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言献策

建言献策

给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会议的若干建议

信息来源:作者:王懿麟
发表时间:2009-10-23
字号:/

  七月十六日新华快讯悉,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于七月廿七日至廿八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王岐山、戴秉国分别负责经济和战略对话,美方面由希拉里和盖特纳分别负责,双方将就共同关心的战略性、全局性、长期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在国际关系上,中美两国从过去的相互反对发展到今天的 共同合作,是由中美两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这说明了我们两国看重的不是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方面的不同,而是我们共同发展的一面。过去美国不承认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现在承认了,这是美国在政治上的进步。但美国当局总有一小部分人,设想中国会威胁、挑战美国的利益、破坏国际秩序,甚至派军队到美国去占据地方,可是前不久美国的船舰还在中国海域盘踞。

    我们在合作方面的一条经验是,“无论是人与人之间、政党与政党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合作,都必须是互利的,而不能使任何一方受到损害”,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平等互利等五项原则,这在国际上也早就已经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因此我们同你们之间不应该相互警戒,尤其是在中美相互友好的两个国家之间,相互紧张着就不好过日子了,是不是这个道理?

  去年美国发生了次贷危机,造成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萧条,到现在这个问题也还没有完结。关于美国刺激经济的一揽子方案,究竟是好还是不好,有两种议论。在美国看来,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继续美元贬值是好的,有利于缓解国内经济矛盾的紧张。这种看法同世界其他各国不同,是因为美国还想要霸住在全世界的巨大利益,还没有扔掉那一套把危机转嫁给其他国家、掠夺其他国家经济发展成果的旧思想。所以我说,我们彼此在这一点上是有分歧的,对货币经济问题,不应该一方说了算,因为这既是一个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外交问题,也是个世界各国之间的金融问题。

  这里,关于中国就此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方面可能涉及的一些问题,我有几点意见想谈一下:

  (一)以人民币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削弱美元货币的力量。目前国际货币的重心仍是美元,我互换协议如能于十二月签署完成亚洲大部分国家,并迅速扩展东盟,布置国际主权货币人民币区域化工作,方有利人民币国际化建设。因此,不论美国是否提高利率,我国务必于今年完成亚洲大部分国家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否则18088亿美元外汇储备和8015亿美元美国国债的安全问题将陷于极大困境。这里所说的困境是指美国公信力受质疑(其中美国财政赤字达到10860亿美元,美元汇率进一步贬值),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主导地位受到削弱。

  (二)分两个步骤推进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和国际主权货币(人民币)区域化,照此妥慎进行对创造新的国际储备货币是有利的。在推进双边货币互换工作的同时,提出建立多边(协约国)货币互换基金组织,由该基金组织对各协约国储蓄货币进行联合管理,以解决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主导货币美元不稳定所引发的危机。根据这一迂回方案,估计美元在货币金融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可能有一半或更多被削弱,美元外汇储备的战略作用同样得到了转换。现在假定美国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了国内经济的严重通膨,加上美国财政部要短期内吸收这些流动性亦大规模发行国债,加上美联储提高银行准备金和利率,美国经济仍将陷入严重衰退。因此,多边货币互换基金组织的作用在于通过启用基金组织的货币储备,购买美国债吸收流动性或抛售一部分平抑通货紧缩,进而对美元货币和美国国债进行调控,来维护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

  当前美国的货币金融作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主导,是应当要受约束和承担义务的,有了约束才能够把事情办好,这是一个辩证的道理。这就好比人与人之间有法律约束,政党和政党之间有国家约束,国家与国家之间有各国联合组织和条约约束,就是这整个的太阳系也是要按照宇宙的规律来运行的,如果不愿意受约束,人类也就没有了,整个太阳系说不定也没有了。因此,我们要看到大的局势而不能只顾及小的局部,要看到长远的进步而不能只顾及眼前的利益,假如能创造这样一个稳定和安全的货币金融环境,那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是很好的。估计我们以协约国所持美国国债和外汇储备金额进行投票权划分,美国国债第二大持有国日本是极愿意加入进来的,因此美国的矛头会主要转向遏制日本在这一话语权问题的争夺上,而外汇储备第三大国俄罗斯则同样需要牵制美国在货币体系上的话语权。我们根据上述方针进行部署,采取各个歼灭的方法是可以解决问题的,同时注意有必要在时间上尽快推动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等相关的部署工作,以利于我们同美国的战略与经济对话。

  (三)再讲一讲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美国人想问题做事情的方法、立场和习惯都跟我们不同,所以矛盾和意见不一致是经常有的,这就难免会碰到扯皮的事情。目前美国是唯一拒绝《京都议定书》的工业国,并且就协定书提出的发达国家减排目标表示不准备予以承诺,因为这会“对美国经济产生严重的危害”,因此美国要按照自己建立的谈判机制来解决问题,其目的无非是要通过给发展中国家制定减排目标,来抑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好在政治上抬杠子。这样好,他们越抬杠子,全世界各国就越知道他们无理。对此,我们不但要有办法,还要谦虚谨慎。

