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参事之窗

参事之窗

任玉岭:家国情怀 民生使命

信息来源:参事业务二司作者:吴睿娜
发表时间:2013-04-26
字号:/

    任玉岭,是一位经常活跃在媒体焦点圈的人物。笔者在网上搜索“任玉岭”的名字,弹出了两千多条他的新闻,累计信息达25万条之多。
    任国务院参事10年多来,他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频频在媒体上不吝热情发表看法,而且常常是“语出惊人”。
他有着敢于直言的勇气和一心为公的凛然正气,《人民日报》曾两次以《敢把呼声变政声》作为标题对他进行专题报道。
    他的建言数量多,质量高,大胆而开放,言他人所未敢言,又深具建设性,被媒体称之为“任玉岭现象”、“国是高参”。
    50年积淀 厚积薄发
    任玉岭有着在大学、企业、科学院、国家机关及地方政府从事教育、科研和管理工作等方面的丰富积累,有着管理国企、创办民企以及担任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监事长的具体经验。他在天津、北京工作达30年以上,还在广西、云南、四川、广东等地方工作15年,从上层到基层,从首都到开放城市,从东中西部到特区,汗水洒满祖国四方角落。他曾赴美国进修,多次出席在美国、日本、法国进行的经济发展及生物科学等国际会议,考察近30多个国家,脚印留在五大洲。
    任玉岭曾是个搞科研的技术人员。26岁时,由他牵头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发酵法生产味精技术的突破,通过国家鉴定,改写了中国人吃不起味精的历史。新技术打破了原先要用32吨小麦才能生产一吨味精的落后局面,只需5吨薯干便能生产出一吨味精。得益于这项技术革新,不到10年时间,全国建起220个味精厂。天津日报头版头条用整版篇幅以《年轻人敢想敢干,敢攀世界高峰》为标题进行了报道,作为科研项目的总负责人,任玉岭的大照片登在了报纸上。
在国家科委新技术局工作期间,任玉岭做过“六五”科技攻关的组织工作,参与中国生物工程中心的组建、中国-欧洲共同体生物工程中心的组建和中国星火总公司的组建,并担任中国星火总公司担任总工程师。1984年初,他响应国务会议关于发展公司制企业的号召,率先组建了股份制的中国味精技术公司,并出任董事长。
他曾写过一篇15000字的文章《要想富 种蘑菇》,在全国推广蘑菇种植;他率先把日本的一村一品运动介绍到国内;他最早提出农民合作组织“公司+农户”的三种模式,并多次在培训班上进行讲解;他最早协助地方从国外引进建设了中国第一个饲料添加剂生产工厂;他最早推动了中国第一个组织培养香蕉种苗厂的建成;他没花一分钱把活性干酵母保存诀窍引进中国,并支持了中国第一家活性干酵母厂的建设;他还把非转基因的配餐西红柿种子带进中国并委托专家进行繁育和推广。
    任玉岭出任北海市副市长时,一些人认为那里是“盲肠地角”,不可能有大发展。初到北海的任玉岭,走在铺满白沙的海滩上,银光耀眼,他开始琢磨起这片海滩的价值。他研读地方志、搞调研,提出一系列促进北海发展的思路,包括确立扩大开放、商品经济、科技兴市观念;用好海水、阳光、沙滩资源,搞好旅游;进行资金、技术、人才引进,特别是重视引进“戴眼镜的、说普通话的、讲外国语的”三种人。只要有机会,任玉岭都要去宣传北海。在北海的几年大发展中,他在国外及国内各地所作的报告达480场之多!
    邓小平南巡谈话之后,北海迎来了高速发展,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城市,成为中国投资开发的最热点。人均GDP曾位居中国城市第12位。任玉岭被称为“北海的冲击波。”他的顶头上司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曾经批示说:“今年我去广西,听到从自治区到北海市的人都赞扬任玉岭同志的工作热情和所取得的成就。他在北海仅工作三年就迎来了巨大变化,这里有小任的重要贡献。”
    任玉岭自幼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无论工作怎样变换,总是自己激励自己,想办法做到最好。
    有一份统计,任玉岭在他迄今53年的公务生涯中,已出版翻译书籍5部、专著7部、参与撰稿的书籍40多部,发表多种社会前沿问题文章500多篇。最近由红旗出版社出版的《任玉岭访谈录》长达43万字,刊载了部分媒体对他的访谈。他还被国内12所大学聘为教授,被30多种杂志聘为主编、顾问或编委。被10多个学会聘为名誉会长、会长、副会长,还被20多个地市聘为经济发展顾问。
    50余年的阅历积累,让他的视野更开阔,看问题更敏锐。
    2002年,64岁的任玉岭被朱镕基总理聘任为国务院参事。
    这样一来,他虽然不需要再在国计民生的第一线摸爬滚打了,可他却感觉到肩膀上的压力更大了,责任更重了。实际上他更加繁忙了。
    第一线奔走 调查实情
    “经历了几十年,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样做;不该说什么该说什么,该怎样说,我脑子非常清楚。”任玉岭因其阅历丰富,对国内、国外、各地的情况比较了解,特别是他每年要到20多个省市频繁调研和广泛的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使他做起参政议政的建言工作来十分得心应手,容易抓住要害。
    2010年5月,连续发生6次校园血案后,公安部门重视校园安全,每逢上学和放学时间,很多学校门口都站着警察。面对这种情况,任玉岭马上写出了《应由校园之外构筑校园平安的建议》,他剖析了校园血案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并建议要立足治本之策,搞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要认真化解社会矛盾;做好公正执法。此建议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公安部派专人拜访和感谢任玉岭。
