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事之窗
国务院参事调研组一行赴清华大学调研
1月12日至14日,国务院参事调研组一行在国务院参事室主任、党组书记陈进玉的率领下来到我校,围绕如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等主题进行调研。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国务院参事葛志荣、刘燕华、黄尧、刘彭芝,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业务司司长王卫民、副司长张彦通,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力平、参事业务司副巡视员张立平等参加了调研考察。
12日下午,调研组在工字厅听取了顾秉林校长的工作汇报。校党委书记胡和平主持会议,校领导陈旭、袁驷、邱勇、庄丽君以及有关单位负责人出席座谈会。
顾秉林从学校基本情况、一流大学建设以及当前改革发展三个方面向调研组作了详细汇报,并着重谈了清华对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理解,特别是清华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富有成效的开拓性工作,以及近年来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谈到当前的改革发展时,顾秉林表示,我校要以“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为契机,继续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的变革;继续进行结构调整,加强基础学科的发展和跨学科平台建设;继续深化人事制度等一系列改革。
胡和平在座谈中围绕一流大学建设和国家科教体制改革发表了意见。他表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长久之计。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教育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对这一点应该给予充分肯定,希望为高等教育、为教育系统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在社会上树立尊师重教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氛围。胡和平对比分析了世界一流大学在科研经费、办学自主权等体制机制方面的特点,对我校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中凸显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改革建议。
陈进玉在听取汇报后表示,清华在高等教育改革和探索方面确实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特别是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贫困生资助体系等方面做得很好,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希望清华结合自身建设,认真总结经验,深入思考大学在科技创新中应当承担的责任,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国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起到引领作用,从而更快地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调研考察期间,调研组成员分别到经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理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调研座谈,并在副校长邱勇的陪同下参观了我校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电气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公共安全研究中心、美术学院和清华科技园,详细考察了我校的教学、科研设施以及教师、学生的工作生活状况。
14日上午,调研组分别召开了教授座谈会、归国学者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从多个方面、不同角度认真听取我校师生对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校党委常务副书记陈旭、副校长程建平以及有关部处负责人出席座谈会。14日下午,调研组来到我校医学院,就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副校长袁驷主持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