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事之窗
国务院参事调研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
2011年8月28日至9月5日,国务院参事葛志荣、谢又予、徐嵩龄、原国务院参事叶汝求等一行七人赴山东就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情况进行调研。
调研目的系了解《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情况,总结已有经验和成果,分析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提出促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的建议。
在此期间,山东省副省长王仁元在济南会见调研组并交换了意见,省长助理陈光和省有关部门与调研组进行了座谈,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著名黄河问题专家李殿魁接受了调研组专访,山东省原副省长陈延明与调研组作了交流。
调研组赴东营、滨州、淄博和潍坊,在黄三角地区的核心保护区、控制开发区和集约开发区实地调研,先后考察了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河道和入海口、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莱州湾湿地自然保护区、大芦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潍河、白浪河、马颊河、徒骇河等水源保护区,高效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山东黑牛养殖基地、食用菌智能型工厂等高效生态农业区,东营、滨州、潍坊港及临港产业区,有关市县区的经济开发区、高科技园区等,并同有关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的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批准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规划涉及山东省东营、滨州、潍坊、淄博、德州和烟台共6市19个县(市、区),陆地面积2.65万平方公里,这一国家级战略将未来黄河三角洲地区定位为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
山东省参事室主任杜敦陆和调研员张荣才全程陪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