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言献策

建言献策

乡镇“一把手”们在忙什么?

信息来源:作者:张 铁 魏爱云
发表时间:2009-10-23
字号:/

    2月1日,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这是自2004年以来,“三农”连续第六年成为“一号文件”的关键词。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近2000万农民工返回家乡。在这样的情况下,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尤为重要。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干部处 于“三农”工作的第一线,落实“一号文件”,做好返乡农民工工作,完善基层治理,他们是关键一环。乡镇干部不仅是改革的对象,也是改革的主体。了解他们的想法,倾听他们的意见,对新农村建设十分重要的。

    乡镇“一把手”们在忙什么?他们工作中有哪些忧虑和困惑?对未来工作有什么想法?最近,针对这些问题,四川省委党校教授师丽面向四川省十个市(州)的乡镇党委书记,进行了一次大型问卷调查。

    2007年3月开始,四川对全省4000多名乡镇党委书记和街道党工委书记分期分批进行集中培训,地点就在省委党校。抓住这次机会,师丽教授发出10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10份。

    主抓发展经济的占到83.8%

    “有次春节前下乡,遇到一对老两口过年猪都杀不死,我就帮忙杀猪。”谈起工作,四川省达州市庙坝镇党委书记何先知回忆起这样一件小事。当时,农民大量外出打工,留守的儿童、老人都是乡镇干部的重点服务对象。今年大约1/3的农民工都提前返乡,做好他们的就业工作,又成了难题。

    “不过,最大的事还是抓经济。”何先知说。种植业、养殖业新品种的推广示范,协助农民发布和查找信息,都已经写入了他今年的工作计划。

    对于调查中“目前你所在乡镇的工作重点是什么”这一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排在了前两位,分别占63.52%和42.96%,选择了计划生育、乡风文明建设、处理上访事件和招商引资的,也超过了20%。

    而对于乡镇政府职能和自身工作重点的定位,维护社会稳定高居首位,84.51%的“一把手”选择了该选项,选择发展经济的,也占了83.80%,其他几个选项的被选率也很高: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51.40%,执行上级任务46.62%,小城镇建设和管理30.42%。

    此外,还有不少干部在补充一项中填写了他们目前所忙的工作。包括水电、高速公路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工程建设,落实各种惠民政策等乡村组织建设和服务工作,社会稳定和安全工作等。

    从这个调查结果可见,乡镇政府正在向服务型和法治型方向转变。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工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生态环境建设等上级政府的事权,都离不开乡镇干部协助贯彻落实。

    农业税取消后,乡镇政府减少了“催粮催款”这一全国乡镇政府“统一”和“刚性”的任务,而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公共产品的提供,具有一定的弹性、差异性和不平衡性,总体来看,目前乡镇的工作任务并没有因农业税取消而减少,反而更加繁重。

     72.82%选了财政困难

    “撤公脚,盖婆脚。”四川省遂宁市聚贤乡党委书记张勇这么说自己的工作,就是“拆东墙补西墙”的意思。

    聚贤乡离城不远,村村通公路,交通十分便利。“公路链下面还有债务链。”提到这个,张勇就很“恼火”,通乡的县道共长18公里,由4个工程老板垫资修,光修路就欠了300万元,工程承包商天天上门要债。今年省、市、县三级下达了40万元化债资金,但也是九牛一毛,“把婆娘卖了都没得办法”。 

    调查问卷中“你认为当前农村基层工作的主要困难是什么”一问,主要是了解乡镇“一把手”在工作中的忧虑和困惑,调查结果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乡镇财政困难,占到了72.82%;第二位是社会不稳定因素,占41.13%。其他几个选项,农民的觉悟占35.49%,公益性事业兴办难占31.13%,村干部素质参差不齐占23.94%,土地矛盾占11.41%。

    对于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矛盾,许多受访者都进行了补充。

    这些补充答案中,包括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忧患。如乡镇经济落后,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土地撂荒,农业税尾欠等。

