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专访冯骥才:躺在市场里的文化只能向市场妥协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一周年之际,新媒体专线从即日起推出“文艺工作座谈会一年间”大型多媒体系列报道专栏,就一年来文艺工作的重点、亮点、难点和社会关注热点,独家专访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美术、书法、曲艺、舞蹈、杂技、民间文艺等领域老中青三代知名文艺工作者,深入了解他们这一年来的实践探索、创作动态、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图为冯骥才接受新华社专访。洪轩摄 新华网发
新华网北京11月7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周宁 张漫子 熊琳)秋冬时节,风尘仆仆从古村落保护现场赶回接受新华社专访的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拿出手机自豪地说:“隔三差五便会收到老百姓短信,哪个传统村落有珍贵的民俗文化、是否遭到破坏,我一清二楚。看着民众对传统文化保护愈发上心,我很欣慰。”
自去年亲历文艺工作座谈会以来,冯骥才感受到文艺界的可喜变化。他说:“文化工作者要有‘文化自觉’意识。当文化躺在市场里,没能吸引市场,则只能向市场妥协。”
为了90万个消失的村落
“从2000年至2010年十年间,中国消失了90万个村落,而现在,平均每天就有80-90个村落消失。这让我如坐针毡。”冯骥才不无担忧地说。
“早在80年代,我曾在一档电视节目里说,最担心在中国的城市里行走会迷路,到哪儿都感觉差不多。”冯骥才无奈地说,30多年后,不仅城市个性在消退,乡村的特色也日渐消失。
“乡村最要命的是什么?是失去记忆。”冯骥才说,“我们既不能失去一只只从历史飞来的美丽大鸟,也不能丢掉从大鸟身上遗落的每一片珍贵羽毛。”为此,冯骥才和他的团队默默开始一项庞大的文化工程——“拯救乡村”,寻找民俗文化的根。
“第一件事是为全国各地村落搜集素材、制作档案,而后为民俗文化寻找传承人。”冯骥才介绍,未来,古村落保护区将建立露天民俗博物馆,以收藏、展示具有民俗文化价值的历史民居建筑及百姓生活方式。
“我们的民间文艺工作者,基本没有报酬。”冯骥才举例说,为获得一手资料,调研小组特地在春节期间赶赴山西做村落调查,白天采集,夜晚带着睡袋住在破庙里,不敢打扰老乡。“他们是走在时代前列的人,正如文艺工作座谈会所讲,做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
画作没进步但画价为啥猛涨?
经常与当代画家闲叙的冯骥才感觉一些画家好像出了不小的问题。“画家聚在一起聊什么?聊谁的画价高,而非谁的画质好。”他说,“我仔细看他们的作品,没有进步,可画价怎么就猛涨呢?”
在商品文化导向下,少数艺术家放弃“画质越好价钱越贵”的艺术规律,而是屈从于市场规律,挖空心思通过炒作提升知名度以推高画价。冯骥才说,于是,一些文艺工作者向市场看齐,感觉提高绘画水平难,但提高画价并不难。“当文化躺在市场里,没能吸引市场,则只能向市场妥协。”
“我的挚友——画家吴冠中先生在世时经常和我通话,但他从没谈过他的画价。”冯骥才回忆,一次创作油画后,吴冠中乘公共汽车回到驻地,因怕油画蹭脏别人或被蹭坏,索性用手拎着画伸到车窗外,一走就是俩小时,到站时胳膊已经麻木……“我知道,艺术在他内心的分量有多重。”
冯骥才认为,俄罗斯若没有托尔斯泰、契诃夫、柴可夫斯基,它的文化至多可称‘高原’,没有‘高峰’。中国倘若没有李白、杜甫,没有唐诗宋词、四大名著,文化也就矮了一大截……
“任何一个民族在伟大时代里,必须有文化高峰。而高峰的显现需要文艺精英。”冯骥才说,“文艺精英的内心绝不会与市场对接,而与国家、民族、社会相连。他们,不偏爱艺术中的自己,更爱自己内心里的艺术。”
不能总盯着“明星身上那点儿事”
“电影表演艺术家李雪健,每演一个人,这世界就多一个人。”冯骥才说,他刻画的人物形象永远留在心里不会消失,代表了一种精神价值。
“反观当前过度消费、娱乐盛行的商品文化,让文艺折损了时代使命。”冯骥才说,“明星,是商品文化的主角,明星本人的曝光率、知名度远高于其饰演的作品本身。娱乐八卦、明星绯闻充斥着网络,逐步使文艺作品商品化,抵消着文艺作品的社会属性,文艺也就失去了精神价值。”
艺术需要名家,市场需要明星。这两端不能混为一谈。冯骥才认为,社会传播机构不能总盯着“明星身上那点儿事”,不能“制造话题和风波”,不能“争点击率、要发行量”,而应对文化环境负责。“如果这个时代满眼都是流行的商业明星,而没有令人崇敬的文化精英,这个国家将失去它的文明高度。”
冯骥才说:“我们在进行文化建构时,必须把主要力量聚焦于两端:一是在最基层解决文艺接地气的问题,二是在最高端培养时代文艺的高峰。”