶峰。达芬奇是画家,但他精通数学和机械。罗素是优秀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也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
好的教育尊重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它放大人的优点而弥补人的缺点,它为公民的教育提供资源而不对公民个人的知识构成作硬性的裁减与教条的判断。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后,可对应考的所有课程设置最低分数线而赋予考生以其中几门课程的成绩选择报考专业的权利;一门极为突出的课程可以冲抵一门其他课程的最低要求,以应对类似钱钟书先生语文成绩极好而数学成绩很差的情况,从而力争做到“择优而又不拘一格录取人才”的局面。这样,既可以避免国家教育资源的浪费,也能让人才在令人愉悦的环境中自觉地成长。
术业有专攻,不排斥文理兼修
赵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生导师)
我们高考的时候刚赶上实行标准化考试、文理分科的开始,1988年高考,高三年级六个班中四个都是理科班,“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之风盛行。事实证明,理科学生缺乏文科知识,很难走得远。当时分科尚不十分明显,90年代中期以后二者有了明显的分界,到后来我自己为人师,发现部分学生写起文章词不达意,文法漏洞百出,一眼就能看出是中学语文没有学好。现在70岁左右的院士、专家,不但科研出色,诗词、散文、书法样样精通,人文素养极高,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我从中学至今一直保持着读经史的习惯,我认为术业有专攻并不排斥文理兼修,研究自然科学的人在中学就应该把文科的基础打牢。弘扬传统文化,小学、中学的启蒙最关键。试想,一个自然科学的学者,连自己的文化都不甚了解,何谈走向国际?
教育不应该一刀切
吕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
各有利弊,国家现在注重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例如学理科的学生,感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种时代已经过去了,他们在文史知识上是存在缺失。而文理分开也有好处,能够充分发挥一部分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天赋发挥出来。教育不应该一刀切,而是应该根据特长来培养。但总的来说,还是建议取消文理分科,应该注重全面培养,如果学生连简单的会议纪要都写不好,这值得我们思考。
哲学专业需要理科逻辑思维
先达(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高中阶段实行文理分科这个做法不好。高中阶段属于基础教育阶段,高中文科、理科对于一个现代文明人来说都是知识性的东西,并不是一门专门的学问,文科对理科生来说也是一种知识性的东西。所以对一个高中生来说,既要知道文科,又要知道理科,这都是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尤其是进入大学后选择哲学专业的学生,最好要懂得理科,因为理科知识能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取消文理分科是否会增加高中生的学习负担,应该属于高中教学内容改革,这与取消文理分科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学习负担本身不能作为文理分科的理由。文理不能分科的原因就在于在现代社会里,最起码的人文知识和理科知识都是一个高中生应该具备的。
分科、不分科各有利弊
吴承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荣誉学部委员)
我上高中的时候都是文理分科的。高中文理分科与不分科都有好处,在我读中学时期,是分科好,因为每个人志向不同,所学重点不一样。不过那时候中学没有选修的课,都是必修的,文科生和理科生所学课程差不多。我是北京四中的学生,四中的理科是拔尖的,我当时考高中的时候就是冲着它理科好才报考的。我对现在高中是否取消文理分科没有意见。但是,我做中学生的时候,感觉文理科还是分开比较好。
学科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张康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我认为不应该分科。因为高中阶段还属于基础教育阶段,不是专业教育,基础教育文理科知识都要学习,不能从高中阶段就开始划分文理科。要培养一个科学家,他不仅要有人文的素养,而且还要具备美学、音乐等艺术方面的素养,理工科教育要放在培养一大批高层次的人才,而不是培养技工上。现在学科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文科也需要知道一些理科的东西,理科知识能在培养人逻辑思维能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目前我们恰恰是弄反了,大学和中学的学习阶段性不明显了,现在大学里强调是厚基础,而中学阶段反倒是分专业了,这是一种教育怪象。至于取消文理分科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这个问题,中学可以进行教育内容改革,重新制定中学的教学大纲,文理科都学,不一定像现在学科划分得那么细,可以压缩内容。
取消文理分科应附带操作方案
