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言献策

建言献策

人民币国际化一步一步向前走

信息来源:作者:武岩生
发表时间:2009-10-23
字号:/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与有关邻国就已开始在边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据央行有关负责人介绍,迄今为止,中国已与越南、蒙古、老挝、尼泊尔、俄罗斯、吉尔吉斯、朝鲜和哈萨克斯坦等8个国家的中央银行签署本币结算协定。

    人民币国际化最早可以追溯至2003年,党 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有选择、分步骤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活动的限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推进与港澳地区货物贸易的人民币结算试点。

    今年“两会”期间温总理明确表态,中央有关部门已经完成制定了关于实行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的方案,经国务院批准以后将尽早实施。

    自去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央行已与香港地区以及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白俄罗斯、阿根廷等6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及货币当局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总金额高达6500亿元人民币。

    不久前,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还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在日前结束的二十国集团(G20)金融峰会前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撰文建议拓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用途,以创建一种超主权的国际储备货币。这一建议受到国际社会密切关注。欧盟、俄罗斯、印度等也相继发出呼吁,要求改革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终结美元独霸的时代。

    国务院常务会议8日正式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四个城市开展与港澳地区跨境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专家认为,对外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开始,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步骤。

    有关专家认为,人民币结算试点主要是在试点地区选择一些在对外贸易中有相当议价和谈判能力的企业来开展该业务,否则国外客户不会愿意用人民币做结算货币,特别是在人民币还处于升值通道期间,对方面临的汇率风险将很高。

    《财经》高级研究员刘杉分析认为,人民币作为外贸的结算货币,将大大降低因为近期利率波动风险而带给出口企业的损失;同时也有利于巩固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关系,对于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不无裨益。

    而从深层次来看,刘杉认为这可以视作“人民币国际化迈出的第一步”。有专家指出,一般来说,一国货币的国际化要经历从结算货币到投资货币、再到储备货币三个步骤。如今,通过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可以减少周边国家对美元结算的依赖性,从而为将来人民币在区域内扮演投资和储备货币职能打下基础。

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几个“槛”?

 袁伟华

    长期研究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曹红辉表示,“要让人民币成为区域间的投资货币,必须要实现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目前人民币仅在经常项目下实现了自由兑换,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还没有实现,这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大障碍。

    此外,我国必须具有成熟的金融市场,有能力为周边国家提供更多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必须推动人民币计值的亚洲债券市场的发展,为形成储备货币职能奠定金融市场基础,减轻对美元债券市场的过度依赖,给国外的人民币持有者创造投资的渠道。

    “一个强大的货币背后必须要有强大的和高效率的经济做后盾,因此经济的稳定增长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说。
 
    文章出处:燕赵都市报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