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参事之窗

参事之窗

著名作家张抗抗分享散文集《南方》《北方》

信息来源:中国宁波网作者:
发表时间:2019-10-27
字号:/

    约定的采访时间推迟了一个多小时,“不好意思,书才签完,宁波读者太热情了。”昨天中午,著名作家张抗抗接受记者采访时,手上的签售刚停下,当天她带着散文集《南方》《北方》来到浙江书展,并举办了新书分享会,“一不留神,时间就溜走了。”她说。

  南北方文化有差异,知青们经常“掐架”

  在《南方》《北方》中,张抗抗用优美而富有思辨的语言,记录了中国文化在不同地域的发展、传承,以及在其影响下呈现的各地人们的真实生活。

  张抗抗是杭州人,19岁前一直生活在这个江南城市,之后插队去了北大荒,接着读书、工作,在北方一待就是30年。

  “心中的某个地方总在南方或北方,南方孕育了她的血液,北方重塑了她的骨骼。”这是张抗抗散文集腰封上的一句话。

  “这本散文集,收录了我在南方和北方生活的印象,包括一些风景和人。”这么多年,张抗抗去过很多地方,她陆陆续续都整理成了文字。

  在书中,张抗抗记录了知青岁月的不少趣事。“里面有不少因南北方差异造成的小误会。比如,南方人和北方人经常会‘掐架’,但是时间久了,大家又会互相认同。这就是一种文化的交融。”她笑着说,在北方,水桶一般是担水用的,而南方人也会拿它来洗衣服;再比如,南方知青去了北大荒,没见过那么大的蚊子,吓得赶紧挂起蚊帐,保护自己,北方知青就不干了,“这样,蚊子不都盯上我了么?”

  张抗抗说,刚到北方那会儿,也和北方知青一起睡大通铺,那时一个屋子就一盏灯,她刚好睡在灯下面,就想趁机看会儿书,不料看着看着,北方知青跳了起来,说影响自己睡觉了,于是又争了起来。“这些都是文化差异带来的,现在想来,这些小隔阂都充满了趣味。”

  两三年后,她发现大家关系融洽了,“北方知青会给我们科普冬天如何御寒,而南方寄来的‘的确良’布料,我们也会与北方知青分享。人与人之间的小矛盾逐渐消失。几年之后,大家已经基本分不清谁到底来自哪里。”

  《南方》《北方》是南北方差异融合并存的产物

  每年,张抗抗都会回杭州老家探亲。“虽然我生活在北方,但与南方的联系从没间断过。”这两本散文集,也可以看到她的人生轨迹。

  张抗抗表示,通过自己的人生轨迹,她总是能看到南北方文化的不同之处,比如语言,就是其中一部分。在她看来,南方的语言一般是自用的,很难与人分享,也很难用文字表达出来,而北方方言相对通俗易懂,自己的创作也会不自然地受此影响。

  她举例说,在南方,做饭就叫做饭,很直白,而北方还要分做大米饭或者小米饭。“在做法上,南方统一为烧,北方则更丰富,摊、烙、包、蒸、贴等,很形象。”前不久,张抗抗在杭州的街上看见两个大大的店招“撸串”,她认为,如今北方语言正在不知不觉地进入南方人的生活。

  张抗抗说,南方人的食物更加精致丰富,但是表达的动词却相对匮乏,“我在创作中,会吸收一些北方的语言。”

  张抗抗表示,南北差异对一个人的成长而言,是丰富了自己的人生。“北方的壮美生活,收录在了《北方》集里;而我的一些体会感悟,都放在了《南方》集里。”她说,《南方》《北方》是南北方差异融合并存的产物。

  如今南北差异正变得越来越小。“有些民俗,甚至很区域化的生活方式,应该被记录下来。”她说,现在南北方很多城市都建设得繁华漂亮,但是能让人一下分清这是哪里的,一定是这里的树木,“南方香樟、榕树,北方槐树、桦树,这些自然性是原生的,是无法被人为改变的。”张抗抗认为,地方文化个性应该尽可能保留下来,“文化是表象的,而地域文化是内在的载体。由此体现出来的内在的文化本质才是最重要的。”她说。

  宁波晚报记者施代伟文/摄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