张小劲(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分科问题实际上是个系统工程,不是简单的表态就能解决的。现在的争议焦点在,分科是否有利于培养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公民、劳动者或者社会人力资源。分不分科必须要建立在高考制度上,也即是高考到底要考几科的问题。从这个角度出发,在读学生及其父母都是反对取消文理分科的,现在主张取消文理分科的基本上是那些在社会上取得一定成绩的成功人士,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觉得过早分科给他们现在的工作带来一些负担,但是这些没走上社会的在校学生和老师都主张分科。高中文理分科是否具备可行性是个系统工程,但它毕竟不是一次全民公决,必须要考虑到操作方案,如果这是一次全民征求意见的话,必须附带操作方案,操作才是最重要的。
教育制度弊病与文理分科无关
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我并不反对文理分科,因为本来应该在高中三年学完的课程现在初中和高一就学完了,分科时并没有落下什么课程,该学的也都学了,关键是学到的东西有没有用。学生学不好基础知识是现在的考核内容、应试教育体制和教材编撰方面的问题,如果教育综合配套不改革,仅仅讨论高考分科不分科是没有意义的。据我所知,文科学生的基本功很差,有些虽然出身名门高校,却写不出古诗,古文也缺乏功底。我们现在老师要求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都是一些应试技巧,对工作和学术研究完全没有用处。我不相信通过高考分科的改革就能对人才的培养有什么改进,这显然是不对症的,文理分科造成偏科了吗?没有,就连他们所“偏”的那一科也没学好。教育确实需要从根源上改革,然而不管改不改,怎么改,这都和高考文理分科关联不大。
有关部门应进行调整
阳康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哲学研究所所长)
高中要不要划分文理科,关键是高考体系要不要分科考。高中要不要划分文理科实际上是要服从于高考体系的,如果高考体系需要分科考,那么高中就需要划分文理科。实际上从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说,我觉得不分为好,但是如果不分文理科,那么学生数、理、化、史、地、生全部都要学,高中学生可能觉得负担有点重,这就需要有关部门进行适当的调整,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文理都要互相借鉴
陈力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责任教授)
高中文科分科是否要取消,不是简单地用赞成或不赞成就能说清楚的。我现在是文科老师,我发现一部分学文科的人理科知识太差,但是学理科的人也有一个问题,文科知识太差,所以这个问题没有办法简单回答“是”或“否”。我的意见是折中的,文理都要互相借鉴,学理科的必须要有文科基础知识,学文科的必须要有理科基础知识,但是目前文理学科从高中就开始区分得非常清楚,我觉得这个是有点问题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文理不分,而是要适当地分开,互相兼顾。
分科确实暴露了知识盲点
黄朴民(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高中文理分科,还是有一定的必要的。现在的文科、理科的区别和过去有所不同。现在的文科包括的范围很广,可以分为两类: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学生理科基础较弱,影响不大;社会科学需要一定的理科知识做基础。而理科也不仅仅是单纯的数理化,如果理科生没有人文背景也不行。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学生是应该都要学。目前,大家都关心这个问题,这说明社会已经感觉到,单纯地文理分科出现了弊端,分科确实暴露了一定的知识盲点。但是如果完全综合,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方方面面都要学,可能出现没有重点、平均使用力量,那就什么都做不好。我们可以在肯定文理大分科的前提下,进行内容上的补充和调整。
文理分科只是权宜之计
李光斗(中国十大策划人代表人物,著名品牌战略专家)
文理分科只是权宜之计,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迅速招收人才,人尽其才又不以偏概全的一个产物。在考试的时候,如果坚持都考理、化、生,很多人会得零分的,所以采取文理分科考试的办法。后来出现中学文理分科,是因为高考指挥棒的出现,只有在这种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才会有单纯注重分数、不注重教育的现象出现。素质教育的实现,文理分科取消的实现,最终要靠高考规则的改变,加权分数、平时成绩等等的引入。偏科和偏食一样,都会让人营养不良。
知识全面方能人才发展全面
赵敏俐(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我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我们同时代的人走进大学基本都是凭借课余自学,这个过程锻炼了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我想不管高考制度如何改革,中学生都需要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学习文理知识非常必要,过早划分文理不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文科对于塑造人的品格、提升做人底蕴,理科对于锻炼人的思维、增强分析能力,二者作用同等重要,不能厚此薄彼。知识发展全面,方有人才的全面发展。现在文科的学生没有理化知识,分析问题时逻辑上混乱,理科学生对人文常识的漠视更为普遍,这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有遗患,弘扬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需要文科知识的学习。
(编辑:黎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