    为了解实情,他常常在随队外出调研时,再自己一个人“离队”到处去走走,按任玉岭的说法就是在“主”调研外,要安排“副”调研,在“大”调研外,安排一些“小”调研。
    2008年金融危机来临之初,他随参事考察团到浙江考察的路上,听宁波的朋友说,中小企业遇到了很多困难。他白天随大团走访,晚间离队与企业家座谈。在宁波、台州、温州、义乌开了四个座谈会。回京后,他除了参与集体对房地产调查的讨论外,又专门写了对民营经济调研的建言,面对中小企业遇到的“五把刀”,向国务院领导建议应尽快采取措施,得到领导的批示和重视,对防范金融危机起了预警作用。
    任玉岭总是有备而去。听汇报,到现场,喜欢刨根问底;特别是在他做视察或调研团长时,都是常亲自撰写调研报告,挤时间、开夜车也要确保质量。政协报随团记者曾这样报道:“省委书记评价任玉岭的报告时用了层次水平高,问题抓得准,充满深情和激情”。
    他做事勇于较真,亲力亲为,百分之百地投入。到基层做调研,任玉岭有三个必看,一看农户、二看学校、三看卫生院。他说,“这些地方最能看出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是真正的‘宇下’和‘草野’”。为了得到第一手资料,他还经常利用外出考察的休闲时间及到地方讲演、开会的机会,去到距离城市30公里之外的农村,或到100华里之外的学校去了解真实情况。
    作为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任玉岭每次调研学校,都要去看看那里的厕所。“这是最有代表性的。”任玉岭说。他调查了5个省的学校旱厕所问题。在河南的一个非贫困县调查时,他发现全县95%的学校师生都用旱厕所,没有上下水,没有化粪池。下雨天,师生还要冒雨如厕。他从旱厕所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深入调研,提出了农村教育需推进六大工程的建议,得到有关领导的批示和肯定。在国务院参事室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他还以“不抓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对不起农民工”为题,向温家宝总理提出了真切建言。
    听任玉岭的发言,往往能够感受一种澎湃的激情。那种直言不讳,令人深思、振奋。
    他在参事工作中总结出了“六个三”。搞好三个学习:学习党的指导思想;学习中国的优秀思想文化;学习外国的好经验。做到三个正确对待: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人民群众;正确对待政府官员。坚持三不:不人云亦云,不老生常谈,不说套话空话。强调三真:真情实意,真实可靠,真知灼见。提倡三性: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抓住三个关注:关注实际、关注群众、关注民生。
    他的建言触及很多社会热点。翻开《中国政府参事论丛·任玉岭文集》,收录他的建言涵盖了三农、义务教育、医疗、住房、社会发展、西部开发、国企改革、民营经济、资源环境、科技创新、区域发展、社会和谐等14个领域。
    为民生疾呼 激情建言
    任玉岭的建言,很多都是围绕改善民生,促进发展。由于准确把握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理念,他的许多建言最终都得到实现。
    农村问题在任玉岭研究中占据重要位置。他曾在2001年的政协常委会上提出“农民问题是中国一切问题中的大问题”,引起广泛关注。2003年6月,应政协常委会的安排请任玉岭作了《解决三农问题需实施三大战略进行十大突破》的发言,提出了免除农业税的突破,得到与会者的赞同和认可。当参事后,他做的第一个调研是农村义务教育。他大声疾呼“用皇粮把义务教育养起来”。2003年温总理第一次与参事座谈时,任玉岭第一个站起来发言,“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他率先提出理顺教育管理体制、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得到温总理的肯定。
在今年6月温家宝总理与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的座谈会上,温总理提名由任玉岭首先发言。在任玉岭参事发言前,总理特别告诉大家说:“玉岭参事最近刚做了一个结肠癌手术,我们祝愿他早日康复!”就在座谈会4天前,任玉岭刚出院。
    没多久,他又奔赴各地开始调研。最近的4个月里,他又写出了关于节约土地、医疗改革和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三份参事建议。此外,他还应邀到上海参加了国是论坛,就“社会管理应立足幸福百姓”作了大会发言,直击要害,后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热议。
    “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任玉岭说,“我们这一代人什么苦都吃过,没必要因为得这个病就垂头丧气。”
任玉岭出生在抗日战争初期。他全家被迫从县城迁到一个山寨里,他就出生于在一个山岭上建的房子里,也因此得名“玉岭”。“我的名字就是战争产物。小时候一直生活在战乱中,一直到解放就没过一天安生日子。所以我想,自己现在累点不算什么。”任玉岭说。
    “百姓事事入我心,民生件件催人急。百姓直接向中央反映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遇到的问题,很多带有普遍性。作为参事,咨政建言的重点应该放到这方面”。
    任玉岭说,“因为共产党是执政为民的,反映百姓的问题和心声就是对党负责。因此,参事必须要敢讲真话,敢说实情,把想科学发展之大计,谋和谐社会构建之良策作为使命。”
    任玉岭始终认准了一副对联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