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参事之窗

参事之窗

刘燕华:治理雾霾需优化国土资源配置

信息来源:凤凰网城市作者:
发表时间:2014-06-10
字号:/

    2014年6月7日至8日,第十次全国实验区工作会议暨2014部委政策信息对话会、第二届中国国土经济论坛在京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全国中小城市生态建设实验区办公室和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办公室主办。会议的第一天,业内的权威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探讨了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凤凰城市全程直播并将从今日起陆续呈现嘉宾精彩发言。今日微信,推出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实验区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刘燕华在第二届中国国土经济论坛上的演讲。

 

    中国目前的污染状况相当严重,特别是东部地区。一个共识是,雾霾的根源是石化能源的使用量太大。中国近30年来能源消耗的总量从1981年的6亿吨标煤到2011年的36.28亿标煤。最近五年,燃油使用还在继续增加,机动车使用量还在增长,这两个使用因素致使雾霾天气更加严重。
    自2010年以来,建筑施工总面积是50亿平方米,其中一半以上在东部地区,建筑尘埃也在中国东部集中。目前,华北地区在建的建筑面积与老欧盟15国建筑面积相当,建筑尘埃会产生很大影响,雾霾是必然结果。
    高密度的污染源超过了空气的自净能力就会造成雾霾。生态和国土环境的承载力高负荷造成了严重污染。解决雾霾的基本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一些前期研究,如生态红线和容量的核算。三中全会提出自然生态空间的概念,同时提出了很多问题,比如国土,生态的自净能力,产业布局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2012年,北京消耗燃煤2250万吨,其中一半是燃煤发电,与国际最先进的水平不相上下。然而,燃煤发电对氮氧化物烟尘排放的总量只占总贡献的2.4%,现在为了削减这个目标,有人提出,到2017年北京市的燃煤总量减少1300万吨,其中有一项工作就是要煤改气——把原来比较高水平的燃煤发电废掉,改成供气发电。这样看来是很好,因为煤改气有投资,100多亿。但是,除了花这笔钱之外,还要浪费一笔钱,先进设备就要被搁置和淘汰,这样合算不合算?除了经济上算账,另外一个问题是气从哪儿来?如果说从西气东输来,周边的省份京津冀的供应是不足的,要想引到北京来,周边省市争天然气是很厉害的,想方设法投资搞煤制气工程,这是一个罗圈账。通过煤制气把排放留在山西,把气引到北京来烧,局部改善而整体没有改善。所以,如果盲目搞煤制气,可能会导致花大钱办小事。
    车的尾气排放也是雾霾的重要源泉。现在采取了车辆限购等措施,随后许多地方开始摇号或招标,拍卖号。看起来是有效果的,但限购之后是否公平?同时,我们看到,北京车的密度和东京香港比并不是最高的,但只有我们出现了拥堵。
    在治理过程中可能创造很多新的污染物,比如除雪剂、洒水车、下水道、垃圾处理以及种树时频繁换树种。治理雾霾的措施要符合国情,符合国土资源当地的适用条件。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国土资源有偿使用”,今后雾霾治理过程中,一方面要通过政府来进行工作,另一方面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两者结合才能真正找到出路。
    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过程中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尊重国土的自然属性,我们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的态度,把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三类空间进行科学布局。空气是公共资源,就要有偿使用。对资源生态空间进行研究,产业结构需要进行大调整,而且国土资源需要一个评价机制,我们现在还没有。关于雾霾治理与国土资源,要以人为本,有许多问题是自然原因,也有许多是经济原因,所以要把国土资源优化配置管理纳入到学会的研究日程中去。
    综上,首先,雾霾天气表面是环境病,其实是石化能源高度密集的结果。其次,我们要研究自然生态空间,明确生态红线。第三,雾霾治理要抓主要矛盾。第四,国土资源有偿使用。雾霾治理也要讲风水、天、地、人的和谐,上接天气、下接地气、中间接人气,只有三气贯通真正地解决好中国雾霾问题,才能使我们的国土资源越来越优美,越来越宜居。


   
(本文根据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实验区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刘燕华在2014年6月7日的第二届中国国土经济论坛上的报告整理)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