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事之窗
林毅夫做客百年讲堂谈“超越发展援” 拉开暨南大学校庆高层次系列学术讲座序幕
11月7日下午,著名经济学家、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专职副主席、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林毅夫教授做客百年讲堂第269期,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详解超越发展援助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为纪念建校110周年高层次系列学术讲座序幕。讲座由我校副校长宋献中教授主持。
林毅夫教授做客百年讲堂
“国际上已经成立了许多多边和双边发展机构给发展中国家提供各种发展援助,但是其效果一直以来都令人失望。这样的结果无疑是令人费解的。”林毅夫认为,其原因在于主流发展思潮所导致的不适宜的发展思路。西方发达国家所提供的从结构主义到新自由主义的发展经济学没有达到目的,与之相反的是,亚洲四小龙及中国等几个国家并没有按照当时的主流经济理论发展,但却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借由暨南大学“知行合一”的校训,林毅夫引申出其哲学观念:在社会科学中,应该进一步认知为“知成一体”,只有真正按照你的认识去做了,能成功了,这种认识,才是真正的认识,只有能够帮助我们改造好世界的理论,才是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理论。
林毅夫用具体的数据和理论依据,进一步阐释了如何超越发展援助,必须借助新结构经济学的观点。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包括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及软硬基础设施的完善。由此,新结构经济学为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开出的处方就是:遵循比较优势。其前提是必须有充分竞争的有效市场及因势利导的有为政府。林毅夫强调,遵循一国每一时点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技术、发展产业会有最强的竞争力和最高的资本回报,产业的升级和收入的增长会最快。之前按照结构经济学及华盛顿共识理论提供的传统的北南发展援助之所以失败,正是因为其恰恰与这些国家的比较优势背道而驰。
南南合作之所以可以推动结构转型的原因正是在于其以南方国家的发展经验为基础,结合援助、贸易和政府及民间的投资,使用了各国的比较优势。林毅夫以近几年研究的中国企业投资于非洲国家的成功例子来说明,他预计,中国的产业升级会给许多发展中国家启动工业化和可持续的结构转型带来了巨大的黄金窗口机遇期。非洲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如果有一个有为的政府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抓住这个窗口机遇期,也可以和东亚经济体一样取得快速增长。
讲座最后,林毅夫强调,新结构经济学区别于当今主流经济学理论的重要一点就是,它是“180度的参照系的转变”,是“先看发展中国家有什么,根据他所有的,什么能做好,把能做好的做大做强,变成竞争优势”。同时他告诫同学们,不要照搬理论,要带着批判的眼光看待所学理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百年暨南文化素质教育讲堂” 是学校以百年校庆为契机开设的面向全校师生的通识教育讲座活动, 10年来举办了高水平学术讲座400多期,已成为暨南大学最重要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之一。今年学校即将迎来110周年校庆,本次高层次系列学术讲座正是“百年讲堂”在这一契机下举办的特别系列。系列讲座还邀请到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李绍先,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俞可平、清华大学经学研究中心主任彭林、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等多位学术界大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