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参事之窗

参事之窗

徐嵩龄:贵州有条件实现既“生态”又“发展”

信息来源:贵阳晚报(2014年7月12日)作者:
发表时间:2014-07-17
字号:/

    “导致贵州长期欠发达、欠开发的原因,是因为过去全国的发展模式不适合贵州的省情。贵州为了保护自己的生态,也放弃了过去的那种发展模式。”7月11日晚上,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国务院参事室参事徐嵩龄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他从发展理念和发展路径两方面着手,为贵州如何走好生态文明和反贫困之路把脉。
    徐嵩龄说,依社会发展的阶段不同,人的发展相继经历了“自然人”和“经济人”的阶段。在自然经济时代,由于生产力发展相对低下,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很强,人与自然处于一种平等相处状态,这一阶段的人称为自然人。进入商品经济时代后,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以自身为中心,加大了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力度,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加剧,这一阶段的人称为经济人。
    “作为经济学的核心观念,经济人是以利己主义为出发点、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以最小成本换取最大收益为方式的人。人类的物质财富也由此获得极大的发展。”紧接着,徐嵩龄话头一转说,人类在经济人阶段,完全以自身利益为中心,把自然完全看作是自己改造的对象,对自然界进行无节制的掠夺式开发利用,经济人只顾经济效益,忽视生态价值的行为,引发严重的生态危机;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经济人过分重视对物质利益的获取,而忽视对人的存在意义、人的发展目标等精神价值的思考。人类信仰缺失,心灵空虚,孤独、忧郁与绝望并生,造成严重的“存在危机”。
    徐嵩龄由此得出结论,经济人阶段,人的发展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环境面临严重的危机,为了进一步推进人的发展,经济人必须转向。怎么转?徐嵩龄开出的“药方”是理性生态人。他进一步解释说:“理性生态人是介于经济人与理想生态人过渡阶段的人。所谓生态人,指的是当人类进入产品经济时代时,生产力已高度发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处于和谐一致状态,这一阶段的人称为生态人。这是人的发展的理想状态。”
    “有时候,我觉得我们现在的问题是理念讲得太多,具体操作实践得太少。”随后,徐嵩龄具体从农业、旅游业的角度出发,寻找适合贵州的发展路径。
    “发展旅游业,无疑可以兼顾生态与发展。但发展旅游业需要意识到,吸引游客前来、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表面上看是非物质文化,但非物质文化是要有相应物质基础的。没有物质基础的非物质文化难以生存。”徐嵩龄说,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贵州的很多非物质文化都有相应的物质基础,这是贵州发展旅游的先天优势。所以,贵州在发展旅游时,首先是要保持物质基础。其次,贵州发展旅游,面临两种选择——“迪士尼式”的大众旅游,“背包客式”的小众旅游。我的建议是,少数几个地方可以做大众旅游,但多数地方还是考虑做小众的深度旅游。因为现在旅行文化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难让旅行者不满足“到此一游”的大众旅游,而想真正地去体会原生态的习俗与文化。而且小众深度游破坏少,收益绝对不低。
    徐嵩龄说:“贵州要发展旅游业,但不是说贵州的传统村寨只有发展旅游才有出路。在我看来,贵州乡村寻找出路,旅游或许说不上是最主要的方式。事实上,只有少数的农村才有条件变成了一个旅游村,大多数农村不能离开农业。最根本的,还是要抓农业现代化的问题。贵州发展现代有机农业最有前途。但要做好,需要我们的智慧,比如可以将大数据运动到包括现代农业的方方面面。”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