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参事之窗

参事之窗

夏斌:确保财税改革与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真正同步

信息来源:搜狐网作者:
发表时间:2019-07-04
字号:/

    2019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召开,国务院参事、首席论坛主席夏斌发表主旨演讲称,尽管前期的困难不少,但是中国的数据已经悄然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第一,消费。2018年对GDP的贡献率已经由2008年的40.2%上升到2018年的76.2%,上升了3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2008年的37.9%,下降到2018年的27.7%,下降了10.2个百分点。消费结构升级中养老、家政服务、医疗保健、文化旅游等服务性消费在稳步上升。不管是从消费总量、结构、消费质量与档次各方面看,正在出现稳定的、持续向好的历史性变化。

    第二,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推进的五项举措来看,人民币从零的突破开始,连续十年来出现可喜的发展。人民币作为货币储备,2018年底已经达到1925亿美元,占全世界外汇储备的1.8%,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储备货币。IMF宣布,2016年10月1日起,人民币纳入SDR以后,人民币仅仅次于12.73%的美元和30.93%的欧元,成为SDR货币篮子的第三大货币。与此同时,人民币的发行银行中国银行先后于3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近3万亿人民币的货币交换协定,与25个国家与地区的银行签署的人民币清算协议,对19个国家与地区的合格机构投资者给予的RQFII的资格,说明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也在悄悄的到来。

    夏斌强调,两大历史机遇的悄然到来,逐步的实现,说明国内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调整正在持续进行,部分体现的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特征型表现。当然,也看到在两大历史机遇面前,特别是在近十年的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速度时快、时慢,期间的困难与波折,不仅仅由人民币单一因素决定,而是受人民币货币政策的松紧程度、汇率的管理浮动状况、资本账户管理的严宽程度以及近几年金融风险系释放程度等因素左右。

    而金融因素不仅取决于货币本身,还取决于国内其他结构的转型与改革,取决于转型和改革中市场和社会承受能力。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换时期。

    夏斌认为,当前需要紧紧咬住以下八项改革坚决不动摇,抓紧推进:

    1、农村“三块地”的改革。目前的试点必须抓紧推广,衡量这项改革是否成功,关键就是要看农民的收入是不是提高,农民消费是不是在扩大,这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中一项重要的战略目标,也是中国经济发展中最后最大的一块改革红利,让农民富起来、让农民口袋里有钱。

    2、切实解决农民工的城镇户籍问题。硬性推行农民工城镇户口的落户制度,此项改革的表面现象是解决农民工的户籍问题,实质上将通过户籍的口子把它解开,解决农民工子女幼儿园、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农民工医疗、农民工养老、农民工住房等各种民生问题,直接解决农民工的生活待遇问题。

    3、贯彻“一城一策”稳定房价过程中及时总结各地的经验,逐步调整各地的相关政策。最近若干年中,把现在分散于各地的不同政策逐步收敛于、统一于建立以消费品为导向的房地产发展长效机制。

    4、利用40年改革开放积累的巨大财富,抓紧制定多项兜底政策,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铺垫好社会基础。

    5、抓紧好解决好国企问题,包括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6、抓紧确定全社会的科技创新体制。不仅仅是国家层面,包括个人、企业的微观机制,包括总体、局部,也包括产业、其他类型、市场经济下创新体系的确立,关键是要搞对激励机制,防止说大话、空话,政策措施不能不接地气、不落地。

    7、抓紧理顺中央和地方财税框架。财政制度是国家运行的基本制度,各项重大改革必然会影响甚至会冲击现在的财税管理制度,因此要有准备,财税制度的改革决策必须注入国家多项经济制度改革,确保财税改革和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真正的同步,互相呼应。财税不仅只是财税的问题,整个社会的改革都涉及到“钱”的问题。

    8、继续动态谨慎的把握好金融开放的节奏。金融开放中的资金开放与机构开放不是一回事,面对当前国际经济、金融次序中的乱象,资金开放、资本账户的全面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开放最后一道屏障,尤其鉴于中国目前经济结构转型仍然存在的市场扭曲和风险隐患,金融必须坚持进一步改革开放,这是方向,毫不动摇。同时,金融对外开放包括汇率浮动,又必须是实时动态的、谨慎的,肯定是渐进发展的。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