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参事之窗

参事之窗

沈梦培:祖国六十年华诞

信息来源:作者:
发表时间:2009-11-25
字号:/

    200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周年;在这个举世欢庆的日子里,我作为国务院参事,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邀请,参加建国六十周年庆祝活动,登上观礼台,亲睹我国六十年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
    60年前——1949年10月1日,首都军民30万人参加了开国大典。当时,我作为北京 的一名初中二年级学生,参加了天安门广场的庆祝活动。伴随着新中国成长的六十年,我亲身经历了祖国不断发展强大的历史过程。在伟大祖国六十年来的每个生日里——每年的10月1日,我都要和家人到天安门广场去,亲身体会国庆的欢乐气氛,分享我们国家的发展与成就带来的喜悦。
    自1949年建国以来,天安门广场共举行了13次阅兵,24次国庆群众游行。1950年—1954年我曾参加过4次群众游行,1950年-1953年的国庆游行,我还是中学生,游行的路线是过王府井然后到长安街,通过天安门。1954年10月1日,我作为北京大学的学生,先从北京大学宿舍出发,在清华园车站乘火车到朝阳门,步行到北京大学“红楼”;再从“红楼”出发,走过北池子路和南池子路到长安街,走向天安门。
    1936年3月9日,我出生于北平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北平市,北平市和全国许多城市和乡村一样,沦陷在日伪统治下达八年之久。虽然我当时年纪幼小,但那段惨痛的记忆却跟随了我终生:当时的北平人就像老舍先生的小说《四世同堂》中描写的一样,忍受着屈辱、痛苦地偷生,吃的是掺了橡子粉的“混和面”,走路不敢走在日本人前面。我永远不会忘记1943年的12月9日早晨,8日晚下了那年的第一场雪,我从家里走到学校去上学,短短一段路程,就看到三个被冻死的穷人的尸体。日本人占领时期,在北平的中国人毫无人权可言,吃尽了沦为亡国奴的苦难!好不容易熬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鬼子无条件投降后,国民党接管了北平市,但又立刻打起了内战,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仅1947年1月到6月,北平的物价就上涨了近十倍!金元券贬值,老百姓都抗着整麻袋的钱去抢购粮油等生活必须品,那真是不堪回首的岁月啊!直到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共产党政权进城后稳定了物价,北平的老百姓才过上了人过的日子。
    1949年的10月1日那一天,首都军民30万人参加了开国大典。我作为一个初中生,由学校组织,也参加了天安门广场的庆祝活动。下午三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即开国大典)正式开始了,毛泽东主席亲自按动电钮,国旗在《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中升起来了,全场30万人欢声雷动,然后毛主席就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公告》,当我听到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时候,心情无比激动!
    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刚刚在旧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新国家,面临着连年战争之后一穷二白,百业待兴的艰难局面,境外还有帝国主义和国际反共反华势力虎视耽耽,企图把刚刚诞生的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然而,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下,凭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勤俭建国”的精神,依靠全国人民的努力,社会主义新中国冲破封杀,战胜艰难险阻,一步步地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大国,发展成为今天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百年历史里,国人深切的体会到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个沉痛的教训,为了赶上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水平,保卫我们的国家主权不再受到国际强权的践踏和蹂躏,从新中国建立的那一刻起,政府就下决心发展高端科技,强国威,振民心。1952年全国高等教育进行院校调整,国家负担进入高校学生的生活费和医药费。1954年,我中学毕业了,抱着“科技强国”的梦想,我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物理专业,1958年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参加科研工作。从那以后,我一直坚持“学以致用”“科技创新”的原则,努力运用自己所学,致力于应用领域的新产品开发,并取得了研制开发电子放大地震测量仪器的创新成果,为国家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伴随着新中国成长的六十年,我亲身经历了祖国不断发展强大的历史过程。在我亲历的首都国庆节庆祝活动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除了开国大典,还有1959年的国庆十周年庆典、1984年的建国三十五周年庆典和1999年的建国五十周年庆典:
    195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具有独特的时代特色的十周年庆典,展现了在新中国建国的最初十年凭借一代人的理想和忠诚,自力更生建设国家,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巨大成就,北京市有十大建筑问世,包括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北京展览馆、民族宫、电报大楼、农业展览馆、中央电视台(即广电部大楼)、百货大楼和北京火车站。那个时代特有的昂扬的激情、饱满的干劲、坚定的信念,将永远记载在共和国的史册中。
    1974年10月1日,周恩来总理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全党宣布要在二十世纪实现四个现代化,这在苦难深重文化大革命时代,给中国的人民群众带来希望。