    补充答案也显示出对社会公平正义和良好乡村秩序缺失的关注,如群众法律意识淡薄,信访维稳工作缺乏科学机制和手段,空巢老人照顾、留守儿童教育等社会问题。    

    农业税的取消进一步增大了乡村基层政府组织的财务缺口。无财何以行政?行政如何聚财?聚财又应怎样行政?这是摆在中西部地区农村基层政府面前十分尖锐而亟须解决的问题。

    除了财政困难,乡镇工作目前最大的困难是社会公平和稳定问题,而产生不稳定的因素很多,有生活、生产矛盾和邻里纠纷,也有国家在农村治理上的失误和政策因素导致的矛盾和事件。前一种矛盾和纠纷可以通过家族内部的权威、集体组织或乡镇干部的协调直到用法律来加以解决;而后一种矛盾更需要各级政府正视问题、承担责任的勇气和解决办法的科学性、可操作性。

     89.72%希望强化乡镇政府

    “庙坝是‘条条’,人家是‘块块’。”庙坝镇与重庆市垫江县的一个镇相邻,但邻镇的情况,却让庙坝的很多干部更加“心仪”。

    所谓“条条”,是说镇上的很多公共管理职能上划到县,派出所、国税所、建设所……都由县分片区建立。而全镇千万元税收,也全部上交县财政,支出靠转移支付,全年预算支出加上专项转移支付,也只有500万元。

    而邻镇则强化了乡镇职能,保留乡镇站所,连教师的工资都由乡镇发放,全镇全年财政支出上千万元。“多出一倍呢。”何先知说。

    结合本轮农村基层政府改革的主要内容,问卷设计了“你认为乡镇政府改革的重点是什么”这一问题,结果显示,68.17%的人选择了转变政府职能,其他整合“七站八所”、减人减事、精简内设机构、精简人员编制等,所选人数都低于30%。

    尽管困难重重,绝大多数乡镇干部还是认为乡镇政府必不可少,乡镇政府的工作十分重要。对于“你认为乡镇基层政权改革方向是什么”这一既关系乡镇政府前途也涉及自身利益的敏感问题,89.72%选择了转变职能,强化乡镇政府。同时,也有10%的干部对乡镇政府的前景有了新的思考,主张取消或者至少是弱化乡镇政府——作为县的派出机构。

    部分干部对于乡镇改为县的派出机构有顾虑的原因,是认为这会削弱党对基层农村工作的领导,同时会影响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此,首先要让干部认识乡镇政府改革不是乡镇机构的撤并或者简单的更名,其核心和实质是要使农村公共事务的保障能力向上(县级政府及以上)提升,将贯彻落实和服务机制向下(村社)延伸。因此,改革要使党对农村工作加强而不是削弱,同时也要有利于乡村基层民主建设。

      76.2%的干部家在城市

    虽然现在是聚贤乡的党委书记,但张勇仍然住在遂宁市。聚贤乡的交通还算方便,从家开车20分钟可到乡上。

    “乡里像我这样的‘走读干部’还有一些。”张勇说。乡里没有车,党委就在区里争取了一个其他部门淘汰的车,供这些干部“走读”用,有时也出一些临时任务。“烧天然气的,成本低,还用得起。”张勇说。

    为了解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的居住地情况,问卷还专门设计了“目前你的家庭定居何处”这一问题。统计结果显示,有62.25%的干部家在县城,13.95%的干部定居在市区,另有10.28%的干部家在原工作的乡镇,只有13.52%的干部定居在目前工作所在乡镇。这意味着76.2%的干部家不在乡村而在城市。

    “走读干部”增加,是干部年轻化、知识化,加大轮岗和交流的必然结果,也是基层干部在城市化浪潮中的现实选择。与传统的乡镇干部相比,如今的乡镇主要领导少了些乡土味,多了些现代气息。

    怎样看待“走读”现象,怎样才能让“走读干部”不走?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觉悟问题或纪律问题,而是近年来基层干部体制改革所带来的乡村管理体制和工作方式的新变化,同时也是农村基层政府下一步改革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