  六十年前中国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落后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了世界上的工业强国。但我们的民族是向前发展的,虽然我们过去有许多的缺点,但我们正在努力把落后的状态加以改变,并且已经由落后转变为进步,这就说明这种落后的缺点不是不可改变的,这种变化的主动权在于我们自身的争取。现在我们已经由落后的农业国转为工业国了,由落后的封建思想转为进步的马列主义思想,这个方面我想你们可以到中国来看一看。所以在全球气候变暖和提高科技减排的问题上,美国可以派专家到中国就绿色经济和新能源等问题同我们的专家交流,对此我们中国人民是表示欢迎的,或者我们也可以派专家到你们那里学习,只要对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有利的东西,我们都要学。矛盾总会有的,但目前只要大体上过得去还是能够求同存异合作的,那些不同的可以将来再讲。

  (四)倡导在国际上建立战略性核武器国互相监督的机制。美俄于七月六日签署同意削减战略性核武器的协议,双方同意将核弹头削减至一千五百至一千六百七十五枚,他们所谓的削减无非是削减那些已接近老化、需要更新的核武器。据新华网消息,截至今年年初,俄罗斯部署了二千七百九十枚战略核弹头、二千〇五十枚非战略核弹头,八千一百五十枚核弹头处于储备或等待拆解,总量约为一万三千枚;美国则部署了二千二百枚战略核弹头、五百枚非战略核弹头、二千五百枚核弹头处于储备状态、四千二百枚等待拆解,总量为九千四百枚。基于美国政府巨额的财政赤字情况看,核裁军俨然成为了削减美国财政赤字所制定的有利于自己的重要战略之一。对于核裁军问题我们过去就讲过,现在还是这样看,即“全面禁止和坚决销毁核武器”,我们的政府也早就已经作过这样的声明,最好是全部、彻底地销毁核武器,让全世界都避免核威胁。我们认为只有世界各国间的和平共处,才能得到发展,而原子弹不但销毁物资还消灭人,所以凡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都不愿意接受核威胁,因此在国际舆论上,美国越是到处部署战略性核武器,世界各国人民就越反对,美国就越被孤立。

  总的来说,美俄削减战略性核武器的协议虽然有很大的局限性,但这个是世界各国防止核扩散和争取和平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个成绩不是美俄两个国家的成绩。在核问题上,各个国家都表现了团结和努力,并且为全世界共同避免核威胁这一目标奋斗,我们中国人民的愿望是如此,中国政府的政策也是这样,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作为全中国人民的代表和发言人,为表达这一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共同的意愿提出:倡导在国际上建立战略性核武器国互相监督的机制,如此,这样的影响才能很好地扩大和发展下去。

  (五)中美应就钓鱼岛问题达成共识并发表联合公报声明:美国拒绝支持日本对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主权的侵犯。最近日本对我们有些过分的担忧,一是因为过去日本侵略中国,现在中国强大了,他们怕我们会威胁日本,所以要跟美国举行个核保护伞的谈判。二是钓鱼岛问题上,日本仍想要霸占着,还是不肯丢掉他们以前的那一套军国主义旧路。对于第一个问题,我想只要日本把他们的那一套军国主义的思想同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以后日本军队的武器一起放下了,我们中日两国的人民就不应该受这种影响,让历史不要再重演,我想我们是能够做到的,因为中日两国人民之间是存在着悠久的和平共处历史和友谊的。但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是要做好两手准备的,即争取和平谈判和同任何侵略行径作斗争。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如果日本和美国还想搞侵略条约,中国人民是不存在妥协的可能的,并且中国不会坐视其邻国侵略而置之不理,扩大战争的责任应由侵略国担负。

  (六)关于西方国家警告说制裁伊朗的问题,我们的外交政策应当是要同这些国家有区别的,中国是不同意美国用战争解决问题的,同时我们希望美国愿意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国际问题。从地缘上看,伊朗作为连接中东与中国的重要战略通道,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同时也是摆在西方面前、把守着中东石油的一道真正的防线。一旦把伊朗从我们的阵营里拱手让给美国,美国将打通中东这块生产数不尽能源财富的疆土,或将对中国的中东战略进行能源遏制(就全球气候变暖和减排问题上做文章),同时策应阿富汗战局,对巴基斯坦、中国和印度直接构成军事上的威胁。比如过去日本没有铁、没有石油,煤也很少,这三样东西都是美国源源不断地给日本提供的,日本就是在美国的帮助下占领我们大半个中国的。

    (作者系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上海市委团校),战略评论员)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