    “四人帮”垮台后,党中央“拨乱反正”,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党和国家第二代领导集体,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国策,带领我们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从此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1984年,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迈入第七个年头,“文革”对各个领域造成的破坏已基本清除,建国35周年的盛大庆典向全世界充分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光辉成就,这一年的庆典恢复了中断24年的解放军大阅兵,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强大实力,然而最为突出的亮点,还要说是群众游行开始后,当知识分子方队通过天安门前时,队伍中的北大学生突然自发地高举起一条写着“小平你好”的横幅,欢呼着、跳跃着走过天安门。“小平你好”,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心底最想说的一句话。我们真心实意地感谢党中央、感谢邓小平同志。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将中国带上了“改革开放”的光明大道,走上了“国富民强”的强国之路……北大学子的标语,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心声,表明邓小平同志作为党和国家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代表、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受到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
    1988年我加入了中国民主建国会,1992年,在中国民主建国会北京市委员会的推荐下,我当选了北京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6年中国地震局党委推荐我当国务院参事,我非常珍惜人民和国家给我的机会,我也借助人大代表和国务院参事的政治平台,努力为国家和人民多作些事情。
    以江泽民主席为首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成功推向21世纪;1999年10月1日,在建国五十周年庆典上,江泽民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向世界宣布:从本世纪中叶到下世纪中叶,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年的艰苦创业,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将以更加强劲的英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成为中国后现代时期社会主义经济航船不断提速的掌舵人,使伟大的人民中国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用社会主义的宽肩膀扛起了世界的重担。经过近些年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的发展,中国人民进一步享受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带来的种种好处和实惠。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60年来,在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党中央领导下,勤劳智慧的我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战胜各种艰难曲折和风险考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自强不息的壮丽凯歌。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站在建国六十年庆典的观礼台上,我感慨万千:六十年来,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太多的艰难险阻,但终于走向强盛,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伟大祖国正以日新月异,一日千里惊人的发展速度,把成就展现在世人面前,令世人刮目相看;建国六十年,当年跟着老师去天安门游行的少年已经满头白发,而我们的国家却正如一轮红日出东方;六十年的团结奋斗,我们将几代人矢志追求的现代化梦想和民族复兴进程不断向前推进。从一穷二白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从“站起来了”到“举足轻重”,在世界性的经济衰退风潮中,中国经济的维稳和发展给全世界带来了希望……
    当前,在我们欢庆建国六十周年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全党,全国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持民族团结和全国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改革开放胜利成果,发展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我们还要牢记十年前江泽民总书记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我们的伟大目标。面对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大势,面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风险,我们肩负的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面临的考验复杂而严峻。我们走过的60年征程,只是民族复兴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居安思危,永不懈怠,艰苦奋斗,埋头苦干,我们才能承续无数先辈英烈们所开创的伟大基业。
    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的时代,一个开拓未来、创造历史的时代。目睹我们国家沧海桑田的巨变,亲历中华民族迈向复兴的航程,时代给予我们光荣与梦想,更赋予我们责任与使命。让我们迎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曙光,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亿万人民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谱写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崭新篇章。
    我生在北京,学习和工作也在北京;祖国的六十个生日,我都恰巧在首都北京,一一亲身经历。今年的十月一日是伟大祖国建国六十周年大庆的日子,我有幸登上了观礼台,在现场亲自见证了这个规模宏大、盛况空前、史无前例的伟大庆典,当我在观礼台上,看着游行队伍,回想起六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坎坷与成就,情不自禁地为我们伟大的祖国骄傲,祝愿伟大祖国千秋万代,繁荣富强!

 

国务院参事室

主任:王仲伟
副主任:王卫民赵冰张彦通

中央文史研究馆

馆长:袁行霈 馆长致辞
副馆长:冯远

参事 馆员 特约研究员

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